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承壓前行,紡織服裝業巧做“加減法”

發布時間:2024-02-07  閱讀數:24371

承壓前行,紡織服裝業巧做“加減法”



2023年,傳統的紡織服裝業經歷了什么?用業內人士的話來說:市場足夠大,痛點足夠痛。

紡織服裝業是常熟的支柱產業之一,規模超千億元。2023年常熟莫城街道(服裝城)線上線下市場交易額2155億元,同比增長11.22%。據常熟海關統計,2023年,常熟地區服裝及衣著附件(服裝產品)出口68.1億元,同比增長6.5%。

增長從何來?痛點如何去?日前,記者來到常熟,探訪大大小小幾家紡織服裝企業。

逆境下的“逆向思維”

在和江蘇新凱盛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凌峰的對話中,記者處處感受到這個企業的“逆向思維”。

“去年我們的銷售額確實下滑了近30%,但2022年是因為歐美和日本的客戶買了太多,讓我們的銷售創下歷史新高。而去年,客戶基本上都在去庫存。”胡凌峰說。

“面對下滑慌不慌?說實話不是很慌。”胡凌峰話頭一轉,“因為去年初根據客戶的訂單我們已有預判,有心理準備,再說客戶還在。所以,去年我們不僅沒有做‘減法’,反而一直在努力做‘加法’。”

怎么做“加法”?今年年底,新凱盛在越南的工廠將建成投產,生產規模將是目前國內工廠產能的三分之一左右。“開了海外工廠后,國內的產能并沒有減少,總體上產能是增加的。”被問到會不會有訂單不足的危險時,胡凌峰說,“一方面,我們跟三大客戶例如優衣庫等合作了10年以上,我們的海外布局實際上也是作為他們供應鏈的一環存在的,是一個深度的綁定。另一方面,布局海外有可能會和新客戶建立新的合作。所以,在逆境下我們要有‘逆向思維’,要善做‘加法’。”

對于能否吸引到新客戶,新凱盛很有信心。“東南亞那邊,棉類面料的生產規模比較大,但化纖面料這一塊還沒有成規模,我們恰恰是專門開發生產化纖面料的。”胡凌峰說,現在的化纖和20年前不是一回事,具有速干、抗紫外線、抗菌、涼感、保暖等新型功能。

做“加法”,意味著要能不斷滿足客戶新需求。“比如傳統的羽絨服面料用的是梭織面料,美國哥倫比亞服飾品牌希望我們能開發針織類的羽絨服面料,同時還要求具備防風防水功能。去年,我們開發出了這個產品,今年已有一筆訂單,后面這個產品被市場認可的話,訂單量還會再大一些。”胡凌峰說,“目前我們正在開發錦綸類產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尼龍,一般用在高爾夫、滑雪等運動場景的服飾。現在國內做這類面料的相對較少,我們想開發更高端的市場,估計今年五六月份就能投產。”

“去年,我們還在想方設法攻克傳統化纖的痛點。”胡凌峰拿出一款非常柔軟的面料告訴記者,“比如這款面料以前是有硬傷的,容易起球。去年,我們做了改進,現在抗起球性很好,所以借此收獲了一個800多萬元人民幣的新訂單。”他說,想在紡織服裝這個行業繼續發展的話,差異化方面的考量是必須要做的。

大小企業各有妙招

從小木匠到擁有6家工廠,林會龍用了20年。

林會龍是江蘇麥代服飾有限公司的創始人。“我是安徽人,1998年來常熟,在一個紅木廠里學木匠。學了兩年,一個月能掙1000塊。我想,這啥時能回老家蓋房子、討老婆?所以就從廠里跑出來想做生意,當時正好有一個親戚在招商城做印刷,我就幫著跑業務,賺到了‘第一桶金’。”

“2003年我開了第一家廠,生產衣服上的商標。”他笑著回憶自己“被逼營業”的經歷,“客戶說你把吊牌也拿去做吧,我就開了吊牌廠。過了兩三年,客戶又問包裝袋能做嗎?我就又先后開了第三、第四家廠。”

2018年,林會龍開了女裝廠,過了三年又開了男裝廠。女裝廠只做大衣,男裝廠只生產羽絨服。“我雖然開了這么多廠,但每個廠只做一個產品。做服裝,最怕的是庫存,所以我們只選一個品類做。這季賣完,我們就準備下一季,很專心地做一件事。因為對市場把控得比較好,去年我們的銷售額是增長的。”林會龍說。

