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這些話題紡織行業代表最關心

發布時間:2024-03-01  閱讀數:33961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這些話題紡織行業代表最關心





2024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紡織行業的代表委員最關注哪些熱點話題?立足行業實際,他們又帶來了哪些重點建議?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紡織報》記者近日采訪了多位行業代表,了解他們“最關心”的是什么。


話題一:紡織行業發展新質生產力




當前,“新質生產力”已成為熱詞。紡織行業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行業質的躍遷,也是今年兩會上紡織人最關注的話題。


圖片

“新質生產力是制造業競爭的核心力量,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是制造業搶占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培育發展新動能、增強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選擇。”全國人大代表、新鄉白鷺投資集團董事長邵長金表示,此次兩會,他最關注的就是國家針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出臺的更多有效政策,以及引導促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具體舉措。今年他也帶來了支持紡織服裝行業數字化轉型綠色發展的相關建議。


“只有將產業基礎等傳統優勢,轉化為產業數字化的場景資源和數據資源優勢,才能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以融合發展為突破,以項目建設為支撐,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形成新業態、新模式進而釋放可觀效益,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邁入新階段。”邵長金談道。


除了加快數字化轉型,支持行業品牌建設、可持續發展和加強紡織行業人才建設等問題,也是今年兩會紡織代表們共同的聚焦點。


話題二:政策助力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圖片

圖片


紡織行業以中小企業居多。今年兩會,有哪些惠及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利好?這是紡織代表普遍關注的問題。


圖片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贊皇縣原村土布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崔雪琴告訴《中國紡織報》記者,如何助力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一直是她關注的課題。今年全國兩會,她將繼續聚焦中小企業實際需求建言獻策,助力中小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針對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課題,依托大量一手調研資料,崔雪琴今年關注的重點是如何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能力。


“目前,中小企業持續發展面臨較大壓力和挑戰:一方面,中小企業面臨生產經營成本上升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數字化轉型的落地;另一方面,多數制造業中小企業仍處在數字化發展初級階段,生產數據信息化程度不高,尚未將業務與數據深度融合,距離實現系統數字化還有一定差距。”邵長金代表希望政策助力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助力中小企業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長期深耕細分市場,將會逐步形成多樣性、差異化的經濟生態,助力中國經濟肌體更強健、韌性更強勁、動能更充足。”


此外,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今年依然是紡織代表關注的話題。


話題三:發揮紡織力量講好中國故事
圖片

圖片

在2024年央視春晚舞臺上,中國傳統紋樣創演秀《年錦》驚艷四座,映射出近年來“國風潮”的日益火熱。紡織服裝與傳統文化創新融合,形成新時尚,走向全世界。如何以行業力量講好“中國故事”,也成為行業代表越來越關注的話題。


“從春節期間豐富的文化活動中,能明顯感受到大眾對非遺的熱情。尤其是青少年群體,對非遺以及傳統文化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級非遺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姚建萍說,隨著大眾對非遺的了解逐漸深入,對非遺文創產品的消費需求也日益增長。如今,蘇繡服裝、蘇繡伴手禮、蘇繡藝術收藏品等正在多層次滿足大眾的文化消費需求。


圖片


結合長期實踐,姚建萍建議創新非遺傳承模式,將非遺傳承納入高等院校學歷教育體系,充分調動高校的資源優勢,依托相關學科專業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體系,推動青年非遺傳承人的培養工作,讓青年形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自覺。


此外,她建議,要加強非遺與旅游融合的標準化工作,通過建立非遺和旅游標準化專家庫,推動形成非遺與旅游融合的標準體系,為非遺在新時代的新發展夯實人才與管理基礎。


圖片


同樣聚焦紡織非遺和文旅產業融合的,還有全國人大代表、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作為依文·中國手工坊創始人,結合多年促進民族手工藝市場化的實踐,她今年關注的話題,是如何推動民族手工藝走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她此次帶上兩會的建議,包括支持建立中華民族美學紋樣數據系統,實現中華民族文化共融互嵌;支持打造“文旅+產業+工坊”的文旅融合體驗消費模型;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民族手工藝產業發展、促進鄉村就業;扶持民族品牌打造國際影響力等。


話題四:關注一線產業工人成長
圖片

圖片


紡織行業背后,是龐大的產業工人隊伍。在30多位紡織行業代表委員中,有1/4來自紡織服裝企業生產一線。一線產業工人的成長是大家持續關注的話題。


圖片


作為基層生產企業出身的全國人大代表,常山北明恒盛紡織分公司教檢工馮麗朝多年來一直關注如何更好地提高一線職工技能水平,讓他們快速適應行業發展的新變化、新要求。


“今年在調研中,工友們對在職職工再教育的渴望引起了我的關注。”針對這個問題,馮麗朝準備將“加大支持企業在職職工接受再教育”的相關建議帶上兩會。


圖片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常州老三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李承霞也是從企業一線成長起來的。她對一線產業工人的成長給予了持續關注。李承霞告訴《中國紡織報》記者,今年兩會,她帶來了關于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方面的建議,希望采取措施激勵企業和職業學校深度參與校企合作,拓寬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手段,提高職業教育水平,為高技能產業工人隊伍培養一支穩定的后備軍。


圖片


“實現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強大的人才支撐、高質量的人才隊伍。”全國人大代表、陜西五環(集團)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織造車間教練員黃云娜認為,面對新的發展形勢,技能人才的培養與評價、技能人才與產業發展的需求匹配等領域依然面臨著諸多課題,技能人才的培養是她重點關注的問題。


“技能人才的培養與成長需要政府、企業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強化相應的激勵機制、培訓機制,讓一線產業工人通過持續的學習取得更大的進步,讓他們在社會上有地位、收入上有保障,真正實現情感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讓更多的年輕人愿意走進工廠企業、走到技能崗位上去。”黃云娜說。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報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