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州市跨境電商產業持續發力,憑借獨特的產業鏈優勢,吸引了包括SHEIN(希音)、Temu、唯品會等一大批跨境電商企業巨頭扎根發展。2023年,廣州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2000億元,同比增長超45%,占全市外貿進出口額近20%,全市跨境電商實現了進出口規模9年增長136倍,進口規模連續9年全國第一。把握新形勢、落實新要求,6月13日下午,廣州市商務局、海珠區科工商信局在廣州國際輕紡城共同舉辦“廣州電商走全球”第二十三場“跨境電商+產業帶”系列活動(紡織服裝供應鏈專場暨琶洲產業互聯網沙龍),特別邀請跨境電商頭部平臺SHEIN(希音)與近100家紡織服裝和配飾企業開展一對一對接,提供個性化的出海服務。

01
活動現場,SHEIN(希音)針對海珠區服裝、配飾、輔料等品類出海市場進行了分析研判,并為商家提供了“希有引力”百萬賣家計劃及多種出海模式,分別從小單快反、海外趨勢、紅人營銷等維度開展專題推介。有現場參與的商家表示,活動給中小商家提供了一個觸達海外市場的新途徑,并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內市場中挖掘出新的業務增長點。

物暢其流、貨通天下,是經濟發展繁榮的重要標志。隨著“地球村”從概念變為現實,全球市場成為了每一個營商者的“終極目標”。中國作為“世界工廠”,越來越多的“好貨好物”正從傳統外貿模式向擁有自主品牌、創新設計的全新業態轉型升級——而這一過程中,跨境電商平臺正成為了強有力的助推劑。廣州市商務局電商處相關負責人在致辭中表示,廣州跨境電商業態發展位居全國前列,這與廣州的產業鏈集聚、海陸空通達優勢、商業模式創新、消費潛力巨大都離不開關系。海珠區作為全市重要的專業市場集散地,全區擁有78個不同門類的專業市場,經營面積超246萬平方米,商戶近2萬家,供應鏈基礎完善,拓展出海市場潛力巨大,通過本次活動能充分激活跨境電商新業態在活躍消費市場、助力循環暢通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結合今年年初發布的《廣州市進一步推動跨境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可以進一步推動廣州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
據悉,海珠區正充分發揮琶洲試驗區作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的優勢,補短板、挖潛能,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產業。目前琶洲試驗區已集聚了阿里、唯品會、哆啦科技等一批跨境電商平臺頭部企業,同時依靠強大的市場供應鏈能力,匯聚了爆米、喜得、深衣、速量等垂類獨立站品牌。接下來,海珠區將繼續牢牢把握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優勢,把跨境電商產業列入區的主導發展產業,緊抓平臺、總部建設,結合市場品類優勢,培育優質賽道、品牌電商,加快數字化賦能。

02
廣州是世界公認規模最大的紡織服裝產業圣地,擁有完備的產業鏈基礎與深厚的產業群底蘊。近30年來,廣州服裝產業的產量和出口額均居中國首位。依托強大的供應鏈優勢、渠道輻射能力,作為國家級紡織品交易樞紐的中大紡織商圈已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紡織面輔料市場商圈,是我國紡織服裝產業鏈最為重要的產業資源配置中心?;顒由希鬓k方還邀請了粵貿全球、紗纖億、廣發銀行等企業高管大咖圍繞“紡織服裝供應鏈賦能”開展主題對話,探討產業互聯網和消費金融如何與市場供應鏈進行賦能融合,為產業鏈提供較為完整的解決方案。

近年來,海珠區搶抓產業互聯網先發優勢,借助琶洲地區互聯網企業集聚和灣區產業門類完善的優勢,率先提出打造產業互聯網全國高地,瞄準生產制造側、供應流通側、消費側反向產業互聯網三大發展路徑,充分激活產業互聯網鏈接實體產業的新質屬性,現已培育形成樹根互聯、致景、藥師幫等6家億元級平臺企業,涵蓋裝備、紡織、醫藥、定制家具、供應鏈金融、MRO工業品等產業關鍵賽道,琶洲產業互聯網產業密度全國領先。
與此同時,海珠區緊抓廣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有利契機,以“一圈引領、五圈支撐”為總體布局,高標準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標桿區,進一步加快中大紡織商圈向中大國際紡織時尚中心發展目標邁進,持續做強擦亮“中國紡織時尚名城”品牌,向數字創意設計中心、科技面料研發基地、潮流趨勢發布基地、品牌孵化總部基地轉型升級,致力打造成為具有經典魅力、時代活力和全球影響力的現代化中心城區和消費示范區,成為廣東省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廣州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國際時尚之都的重要載體、產業支撐和閃亮名片。


繼往開來,作為商圈龍頭,廣州國際輕紡城也將大力推動“跨境電商+產業帶”的融合發展,加強與如全球跨境電商獨角獸SHEIN(希音)等頭部企業及周邊相關產業帶的深度精準對接,助力城內商戶搭建起更多跨境產業孵化與品牌出海的高質量新鏈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