位于河南省信陽市的光山縣,素有“中國羽絨之鄉”的稱號。這里的羽絨服生產基地,在全國都很有名氣。今年寒冬,我們走進了其中的一個生產基地,這里有150多名員工忙前忙后,每天打拼12個小時。據負責人介紹,他們的年產量在80萬到100萬件左右,遠銷世界各地。
在羽絨服生產車間里,53歲的王師傅,正在指導一名男縫紉工工作。王師傅是浙江人,專門從老家來到河南,指導廠里的員工進行生產。“現在光山的羽絨產業越做越大,需要大量的產業工人,我們這里還缺少熟練的工人。”王師傅說,否則,按照工廠的能力,產量還能再提高不少。
“一個月收入3500多,而且離家也比較近,方便照顧孩子。所以,我們就來這里打工了。”員工張爽一邊忙著手上的活,一邊說到。寬敞的生產車間里,機器轟鳴,上百名員工一起工作的場景,看起來十分震撼。
據了解,來廠里工作的員工,大部分都是光山本地人,且大部分是女性。廠里只有四五個男性。
這些女性選擇留在家鄉、走進工廠一方面是因為光山服裝產業發展的越來越大、越來越好了,另一方面就近就業方便照顧家庭和老人,掙錢顧家兩不誤。
前段時間,由于全國很多地方出現大幅度降溫天氣,光山縣的羽絨服生產廠家訂單暴增,據光山縣一家羽絨服生產廠家的負責人介紹,目前,廠里仍在招聘。如果工人滿員的話,產量就會提高很多。
據了解,目前,光山縣共有羽絨服加工企業300多家,羽絨材料市場經營商500余家,羽絨電商網店5000多家,現場充絨戶多達近萬家。整個縣城,共有10多萬人從事羽絨制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工作,規模非常龐大。
作為“羽絨之鄉”,光山縣每年生產、銷售羽絨服和棉服5000萬件,年產值高達100億元,光山縣羽絨產業集聚區曾榮膺河南百億產業集群30強“金星獎”。
文章來源: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