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時尚產業升級,是深圳時裝產業最被熱衷探討的一點。
中國深圳——這個被冠以科技創新之城名號的中國新核心城市深圳,在過去很多年默默孕育了大量中國老牌時裝企業。在對標舊金山灣區建設深港灣區的政策之下,時尚如何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并擁抱科技,聯動香港、澳門和廣州建立世界級時尚中心,深圳時裝周提供了一個參照物。
3 月 14 日,深圳時裝周 2019 秋冬系列開幕。時裝周設立 3 個會場,200 多個中外品牌和設計師呈現了 80 多場時裝秀。作為政府規劃的灣區時尚中心,深圳福田區的目標是成為“世界級灣區時尚中心”。擁有產業基礎的深圳,在時裝文化的孵化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而目前來看,從這里走出的將會是一批更為“商業化“的時裝品牌。
“深圳時裝周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商業與時尚的結合。“ DFO Showroom 聯合創始人兼觀潮網主編葉琪崢告訴 BoF 。“當地有如此多過億銷售額的品牌參與時裝周,設計師品牌也多是在大企業歷練過后出來創業。”
“深圳最大優勢是其產業優勢。這座城市的精神——‘務實’也體現在其時尚產業上。而深圳時裝周最大的特點:以非常務實的商業化品牌為主。”獨立時尚評論人、專欄作家冷蕓認為深圳時裝周的品牌陷入了“賣貨思維”而非“品牌思維”。
在此之前,“粵派”傳統時裝企業早已開始鉆研零售業態的轉型。
創辦于 1993 年的服裝品牌瑪絲菲爾(Marisfrolg)再次作為首秀嘉賓為深圳時裝周開幕,與以往不同,瑪絲菲爾并未主旨在伸展臺展示 2019 秋冬的新款服飾,而是推介了品牌旗下的兩個創新型平臺,即提供專屬購物體驗的平臺——試衣到家及原創設計師品牌集成平臺——Marisfrolg Design Collective,雙平臺以“實驗舞臺劇”的方式聯合首發。
試衣到家客戶可在線預約“家庭時尚助理”送衣上門,即可提供個性化的搭配服務。平臺不再單一售賣品牌專有服飾,而是聚集了眾多服裝品牌,并且涵蓋 2016 年成立的設計師集成平臺 MDC 旗下設計師品牌。Angel Chen、Shushu/Tong 等多個設計師品牌以及入圍 BoF China Prize 最終決選的 Pronounce 和 Xu Zhi 也囊括其中。
時裝周合作伙伴形象力文化創意工廠則在主會場裝置了兩面智能穿衣鏡。智能鏡存儲多位設計師作品,可一鍵拍照自動識別人臉和著裝,就個人性別和穿衣風格匹配最適合消費者的穿搭組合。廣東老牌服裝企業歌力思、2000 年建立的馬克華菲都已投入使用,裝置智能鏡的歌力思門店進店率更是大幅提升 300 %。形象力時尚科技創始人程成告訴 BoF ,智能鏡可運用在品牌線下門店,幫助品牌精準服務消費者,也可借助科技手段幫助消費者認知自有風格,解決購物積壓的問題。在一鍵拍照的簡單步驟下,智能鏡做到了數據傳輸、記存和分析。
在短期內,大灣區政策是否會為大灣區時尚產業帶來變革性影響,冷蕓認為是極其有限的:“時尚產業是個市場高度自由競爭的領域,它不像別的一些領域那樣輕易受政策影響。不過我認為間接的影響會有,主要是在教育與人才流動方面。”
無論瑪絲菲爾的新零售轉變還是形象力專注的智能試衣鏡領域,在科技手段的運作下,人力運用依然占領重要位置。如程成所說:“科技手段發展始終服務于人,我們更應該專注在人和個性化服務上。”
在原本廣東服裝產業具有的傳統優勢基礎上,在相關政策的引導與支持下,“人”便成為發展中的關鍵詞。冷蕓對此表示:“更多優秀人才愿意流向深圳對產業發展是很重要的。如果真的做到這點,再借助深圳原本就喜歡‘創新’的精神,那么深圳時尚依然有能力繼續保持其在女裝方面的領先優勢。”
每周要聞:
在傳統零售與新零售不斷整合的時代,產品為核心的零售業變得以人為本了,因此傳統零售的四大核心,產品(Product)、價格(Price)、地域(Place)、營銷(Promotion)的“4P時代”,在經歷了Connection(連接)、選擇(Choice)、便捷(Convenience)、對話(Conversation)的“4C時代”,目前進入了體驗(Experience)、交換(Exchange)、無處不在(Everyplace)、傳播(Evangelism)的“4E時代”,因此我們以“4E”的板塊分來,匯總每周的零售要聞。
Experience體驗:
美圖預計2019年中之前完全關閉智能手機及電商業務
3月20日,美圖公司公布2018年全年業績。2018年全年美圖營收27.9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的44.904億元,同比下降37.8%,也低于市場預估的34.7億元人民幣。2018年全年凈虧損12.5億元,調整后凈虧損為8.791億元人民幣。其中手機虧損的最多。美圖智能手機和電商業務分別虧損約人民幣5億及2億,預計將在2019年中之前完全關閉這兩個業務。2018年下半年,伴隨著部分業務的剝離,公司的員工數量減少了30%。除此之外,公司持續經營業務的凈虧損為10.433億,經調整凈虧損為人民幣8.791億元。在嘗試了智能硬件和電商業務后,美圖又回到了最初互聯網公司的定位。(消息來源:好奇心日報)
