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專才能繡得花,心靜才能織得麻?!闭f的是遇事要有靜氣,才能將工作做到細致、精致和極致。
對于從事制麻行業30多年的王運強來說,這句諺語再熟悉不過,感觸也更深,“我家三代人與麻結緣、以麻為生。隨著時代變革,在這一傳統鄉鎮產業遇冷衰落之際,政府引導我們煥新發展思路,讓百年制麻產業再次綻放異彩,還成為帶動鄉親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上蔡縣黃埠鎮小王營村生產的麻制品等待運往外地。
1月23日,位于上蔡縣黃埠鎮小王營村的宏發麻制品有限公司廠棚內,村民“變身”工人,熟練地將麻繩產品分揀、捆裝,等待發往外地。
與此同時,該公司設在臨潁縣的生產車間內,現代化機械設備隆隆作響,通過軟麻、梳理、并條、單定等程序,麻繩、麻片等麻制品魚貫而出。“主要供應全國各地煙草公司,去年銷售額達2100多萬元,帶動周邊村鎮40多人就業。”宏發麻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王運強說。
種麻、制麻曾是黃埠鎮的傳統,20世紀80年代,小王營村的麻產業在全鎮獨占鰲頭、盛極一時。“當時家家戶戶種麻、紡麻、賣麻,靠著一根根麻繩、一張張麻片,我們村子率先富了起來?!毙⊥鯛I村黨支部書記王海軍回憶道。
然而,隨著經濟社會變遷,以往備受歡迎的麻產品,逐漸被尼龍等化工產品所替代。市場逐步萎縮、種麻面積大幅減少,這也讓小王營村以麻為業的多數廠家一時陷入困境。看著日漸凋敝的制麻工廠,王運強和村子里的制麻業同行曾一度失落,倍感惋惜。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凹纫朴谝齺怼搭^活水’,也要因地制宜,以新思維開辟新路徑,喚醒傳統產業新活力?!鄙喜炭h副縣長王忠新主抓當地產業發展,著手牽頭推動全縣鄉鎮產業提質增效,與縣農業農村局、縣商務局多次實地調研,和鄉、村及生產經營主體負責人展開多方會談,抽絲剝繭找出問題關鍵“對癥下藥”。
聚焦小王營制麻產業,原材料上引導進口性價比更高的孟加拉國原麻,同時鼓勵更新現代化設備提高工業效率;銷路上將產品瞄準對麻產品特需的煙草行業,按照煙草企業對麻袋、麻繩標準優化產品,在提升品質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逐步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
思路一變天地寬。
“通過上設備、拓銷路、降本增效,目前公司與貴州、湖南、廣西等省區煙草公司建立密切合作,近兩年銷售額逐年翻番?!痹谕踹\強的示范帶動下,小王營村其他4家麻廠跟進效仿,聚焦煙草行業“進圈入鏈”,去年全村制麻產業產值突破4000萬元,輻射帶動當地村民就業200多人。
立足鄉鎮產業走出去,把發展的目光拉得更為長遠。這兩年,王運強和村子里制麻業同行,多次參加中國麻紡織行業協會相關論壇。
“除了與國內國際同行們進行原材料的產銷對接,還看到麻紡面料作為服裝的廣闊市場?;蛟S這又是一片新天地,值得靜下心來去探索實踐?!闭雇碌囊荒?,王運強和同事們又有了新目標。
(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