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時節,宿州市泗縣大楊鄉馬宅村草木吐綠、花香撲鼻。走進村里的一處紡織品刺繡加工廠,“噠噠噠“的機器繡花聲傳入耳中,一幅幅做工精致的刺繡品在長長的流水線上鋪張開來,繡布上的龍鳳花鳥、生肖人物等圖案,在光暈中透著生機與活力,共同織就一幅春日錦繡圖。
站在正在作業的生產線旁,該企業負責人盧雨風叮囑工人生產要注意的事項。雖然從事這個行業有些年頭了,他依然對每一批產品都要求做到盡善盡美。“產品品質有保證,才會有源源不斷訂單,村民才能有錢掙。”
“90后”小伙盧風雨以前在外地從事婚慶用品的刺繡生意,憑著踏實肯干和產品優良,他開辦的小工廠發展的風生水起。三年前,盧風雨在了解到泗縣實施能人大戶返鄉創業工程,就萌發了回鄉創業的想法。當地政府在協調好土地、廠房、用工等難題后,盧風雨毫不猶豫地打包好回鄉的行囊,將工廠搬到了小村里。成立安徽風繡紡織品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婚慶床上用品四件套、婚慶服飾等織品刺繡的業務。二十多條生產線開足馬力,晝夜不停地趕制著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自此工廠開啟了帶領村民共同增收致富的“錦繡之路”。
紅色、褐色、粉色、桔色……各色彩線在繡花機的上方整齊排列,彩線穿過繡花機的針孔,伴隨著有節奏的“噠噠噠”,針頭一上一下快速地穿過平鋪在生產線上的紡織品,以繡針引彩線,千針萬線幻化成一幅美輪美奐的錦繡畫卷,不到一分鐘,一朵花的圖案就栩栩如生地呈現了出來。
坐落在小村里的紡織品刺繡加工廠,成為了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在工廠里務工的40多名工人,平均工資能達到一萬五千元左右。工廠的產值在去年也達到了八百多萬元。一臺臺繡花機不僅繡出了五彩斑斕的制品,更是繡出了老百姓錦繡一般的新生活。
“有了各方力量的支持,我們對下一步的發展非常有信心。”盧雨風對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來源:泗縣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