Tom Dixon在米蘭新開的家具展廳,未來也將是一家餐廳
作為米蘭設計周的常客,Tom Dixon在米蘭將擁有一個固定的展覽空間。“經過多年在米蘭舉辦為期5天的展覽”,Dixon說,“我們想看看在米蘭出現的不同方式。隨著這個城市現在如此活躍和吸引人,現在是考慮建立一個固定據點的最佳時機。”這家名為“The Manzoni”空間,既是展廳,也是餐廳。展廳位于曼佐尼街,靠近斯卡拉歌劇院。室內設計由Tom Dixon設計研究工作室完成。家具均來自Tom Dixon品牌,還包括將在米蘭設計周期間展出的三個全新產品系列:Fat,Spring和Opal。(消息來源:好奇心日報)
Exchange交換:
簽約12家品牌,Lazada欲成為普惠生態平臺
Lazada在新加坡舉辦“Lazmall品牌未來論壇”時宣布,將推出賦能普惠品牌商家,提升經營效率和服務體驗等新產品和新服務,幫助中小企業以及全球品牌在東南亞六大重點市場繼續成長。雅詩蘭黛、創維酷開、寶潔、小米、歐萊雅、飛利浦、雀巢等12家代表品牌與Lazmall當天宣布開啟戰略合作。作為在東南亞探索全球化的核心業務之一,阿里巴巴對Lazada核心資源、人才組織輸出等投入持續加大。截止目前,阿里巴巴集團對Lazada的投資額已達40億美元。(消息來源:億邦動力網)
Everyplace地點:
2019春季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閉幕:本土時尚產業將面臨巨大變革
2019春季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于3月14日落下帷幕。由于市場疲軟參觀人數由去年同期的11.3萬人下降至10.3萬人,但展商數量卻有所增長,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1365家展商和1453個品牌參加了本次展會,去年同期展商數量為1210家。主辦方表示,在全球經濟狀況不佳,零售業疲軟的大背景下,中國依舊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市場,2018年經濟增長超過6%,而在對時尚敏感度極高的 Z 世代、蓬勃發展的本土電商和創新科技的推動下,中國時尚產業正在進行一場極大的變革。(消息來源:華麗志)
小米推出MI Pay,正式進軍印度移動支付市場
據悉,小米最近正式推出向印度推出了自家的移動支付服務MI Pay,并且已經獲得了印度國家支付委員會的批準,小米在移動支付領域再下一城。如今在國內的移動支付市場中,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可以說是雙分天下。其他廠商盡管有但是市場份額并不多。因此許多廠商紛紛開始瞄準了海外市場。據稱小米早在2016年時在中國推出支付服務時,就已經開始在印度推出Mi Pay的測試版,如今測試版也終于是轉為了正式版。印度、東南亞地區已經是移動互聯網崛起的藍海市場。而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沿途地帶,國內很多企業在布局當地市場。(消息來源:億邦動力網)
Evangelism傳播:
循環式消費平臺Loop正試圖從根源上解決一次性包裝對環境的影響
在今年年初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上,創新廢品回收公司 TerraCycle 的創始人Tom Szaky正式向公眾介紹了循環式消費品購物平臺Loop。Loop與世界一流的消費品公司進行合作,在保證消費者不必為了可持續發展妥協、能夠使用同等高質量產品的基礎上,通過結實耐用、可多次使用的產品包裝減少人們日常生活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打造了全新的環保消費模式,從根源上減少了一次性包裝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結實耐用的包裝也使 Loop 的商品擁有了意想不到的優點。因為制作材料更好,所以商品外包裝也更有質感,使商品不僅能夠觸達注重環保的消費者,還能吸引注重產品外觀的消費者購買商品。(消息來源:華麗志)
茶飲新零售品牌紛紛看中千億咖啡市場
喜茶近日發文稱,喜茶咖啡將于明日正式上線,首批上線門店包括:深圳萬象城黑金店、廣州惠福東熱麥店、上海湖濱道熱麥店及北京君太百貨DP店四家門店。根據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zation數據顯示,2013年~2017年,以歐盟、美國、日本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咖啡消耗量緩慢增長或已停滯,而以瑞士、挪威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咖啡消耗量出現下滑;相反,中國咖啡的進口量自2000年以來呈現指數型增長,尤其是2015~2017年,咖啡年消耗量從7.1萬噸增至12.9萬噸,增加了82%。據分析顯示,目前中國咖啡市場正在爆發的前夜,中國市場還是一個不完全飽和,沒有進入高度競爭的市場,中國市場也很大,能夠容納各種不同層次的品牌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