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于都:“衣”鳴驚人1111

發布時間:2024-04-10  閱讀數:25266

于都:“衣”鳴驚人


從革命老區到時尚前沿,從單純的加工制造到設計研發生產一體化,經過多年的培育,于都在全國服裝產業版圖中隆重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提起于都,你能想到什么?多數人脫口而出的,必定是中央紅軍集結出發地這個最大的標簽。但如今于都還有另一個更時尚的標簽,那就是“時尚之都”。
每月一場的時裝秀,就是于都“時尚之都”最直觀的詮釋。
近年來,于都把握產業轉移與升級的時代機遇,將紡織服裝作為首位產業系統打造,實現了從“三錘三匠”老手藝到“品牌服裝”新產業的華麗蛻變。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說:“‘于都模式’已成為現代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范本之一

圖片

在于都FDC時尚產業綜合體舉辦的華錦天章--GUANJU關雎記國風禮服趨勢發布上,帶有國風古典元素的各式服裝亮相服博會。于都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于都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內,珍藏著一臺特殊的手搖縫紉機。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在于都集結出發,有裁縫手藝的葛接調挑著這臺縫紉機,跟隨紅軍踏上了漫漫征途,途中休整時,他一有機會就轉動縫紉機給戰士們縫補衣服。
新中國成立后,在東北工作的葛接調常和家人提起:“真想回老家開裁縫鋪去,老鄉們現在穿得還暖和不?”讓老鄉穿暖和,是葛接調當年走上革命道路的初心。
20世紀90年代初,時代催生30萬“于都裁縫”涌入沿海服裝業。
后來,敢求突破的一批于都師傅,懷揣在沿海學到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紛紛返鄉興業,紡織服裝產業在于都漸成氣候。
看到于都擁有的“裁縫”優勢,時任于都縣人民政府駐深圳辦事處主任的丁有勝向深圳贏家服飾有限公司拋出“橄欖枝”。
2012年,贏家服飾來到于都考察,看到于都有大量從事服裝行業的員工,毫不猶豫選定于都。
2014年初項目投產時,僅用了3天時間招錄員工1000余人,贏家時裝(贛州)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靈梅感慨地說:“這是深圳90年代招工的模樣。” 投產當年即創造稅收1000余萬元。
引進一個,帶來一群。因為贏家服飾的示范帶動,很多沿海服裝企業跟隨贏家的腳步選擇投資于都。
從2017年于都確立紡織服裝首位產業起,每年均有幾十家服裝企業落戶于都。
“于都有30多萬人從事服裝行業,當地還規劃建設了智造基地、服裝學院、檢測中心等十大公共平臺,國家、省級、市級、縣級多項政策疊加更是‘錦上添花’。”于都縣紡織服裝產業發展中心黨組書記、主任丁有勝分析于都紡織服裝產業優勢。
企業所得稅執行西部大開發政策,減按15%征收;30個省直單位出臺了支持于都高質量發展的“一對一”專項支持政策;于都“服裝二十條”政策,從廠房租金減免、基礎設施建設獎勵、人才引進、上市獎勵等方面,給予落戶的紡織服裝企業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
政策紅利和熟練產業工人的雙重優勢,吸引服裝龍頭企業向于都集聚。
截至2023年底,于都有紡織服裝企業3800余家,規上紡織服裝企業140家,當年的裁縫變身技術工人、時尚達人。
圖片在贏家時裝(贛州)有限公司智能車間,工人正在趕制訂單。于都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當記者走進坐落于于都縣上歐工業區的贛州興雪萊服裝有限公司時,映入眼簾的是一件件布料、成品懸掛在上空“自行運轉”。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智能車間實現了從裁片、車縫、專機、整燙、分揀包裝、運輸、打包全線貫通到成品倉庫“一掛到底”,衣服不落地、無需人工搬運,均由智能系統進行計算和完成,企業的制造成本節約30%以上。
距離興雪萊不遠的江西翡儷文德時裝股份有限公司,也是采用全程吊掛傳送方式,裁片上線,成衣下線,一層智能車間一年的產量就可以達到200萬件,產值5億元以上。
“我們引進智能系統,實現了所有設備一鍵聯通,全線上可視化、集中化管理,做到高品高效的配合,實現了從‘人找貨’到‘貨找人’。”該公司行政副總裁李健說。
江西衛棉紡織集團作為上游企業,也一改傳統紡織模式,在智能化車間里各種機器飛速運轉,一袋袋棉花經過清花、梳棉、并條、絡筒等程序,變成一筒筒優質棉紗,偌大的車間只有幾名工人輔助操作,同比傳統紡織節約用工70%,降低能耗30%,提高效率30%,2023年企業營收同比增長超過150%。
科技賦能生產端,同樣也適應了消費者多樣化、差異化的個性定制需求。
在贏家時裝(贛州)有限公司,展廳店長曠維介紹說:“你只要往智能量體間里一站,3秒鐘就可獲取28個詳細身材數據;出來后在裝扮靈App上就可以選擇個性定制專屬款式,有關你的量體數據就直接傳送到制衣車間,7個工作日后,一件量身定制的時裝就能穿到你身上。”
以科技創新為引領,通過加裝“數字引擎”,加大技術改造力度,于都服裝產業正煥發出新生機。
2023年,于都紡織服裝全產業鏈產值達850億元,獲評“全國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先進產業園區”“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現代化建設示范區”等稱號,“時尚之都”品牌越打越響。
圖片在江西衛棉紡織集團“5G+”智慧工廠生產車間,工人正在巡視檢查機器運轉情況。于都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于都紡織服裝產業猶如‘U’字母,智能制造在中間,兩端是銷售和設計,是目前于都正在走的路。服裝智能制造不是簡單用機器替代部分勞動力,而是讓智能化融入企業生產、銷售、服務的每一個環節,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念、智能制造的手段,實現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丁有勝說。
為此,于都打造FDC時尚產業綜合體,這里有國際標準化秀場,面料圖書館、數字訂單中心、直播電商中心,時尚潮牌隨處可見,在這里可以找到1700萬種線上面料素材,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只要帶著創意來到于都,便能一站式實現選料、樣衣制作和量產。
伴隨著音樂節拍響起,模特們在T臺上展示著各類品牌服飾,2023江西紡織服裝周暨第四屆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在于都舉辦。
服博會以“新長征 新智尚”為主題,集展、秀、賽、會于一體,包括供應鏈展、高峰論壇、時尚走秀、設計比賽、技能競賽、采購對接等11項活動。
服博會期間,累計達成線上線下交易額1億余元,簽約項目37個,簽約金額達114.6億元;企業訂單項目7個,簽約金額達10.9億元。
借展宣傳、借會出海,于都先后組織31家企業參加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上海)、第26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香港時裝節、第27屆深圳國際服裝供應鏈博覽會等專業性展會;聯合拼多多跨境TEMU平臺在于都舉辦拼多多跨境出海招商會,推動當地54家企業入駐拼多多TEMU平臺。
2023年,于都實現服裝外貿進出口總額22.29億元,同比增長12.84%。
從革命老區到時尚前沿,從單純的加工制造到設計研發生產一體化,經過多年的培育,于都在全國服裝產業版圖中隆重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眼下于都正奮力向千億產業集群目標沖刺。

來源:當代江西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