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投產的武漢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端光電子器件產業基地俯瞰。(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供應鏈是經濟發展的大動脈。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適應時代要求和形勢變化,從全球視野布局產業鏈供應鏈建設,著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事關我國產業安全和國家安全,事關新型工業化進程。從武漢光谷誕生的湖北科創供應鏈,“鏈”接企業超2萬家,需求總數超萬項,數據每天還在不斷增長中。這條創新鏈供應鏈,協調聯動國內國外、線上線下、離岸在岸,讓科創和產業精準“相鏈”、雙向奔赴。全省紡織服裝產業“大腦”華紡鏈,“鏈”起供需兩端,讓“產地一根紗”快變“手中一件衣”。在這條鏈上,原料、設計、資訊、融資等各類要素產生“化學反應”,加速湖北紡織服裝產業鏈重構。湖北供應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全國首創性實現“鐵水公空倉”五網數據融合,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加速匯集、交融?!版湣鄙习l力,“聯”出通達,暢通新時代九州通衢。湖北創新思維,大膽探索。一年多來,供應鏈體系建設從思維到實踐、從構想到落地,供應鏈平臺從無到有、從1到N……在荊楚大地乘風破浪、奔涌向前。緊密協作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穩定可靠高效的供應鏈,關乎企業的發展與生存。高效供應鏈,不但意味著效率、質量、成本俱佳的原料與設備等生產要素供應,更意味著一家企業由此形成的市場競爭力。一家家企業的競爭力,則構成了一個區域的產業競爭力。準確洞察和把握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產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征。”“要把增強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著力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秉h的二十大報告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寫入其中。
工作人員正在監測湖北科創供應鏈天網平臺的企業供求信息實時數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分工格局、規則體系、競爭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傳統的全球一體化供應鏈轉向本地化、區域化。思考中國,新型工業化加快推進,既要拉長長板,鞏固提升優勢產業的國際領先地位,鍛造一些“殺手锏”技術;又要補齊短板,在關系國家安全的領域和節點,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國內生產供應體系。審視湖北,產業基礎厚實,是全國為數不多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之一,光電子信息等五大優勢產業向新崛起;但產業偏中低端,產業鏈韌性不強,在積極融入和支撐新發展格局中具有潛力和空間。如何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如何“得中”更“獨厚”?立足國家所需、湖北所能、未來所向,省委、省政府以供應鏈體系建設為抓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這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的必然之舉。讓產業鏈供應鏈強起來、韌起來、鏈起來,能夠有效應對國際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助力經濟轉型升級,以湖北之能服務國家所需。這是做強產業構筑競爭新優勢的迫切需要。搶抓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機遇,更好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牢牢把供應鏈和產業鏈高端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能行穩致遠。
光谷科創大走廊,技術人員在華工科技智能制造產業園(葛店園區)調試激光設備。(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
2022年6月,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明確要求湖北省打造全國重要物流樞紐,實施高質量供應鏈物流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年8月,全省市廳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培訓班舉行第八次專題輔導,省委提出: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國際競爭力。2024年2月,湖北“新春第一會”上,省委再次吹響奮進號角——以供應鏈體系建設為抓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站位高遠。”參與我省供應鏈體系建設的廈門企業和企業家聯合會會長王龍雛這樣評價。他表示,湖北堅定不移把供應鏈體系建設擺在戰略和全局位置來抓,需要魄力、需要勇氣,敢于直面問題、破解難題,“湖北以供應鏈體系建設為抓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形成一種區域經濟治理模式,這是一個創舉?!?
這是一次思維的革新:供應鏈體系是什么?供應鏈平臺如何建?
這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如何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供應鏈,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次次省委專題會,就是一次次認知突破,讓政府官員、職能部門、企業對供應鏈體系的認知,不斷提升、不斷成熟。一次次學習考察,就是一次次路徑求解,相關部門、重點企業奔赴廈門、深圳等地調研取經,借鑒“他山之石”。“在一次次輔導、學習中,思維變了、思路清了,方向明了、舉措實了?!笔≌畤Y委規劃發展處處長陳愛斌深刻感受到了觀念之變。