“我們目前是做貼牌,這是有瓶頸的,未來我肯定要做自己的品牌,這也算是我們的‘加法’。但我不急著走出這一步,等各方面條件都成熟后再做,波司登是我學習的榜樣。”他說。

中小企業的榜樣——羽絨服巨頭波司登也給出了答案。去年11月27日,波司登發布了2023/24上半財年業績。財報顯示,公司營收和凈利潤連續6年創同期歷史新高。其中,羽絨服業務為主要收入來源。在2023/24上半財年,“波司登”品牌羽絨服收入穩步提升25.5%至約44.21億元,創同期歷史新高。

減庫存,波司登有奇招。據介紹,截至去年9月30日,波司登集團庫存周轉天數為160天,較上年同期減少了21天。“公司持續維持較低首次訂單比例,持續使用拉式補貨、小單快返的調節機制,有效推進全渠道商品一體化運營管理。”該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

如今消費者對于羽絨服透氣、防風防雨等訴求不斷增多。為此,波司登推出一衣三穿沖鋒衣鵝絨服。以“會呼吸”為關鍵詞,通過科技防護面料的加持,為穿著者帶來專業保護與舒適體驗;三合一可拆卸設計進一步拓展了使用場景,極大地發揮品牌優勢。

數字化探索直擊痛點

葉林生和葉蕾是父女倆,分別是常熟森藍紡織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我們公司的規模不算大,年銷售額不到一個億,內外貿都做。所謂船小好掉頭,去年我們的營收不但沒有下滑,還有所增長。”葉林生說。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鄉鎮企業當過廠長,說起創業故事,葉林生有一籮筐的話。“國外的大品牌商來國內找合作廠家是有門檻的,比如要求廠房不能小于1萬平方米,工人不能少于100人,銷售額不能低于幾個億……像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很多硬指標夠不上。但我們也有自己的路數,我們盯的是眾多小而散的客戶。”

從醫科大學畢業后,葉蕾響應了父親的呼喚,成為這家企業年輕的管理者。“去年,我們線上投入較大、支出最多,增長了200多個新客戶,大部分是主動找來。有的客戶訂單量很小,但我們不嫌棄。”葉蕾說,“因為返單變成老客戶的,基本上占30%,累積起來就會有不少的訂單量。”

在80后女兒看來,父親是前衛的,對她的一些“天馬行空”般的想法給予了支持。“我們還啟用了AR數字人營銷,用機器人群發信息,再去捕捉、匹配客戶資源反饋給我們。或許有人說這是在花冤枉錢,但有沒有效果只有試了以后才知道。”葉蕾說。

在依鏈服裝數字化選品中心,記者看到了來自杭州、廣州、深圳、湖州、石獅、常熟等貨源地的服裝。

“我們是一家服裝數字化供應鏈企業,前年我們來到常熟打造了這個數字化選品中心,旨在發揮大數據的作用,為零售商帶來‘選款—看款—交易—履約’一站式服務。”衫數科技常熟大區總經理郭濤說,中國服裝產業擁有10萬億元的產能,占全球60%,但國內服裝企業收益卻很少,行業平均利潤率不到10%。這個懸殊巨大的數字說明了一個問題:服裝產業市場足夠大,痛點足夠痛。

在他看來,最大的痛點在于庫存,要解決這個問題,數字化是唯一的方向。“衫數做全供應鏈第一步,就是要把零售和供應拉到一起。我們主要為中小企業服務,因為他們沒有強大的供應鏈。目前平臺上已有2萬多家中小企業。”他說,“比如工廠出了新款,我們通過大數據和算法找到適合的零售商,把這些款推給他們,根據他們的銷量反饋指導工廠生產。通過這樣的平臺讓庫存的周轉天數盡可能降到最低,這是我們公司的目標。”

對于常熟服裝城來說,數字化的各種探索正是他們在做的“加法”。服裝城管委會相關人士介紹,常熟服裝城利用數字化應用技術助推外貿新業態發展,首創的“市采通”平臺服務中小微企業出海,2023年平臺全年出口貨值35.11億美元,同比增長29.91%,累計服務商家超1.6萬家。常熟服裝城跨境電商B2B交易額全年完成2.9億元,同比增長51%。

同時,常熟服裝城持續推動直播電商產業品牌化、合規化、集群化發展。目前直播電商增長強勁,線上直播交易額去年全年完成650億元,頭部主播、商家競相涌現,抖音銷售額破億元直播商戶有5家。

來源:新華日報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