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紡織業的“優等生”,長絲織造行業又取得了“好成績”。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長絲織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1%;利潤總額由負轉正,同比增長2.7%。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化纖長絲織物累計出口數量為225.9億米,同比增長4.4%。
但透過這些數據,長絲織造企業也并非高枕無憂。“在近年來的調研中,我們每次走進企業都能發現許多好的做法,但同時也能發現很多顯而易見的問題。”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會長王加毅在近日舉行的2024年中國長絲織造行業技術創新研討會上直言,行業和企業在發展上仍存在堵點,亟待疏通。
近年來,長絲織造行業總體表現穩中有進,產量穩步增長。

據中國長絲織造協會統計,截至2023年年末,我國長絲織造行業織機總規模已達92.7萬臺,其中噴水織機為85.5萬臺,同比增長11%;長絲織物總產量為631億米,同比增長6.1%。
“我們在走訪中發現,企業研發投入強度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創新驅動發展成效日益顯著,綠色發展理念走深走實,發展內生動力不斷積聚。”王加毅指出,協會對2023年全年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超過90%的受訪企業研發經費占企業營業收入的比重超過3%;40%的受訪企業新增污水處理、中水回用等設備投資;還有部分企業進行了老機改造、投資了光伏發電等。
四川恒力智能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近年來,我們加大了新品研發的力度,其中‘司空水月’面料獲得新一屆全國長絲織物新產品設計大賽的優秀獎。”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產品使用有光滌綸原料,布面富有光澤,手感較為柔軟光滑,產品具有吸濕、抗熱性、懸垂性好等優點,穿著更加舒適。
廈門東綸股份有限公司同樣重視技術創新,自主研發的異形截面纖維備受市場歡迎。“用該纖維制作的產品可以呈現雙色深淺不一效果。我們在新品面料的研發中還嘗試添加了錦綸長絲,面料具備低碳屬性,使用范圍廣泛,可以應用在戶外運動、羽絨服、棉服等不同領域。”
此外,浙江東進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防水透濕阻燃功能戶外面料制備技術、浙江盛發紡織印染有限公司的高性能偽裝面料納米復合涂料整理技術、吳江市漢塔紡織整理有限公司的開放型超微孔聚氨酯濕法涂層技術也深受行業認可,獲得了2023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
“近年來,長絲織造企業的技改及創新意識進一步增強,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持續提升。”王加毅對此感受頗深,“打鐵還需自身硬。科技創新可以幫助企業‘強身健體’,增強抗風險抗摔打能力,助力企業更好地發展。”
隨著長絲織造企業研發生產高端化、綠色化產品的訴求日益迫切,對應的紡機設備企業在高速高效、節能、節省用工、品種適應性、數字化等方面也進步飛速,為長絲織造企業全生產流程信息化、智能化,產品差別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織機年產能為6000余臺的浙江引春機械有限公司擁有國內領先的自動裝配生產流水線。該公司研發部經理朱建春表示,公司生產的噴水織機通過對部件的細節化創新研究,各項性能不斷優化,特別是在穩定高速、節能環保、品種適用性方面進步明顯。“引春推出的噴水織機配備了APR自動抽緯開機裝置,實現了緯紗異常故障停機后自動開機功能,可以大幅減少用工,深受長絲織造企業的喜愛。”他介紹。
王加毅指出,國產噴水織機近年來更加高速穩定。“隨著共軛凸輪開口、高速電子儲緯器及偏心打緯等先進技術在噴水織機上推廣應用,水泵、噴嘴、綜框和機架材質不斷優化改進,以及電子數控等智能化技術的配置應用,使織機的運行更加平穩高效。”據了解,目前,國內織機企業噴水織機演示速度最高達到1000轉/分以上,部分織機的速度可達1200轉/分以上。
王加毅還介紹,針對長絲高強、細旦特性專門研制的化纖長絲國產自動穿經機已逐步深入行業,并在企業中批量使用。“目前,國產自動穿經機速度可達260根/分鐘,日均產能達30萬根,在生產速度和運行質量上與進口設備不相上下,而且具有性價比高、維護簡單、服務配套好等優勢。”
除了硬件上的升級,企業在軟件方面也有著不小的提升。
“目前,智能化軟件和在線控制系統已逐步成熟,并在整個行業規上企業中廣泛應用。” 王加毅指出,長絲織造企業通過在各生產環節建立可靠的信息化數據系統,使公司的內部信息交流、數據交流等高度統一。系統能幫助企業在生產計劃、生產調度、機臺管理、員工人效等方面及時準確地把握各項數據,建立穩定、低成本、高效率的數字化管理模式,提高企業數字化管理水平,明顯提升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取得很好的效果。
不過,即便長絲織造企業 “成績優秀”,卻仍存在一定隱憂。長絲織造行業在企業管理和人才儲備上仍有不足。
“企業管理是一個復雜而關鍵的領域,良好的管理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不少長絲織造企業在管理方面存在挑戰。”深圳立正管理顧問公司合伙人、副總經理胡英坦言,一個常見的問題是溝通與協作不暢造成了企業內部合作困難,導致項目延誤或者質量下降。“信息流動不及時會導致員工無法取得必要信息,進而影響他們對任務和目標的理解。此外,在某些情況下,由于缺乏有效溝通渠道,各個部門之間也可能產生壁壘和隔閡。”
“一流的企業離不開現代化的管理。企業對產品研發日益重視,但是對管理的重視程度還不夠。”王加毅強調,企業家要提高戰略定位,全面做深做實管理提升工作。企業內部要推行“精益管理”,通過對“產、供、銷,人、財、物”全要素反復優化整合,實現創新驅動、快速反應、提高效率、提升品質、降低消耗、減少用工、綠色發展的根本性轉變。
“具體到長絲織造行業,企業要注重一線工人、技術人員和管理層的培養。” 王加毅建議,企業要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培訓、緊缺人才培訓,可以采取引進專業技術人才與開展系統專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著力培養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現代企業人才,注重彌補數字化人才的空缺。同時,企業要有前瞻性,加大人才儲備力度,留出儲備人才冗余度,確保崗位一旦空缺就能有人及時替補,有效發揮作用,避免因人員流動導致工作停滯。
來源:中國紡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