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日,商務部網站發布了“2024年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評審結果公示”,首批擬將20個城市納入試點范圍,廣州位列其中。據了解,試點工作擬分三批(2024-2026年)實施,建設期限為三年。中央財政將對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給予定額補助,直轄市4億元左右,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3億元左右,其他地級市2億元左右。“廣州入選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有助于廣州加快商貿流通領域的重大項目建設。”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國際商貿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張小英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此舉對于推動廣州商貿流通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增強國際商貿中心地位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目的
通過試點工作,打造一批城鄉統籌發展、輻射帶動力強、供應韌性好的現代商貿流通節點城市,與國家區域重大戰略、物流主干線和現代產業集群等緊密銜接。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試點經驗,引領加快全國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
優勢
1.廣州專業市場總體規模、商品種類等方面一直處于全國領先地位,目前全市共有509家專業市場,專業市場體系健全。
2.2023年廣州市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2835.20億元。自2015年以來廣州市跨境電商進口規模已連續9年保持全國首位。
3.2023年,白云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6317.35萬人次,連續四年蟬聯單個機場客流量冠軍;機場貨郵吞吐量203.11萬噸,位居全國第二。
憑實力入選
坐擁509家專業市場
廣州具有強大商品流通量
今年4月,財政部辦公廳與商務部辦公廳聯合下發《關于支持建設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首次提出要從2024年起分批開展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建設工作。
張小英表示,這次公布的20個城市是2024年首批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其目的是通過試點工作,打造一批城鄉統籌發展、輻射帶動力強、供應韌性好的現代商貿流通節點城市,與國家區域重大戰略、物流主干線和現代產業集群等緊密銜接。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試點經驗,引領加快全國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
廣州具有強大的經濟規模和商品流通量,在現代商貿流通體系中扮演著節點城市的角色。2023年廣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355.7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商品進出口總額連續三年雙雙超過一萬億元,消費市場規模及進出口總額在國內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
另外,廣州擁有眾多商業設施,包括批發市場、會展中心、購物中心等商貿載體,為商貿流通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持,吸引了大量國內外采購商及消費者前來采購與消費。2023年廣州全年展覽數量、展覽面積位居全國第二。廣州專業市場總體規模、商品種類等方面一直處于全國領先地位,目前全市共有509家專業市場,專業市場體系健全,在紡織服裝、皮革皮具、鞋業、果蔬、水產品、茶葉、化妝品等行業具有全國影響力,助力廣州成為國際商品集散中心。
張小英還談及,近年來廣州網絡購物、直播電商、跨境電商等電子商務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對廣州商貿業發展的貢獻越來越重要。2023年廣州市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2835.20億元,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25.7%。自2015年以來廣州市跨境電商進口規模已連續9年保持全國首位。
而在商貿流通網絡的建設上,作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廣州具有交通樞紐功能強、物流產業規模大等發展優勢,客貨運樞紐功能表現出色。“廣州擁有完善的交通網絡,包括廣州港、廣州南站、白云國際機場等海陸空綜合交通樞紐,以及密布的公路、鐵路和水路交通線路。”2023年,白云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6317.35萬人次,連續四年蟬聯單個機場客流量冠軍;機場貨郵吞吐量203.11萬噸,位居全國第二。廣州港口貨物吞吐量67498.45萬噸,集裝箱吞吐量2541.44萬標箱,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位居全國第五、全球第六。廣州貨郵發展保持全國前列,全市完成貨運量92861.92萬噸,快遞業務量114.50億件,快遞業務量僅次于浙江金華(含義烏),排名中國城市第二。
變革成本高
行業發展新趨勢已現
但心有余而“財”不足
“其實自2021年商務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商品市場優化升級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5)》以來,廣州就緊抓榮獲國家級商品市場優化升級試點城市的機遇,在政府引導、商會協調、市場創新下,不斷構建新模式、發掘新動能。”廣東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王先慶表示,以商品交易市場為例,目前已呈現了明顯的升級趨勢,如時尚化、數字化、內外貿一體化、品牌化、商旅文融合、會展融合等。
“但目前廣州專業市場整體依然客戶存量低位運行,以價格戰為主要策略的競爭手段可能進一步加劇。轉型升級行動普及下,各市場狀況逐漸趨同,用以構筑差異化競爭力的手段趨于有限。電商的高滲透率導致的用戶消費習慣改變,將持續壓縮線下市場空間。”廣州時代國際董事長宋偉洪在6月13日參加2024中國·廣州市場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時表示,以服裝專業市場為例,除了從業人員老化、行業試錯成本高外,市場經營開支巨大,變革成本高,缺乏長期金融支持。一家皮具市場負責人也私下向南都記者透露,目前該市場一直未開啟數字化改造,原因就是成本太高。
真金白銀支持
入選試點城市
有利于推動商貿流通體系建設
《通知》明確指出對入選城市的支持方向,如支持骨干市場設施升級、信息化改造;支持商貿流通領域物流標準化、智慧化改造;強化消費終端網絡網點建設;支持改造升級鄉鎮商貿中心、大中型超市、集貿市場;支持傳統批發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鼓勵骨干流通企業與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生活服務業跨界融合等。
“廣州能否真正成為國際商貿中心,在建設‘現代商貿流通體系’上還有哪不足?”王先慶認為,《通知》的發布指明了方向,以此為參照,廣州該增強的增強,該補短板的補短板。
“這是國家的利好政策,可望對廣州商貿流通體系及部分重點項目建設起到推進作用。”廣州市場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英認為,入選2024年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也進一步表明,廣州在商貿流通領域在全國范圍內有著重要作用。
張小英表示,入選試點后,中央財政將對廣州給予定額補助,而且中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不僅為企業投資降低成本,還會帶動社會資本投資,對于廣州加快商貿流通領域相關項目建設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有助于提升廣州商貿流通現代化水平,推動城鄉商貿流通融合發展。
南都記者注意到,6月10日起,廣州已啟動“2024年廣州市促進商務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商業網點建設專題申報”,重點支持專業市場數字化轉型、鼓勵大型零售商業項目建設,鼓勵引導類包括推進商業功能區(街)智慧化建設、支持專業市場改造提升、支持肉菜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等,最高支持金額達300萬元。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采寫:南都記者 伊曉霞 廖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