位于光谷的武漢中關村中試實驗室半電波暗室里,技術人員正在測試一款新能源汽車的車載液晶屏電磁兼容性能。(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強化頂層設計,出臺三年行動計劃,成立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專班具體推進、相關部門協同發力;創新生產服務體系、創新政策供給模式,以改革創新探索供應鏈體系建設新模式。以公共性、普惠性、開放性、共享性為原則,融合國企民企,組建供應鏈平臺;搭建數字化“天網”、物流“地網”、供應鏈“金網”、服務貿易“商網”,促進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高效聯通。供應鏈模式從“學”到“創”。從全盤引進到自主實踐,“湖北模式”不斷突破。千里之外,廈門象嶼供應鏈模式啟示湖北。通過搭建“四流合一”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廈門象嶼集團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2022年,湖北國控、湖北楚象兩家供應鏈企業成立,引進廈門國控、廈門象嶼等頭部供應鏈企業參股,從下達任務到組建完成,不到兩個月。因地制宜,全省第一個自主搭建的供應鏈平臺誕生。“華紡鏈撮合優勢與需求,織就湖北紡織服裝產業錦繡未來?!比A紡鏈副總經理王奇充滿信心。供應鏈平臺從“點”到“面”,由大宗商品到紡織、汽車、醫藥、磷化工……全面鋪開。待開單603條、運輸中4173輛、待簽收7409件……湖北供應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大屏上,實時滾動著5月23日當天的運單信息。“‘鐵水公空倉’五網數據信息一目了然,鏈入6.23億條數據、2252家用戶?!焙惫溛锪鞴残畔⒎展煞萦邢薰靖笨偨浝韲烂餍稳?,這條鏈如同一匹快馬,風馳電掣。
黃石瑞視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無塵車間,員工加緊趕制工業級觸摸屏訂單。(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供應鏈功能從“一”到“多”。供應鏈貿易、物流、金融、信息、科創……持續上新。“2023年6月以來,省委十次召開專題會,研究推進科創供應鏈平臺建設?!笔∥怨溗季S重構創新體系,決心之大、力度之大,讓武漢市東湖高新區科創局局長鐘復平深感振奮。
2023年12月,湖北科創供應鏈平臺上線,天網地網深度融合,劍指創新資源一網打盡、創新需求一鍵觸發、創新供需智能匹配。
汽車供應鏈助力湖北汽車產業加速駛向萬億元規模。圖為武漢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任勇 攝)高效協同的供應鏈體系,帶動產業鏈轉型重塑,推動價值鏈向中高端延伸,集聚湖北現代產業體系發展新動能。
中色大冶弘盛銅業智能工廠,機械臂忙碌揮舞。弘盛銅業是目前國內產能最大的銅冶煉廠,引進世界先進的“雙閃”工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鏈”出新動能,戰略性初級產品供應鏈韌性不斷提升——這個夏季,襄陽宜城火電廠不再為生產感到憂心。去年4月,煤源不穩、物流不暢,湖北楚象為其制定“門對門”供應鏈服務,2023年提供了70%以上煤炭采購?!敖衲辏顺腔痣姀S與湖北楚象再次簽訂協議,安心生產。”湖北楚象總經理王濱說。咸寧某鋼鐵廠,也不必擔心供應鎖喉。湖北國控為其導入國內國際采購渠道,江海聯運,鐵礦石供給不斷檔。短板加快補齊,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持續增強。錨定我省短缺的煤炭、鐵礦石等大宗商品,供應鏈平臺運全球、配全球。“借助長江汽車供應鏈,直接對接一級鋼鐵廠,節省采購成本2到3個百分點。”位于十堰市的湖北世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車架產品,以前只能從二三級鋼鐵供應商手里拿貨,公司采購部經理謝金金感嘆“鏈”之魅力。長江汽車供應鏈,以“中國車谷”為起點,疏堵點鏈全球。未來,還將設立海外倉,布局海外經銷、售后網絡。長板不斷拉長,湖北制造揚帆出海再提速。2023年,湖北省汽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4.8%,全省汽車制造與服務營收8520億元,占全部規上工業的18.5%。一場數字化改造,正在潛江市卓昕服飾進行。在華紡鏈助力下,去年獲得羅賓漢品牌方超150萬件羽絨服訂單,今年委托訂單擴大至500萬件。“升級智慧工廠后,生產效率能提升15%左右、轉款效率提升30%、交貨周期縮短25%?!弊筷糠椏偨浝肀R顯峰沖浪市場的步子邁得更大了。
枝江打造醫用紡織品完整產業鏈。(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曙松 通訊員 李巧愛 毛曉娜 攝)
不僅倒逼生產效率變革,更深層次的裂變也在發生。磷化工供應鏈平臺,突破磷基、硅基、氟基等一批“卡脖子”問題,宜昌電子級磷酸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80%,市場主導權不斷提升。2022年9月上線以來,“楚道云鏈”供應鏈金融平臺融資規模突破80億元,降低鏈上企業資金成本超7000萬元。這張供應鏈“金網”,匯集13家銀行、1000多家上下游企業。湖北交投財務公司信貸部副部長李信之介紹,企業只需在線上注冊登錄,便能實現3分鐘申貸、0人工干預、1秒鐘放款(或授信)。湖北創新藥研發生產迎來春天。九州醫藥供應鏈平臺,加快“鏈”接蘄艾研究院、湖北省藥品MAH轉化平臺等多家機構?!爱a學研用深度融合,鏈出生物醫藥產業新空間?!本胖葆t藥供應鏈企管總監張淑平憧憬。
5月,湖北科創供應鏈平臺歐洲分中心在比利時揭牌,為湖北建設成為全球科技要素匯聚地再添新動力。
1月24日,鄂州葛店經濟開發區,員工在湖北芯映光電有限公司無塵車間生產mini/micro LED燈珠。(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通訊員 李妮 童勰 攝)
今日之湖北,從來沒有離萬億產業如此之近。光芯屏端網、汽車制造與服務、大健康三大產業今年有望達萬億,18個產業超千億,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達到4個、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達到16個,均居全國前列。
今日之湖北,一條條供應鏈拔節生長,匯成一條條產業共贏鏈,推動湖北產業向新而行,以質致遠。
來源: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吳文娟 艾丹 左晨
審核:肖棟
編輯:鄭青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