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消費者對服裝文化內涵和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非遺元素恰好成為滿足消費者這一需求的最佳選擇。
隨著時尚界對傳統文化的重新審視和重新定義,無論是市場還是秀場,非遺元素正成為新的時尚寵兒。如非遺侗族手織布包,就曾2次驚艷巴黎時裝周;有“一寸緙絲一寸金”之稱的緙絲,也是國內各大時裝周常見的元素和靈感;明華堂、擷秀、初塵居、和寧工坊等漢服品牌因非遺工藝、手工定制等因素將產品賣出“天價”,被稱為漢服屆“愛馬仕”。
今天的華紡觀察,小編將帶大家看看,為什么非遺賦能的服裝即便賣價高也能夠被消費者所鐘愛,非遺元素究竟有何魅力。
手藝就是時間的藝術
—— 柳宗悅
如此這些“高定”之所以能賣出“天價”,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用到了許多費時費力、瀕臨失傳的非遺手工藝,諸如織錦、緙絲、蘇繡等,其呈現出的效果也不是機器制造、流水線生產所能相媲美的。



圖源微博@無界whateve 馬面裙細節
以“通經斷緯”的“緙絲”織造技術為例,緙絲紋路在光線下又呈現雕琢鏤刻的立體美感,極致匠心織就的這份美麗自然需要極大的時間成本和工藝要求。
作為非遺,緙絲是古代最復雜的織繡工藝,曾為皇室御用,其織造過程非常繁瑣耗時。一厘米的織物上就存在20多根經線,緯線則更密。

緙絲成品的花紋,正反兩面如一,富有立體感且猶如雕琢鏤刻的效果,古人形容緙絲稱其 “承空觀之,如雕鏤之象”。


蓋婭傳說
除了緙絲外,其他非遺工藝也都是難度大,織造時間長,這才使得“如婦人一衣,終歲方成”,因此才使得帶有非遺工藝的服裝溢價高漲。
與其被復制,不如成為原版
—— 杰森·尼爾
非遺賦能的服裝不僅僅是簡單的時尚單品,在這些服裝中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手工藝、古老細膩的紡織技藝以及獨特的傳統圖案和元素,這些都為服裝賦予獨特的視覺效果和文化內涵,讓每一件服裝都成為了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許多知名時尚品牌或設計師都與國內非遺手工匠人有聯名合作,像FENDI和彝族非遺、Marni與苗族非遺、Dior男裝系列和南京絨花等等。這就為服裝注入了大量的文化資本和品牌溢價,這也是價格高昂的一個重要原因。



Marni×苗族非遺
不僅如此,為保證這些“高定”服裝的獨特性和稀缺性,很多品牌會采取限量發行的方式,這也導致了這些服裝的價格相對較高。



DIOR x 南京絨花
消費者對于限量版的商品通常會更加珍視和追捧,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來獲得獨一無二的商品,這也是為什么這些服裝能夠以較高的價格依然受到消費者青睞的原因。
人們買的是他們的期望
—— 特德·萊維特
帶有非遺元素的服裝一般在面料上具有較高的品質,在工藝上也具有更高的水平,消費者會愿意為自身的著裝體驗付出更高的價格。



彝族服飾
以侗族銀朝衣為例,侗族銀朝衣是黎平銀朝侗族古老的盛裝,繡飾精美華麗,婚嫁及重大活動時穿用,現今猶存其富麗堂的光彩。葉片式簾裙,令人追憶起原始時代人們編草葉為裙的情景。



侗族銀朝衣
目前正在不斷壯大的漢服愛好者群體越來越傾向于購買專業和高階的漢服飾,這些服飾往往帶有一些傳統工藝,更不乏非遺元素,而漢服愛好者們也會親切地稱呼彼此為“同袍”,因此他們會感受到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圖源小紅書


明華堂·纏枝西番蓮暗花紗系列
消費者愿意為帶有非遺元素的昂貴服裝買單,正是因為這些服裝代表著獨特的文化符號,能夠彰顯消費者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同時,非遺元素的融入使得服裝更具歷史感和故事性,消費者購買時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溫度和魅力。


明華堂·嘉禾望歲暗花紗系列
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相結合,不僅為時尚界帶來了新的靈感,也為傳統手工藝人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這種文化與商業的完美結合,將會為行業帶來更多的商機和機會。
在服裝服飾領域,非遺元素的融入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與弘揚。不僅如此,投資帶有非遺元素的服裝項目,不僅可以實現品牌的差異化競爭,更能夠創造更高的利潤回報。
文章部分圖片來源:無界whatever、JSSY設計分享、K11CraftandGuild、明華堂、彝族設計師品牌soft mountains、中國民族報、錦繡布衣Cloth、IFA等。
來源:華紡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