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張時間表上,浙川東西部協作留下了深深的烙印:2018年,當時的國家級貧困縣屏山縣浙川產業協作示范園在一片荒野中開建,至2023年底,已集聚紡織企業41家,規上企業總營業收入達99.3億元。5年間,在岷江南岸崛起了一座百億現代紡織城。
5月17日,“浙川一家親,共鑄山海情”浙川東西部協作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屏山,探訪這里的產業“山海經”——將東部產業梯度轉移變為“轉移升級”的機遇,浙江省嘉興市和四川省屏山縣“咬定青山不放松”,在屏山縣植入“紡織基因”,從產業上游向下游發展,幾年間,這里的紡織百億產業還將繼續壯大成長至400億元集群,成為全球領先的現代紡織產業園區。
總部位于浙江嘉興,宜賓天之華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是最早落戶屏山縣浙川產業協作示范園的企業之一
宜賓天之華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年首批入駐園區的嘉興紡織企業之一,總投資30億元。跟隨副總經理侯春春走進天之華大樓,完全沒想到在安靜的二樓走廊最后一個入口右拐,卻是一個機聲隆隆的渦流紡車間——一排排比人還高的機器運轉著,卻看不到人操作,紡車在線上來來去去,紗線以最高每分鐘550米的速度“飛繞成錠”。309臺渦流紡紗機一天能產出300噸紗線。
屏山縣浙川產業協作示范園里的生產場景
“這個設備是全球最先進的,目前這里是規模最大的,2027年將達到500臺,是全國最大的渦流紡生產基地”,侯春春說,這些設備都是在疫情早期向制造商預訂的,抓住了時間窗口。因此,2022年宜賓天之華營業收入超過嘉興總部,排名全國噴氣渦流紡紗產品榜首,2023年實現兩位數增長,產值達到15.8億元。“2027年的產值會超過40億元。”侯春春說。
宜賓天之華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
在轉移中升級、發展重心西移,天之華的發展軌跡在產業園有代表性。禾城、恒豐等19家企業來自嘉興,其余22家企業都是產業鏈招商,從廣東、江蘇、上海等地招入的。并且,41家紡織企業中,只有5家是下游產品制造,其他36家都是中、上游企業。“這樣產業的適應性廣,今后我們會繼續招引印染和成品企業來,”浙江掛職干部、屏山經開區規劃建設局副局長厲有軒說。
為何會在屏山縣發展紡織產業?屏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周德奎介紹說,2017年啟動東西部協作,嘉興市和宜賓市把握產業轉移大勢,融合嘉興“騰籠換鳥”和宜賓“筑巢引鳳”的契合點,決定在產業轉移中實現產業升級。
( 來源:紡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