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玄武巖如何織成五星紅旗?還能當“防火魔法衣”?獨家揭秘

發布時間:2024-07-23  閱讀數:19587

玄武巖如何織成五星紅旗?還能當“防火魔法衣”?獨家揭秘


今年5月3日,嫦娥六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由長征五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在53天的時間里,嫦娥六號成功著陸月背南極“艾特肯盆地”的預選著陸區,并實現世界首次月背采樣和起飛,并攜帶月壤于6月25日成功返回地球,往返超過76萬公里。

在這份成功的背后,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系列報道《月亮之上的科技“嫦娥”》,探索嫦娥探月背后的科技力量。今天我們一起關注首次在月球背面展示的五星紅旗。

“石頭版”五星紅旗 原料來自玄武巖


此次嫦娥六號在月背展示的國旗,對材質的要求非常特殊,它是用“石頭”做成的。

在河北蔚縣的一家采石場,這里正在采集的是一種叫玄武巖的石材。這里的玄武巖,是國內地層最古老、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玄武巖群之一。

圖片

蔚縣新源玄武巖礦業負責人 朱兆春:玄武巖具有韌度高、耐腐蝕性、耐酸堿性、耐高溫低溫等優異性能。

朱兆春對玄武巖的特性很了解,但他不知道的是,玄武巖所具備的這些特性,正是嫦娥六號月面國旗研制團隊一直在尋找的適合月球環境的材料。

圖片

嫦娥六號月面國旗研制團隊成員 武漢紡織大學教授 王運利:月球的環境下,它的高低溫是零下150℃和零上150℃這么高的溫差。因為月球沒有大氣保護,紫外線會直接照射到物體上。所以說,對于國旗,它提出了更加嚴苛的環境的要求。

除了特性能夠滿足月球環境之外,研制團隊在研究月壤成分的時候還發現,玄武巖也與月壤化學成分相近。

圖片

嫦娥六號月面國旗研制團隊成員 武漢紡織大學教授 曹根陽:我們通過公開研究月壤的文獻,發現月球上玄武巖的組分是很復雜的,有一二十種成分,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硅。我們就去匹配,對石頭進行了分析,發現它的數據和月壤的成分非常接近。最終,我們選擇了河北蔚縣的玄武巖礦。

就這樣,河北蔚縣的玄武巖被選為制造嫦娥六號國旗的原材料。這些在地球存在了億萬年的石頭,踏上了奔月之路。

千錘百煉 石頭變成超輕超薄布料

此次嫦娥六號選擇“石頭版”國旗進行月背展示,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把玄武巖制造國旗作為月面原位制造的一種探索。未來建造月球基地需要就地取材,把月球上的玄武巖做成片狀或者管狀建材,用于月面建造,這樣比在地球上取材大大節省了成本。

原料確定后,如何把石頭變成布料,并精準控制重量,成了研制團隊急需攻克的難題。

嫦娥六號月面國旗和嫦娥五號上的國旗規格一樣,大小也是300mm×200mm,與一張A4紙差不多大。不過,玄武巖纖維的密度超出嫦娥五號國旗原料密度近一倍,這就會導致“石頭版”國旗會更重。由于要用到航天器上,月面國旗的重量要求極為苛刻,需要在同樣的尺寸大小下,保持一樣的重量。研制人員推算出,這需要把玄武巖纖維做到每1000米重8.8克的密度才不會超重,但這么細的玄武巖纖維要怎么生產出來呢?

圖片

曹根陽告訴記者,當時工藝控制、爐子溫度、噴絲板狀態等等都在不斷地調試,但是無論怎么做,10克每千米的密度指標都成了制作玄武巖纖維難以跨越的鴻溝。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在一次生產過程中發現,對噴絲板內腔結構進行梯形優化,再配合爐內分布式精準控溫,可以解決玄武巖纖維特性不足的問題。

圖片

最終,研制團隊成功實現了超細玄武巖纖維的穩定量產,他們做出來的嫦娥六號國旗的重量只有11.3克,比嫦娥五號國旗還要輕0.5克。

四年攻關 月背完美呈現“中國紅”

超細玄武巖纖維制造出來了,下一個挑戰接踵而至。“如何給石頭制造出來的纖維上色”成為擺在研制團隊面前的又一難題。

由石頭拉出的細絲和布料不同,表面特別光滑,顏料不能牢固地附著在旗面上。旗子做好了,顏色又上不去了,科研團隊只能反復嘗試,來找到解決的辦法。

最后,研制團隊結合嫦娥五號的經驗,利用織物表面的芳綸短纖毛羽,使顏料中的黏合劑與其形成類似“鉚釘”錨定的效果,有效提升涂料界面結合牢度與國旗圖案的色彩飽滿度,保障了國旗的月面展示效果。

圖片

科研人員告訴記者,從一根絲到一面旗,中間的工序少說也有四五十步。相較于嫦娥五號國旗研制的8年攻關,嫦娥六號國旗的科研攻關時間格外緊張,團隊成員們幾乎沒有休息日,這些都是為了確保這面國旗能夠經受住“千錘百煉”。

嫦娥六號月面國旗研制團隊成員 武漢紡織大學博士 盛丹:力學實驗就有4個,環境實驗里面是有三步,包括前期測試之類的,至少在50步。最后是拿一面旗子,從頭到尾經歷了一次完整的實驗,包括最后的展開。后來看到國旗機構展開的時候,看到機構展開的時候,伸出小手,覺得特別可愛、自豪。

圖片

月面國旗研制團隊歷時近4年,攻克了玄武巖超細纖維紡紗、織造及色彩構建等諸多國際難題,首次研制出無溫控保護、獨立動態展示的“石頭版”高品質織物國旗,實現了我國首次在月球背面獨立動態展示國旗。又一次在月球打上“中國標識”!

前景可期 航天科技織就“防火魔法衣”

在“石頭版”國旗研制的同時,月面國旗團隊開啟了將玄武巖纖維拓展到對耐熱、阻燃等領域的應用研究。這些研究成果也讓玄武巖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眼前閃爍著金褐色光澤的天然纖維,就是由堅硬的玄武巖拉絲而成。生產車間里,大批的玄武巖碎石被投進高爐,1500℃的高溫下,巖石被熔化為液體,再通過轉軸拉成肉眼幾乎無法看到的細絲。而這一股纖維中,總共包含400根500微米的單絲。用手觸摸一縷玄武巖纖維的單絲,其質感像頭發絲一樣,絲滑又極具韌性,由它們制成的衣服就是具有防火功能的“魔法衣”了。

圖片

玄武巖纖維結合紡織工藝制成的布料,除了作為消防衣在特殊場景進行使用以外,未來還可以制成防火窗簾、防火床墊等家用物品。同時,在道路建設、復合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玄武巖纖維都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圖片

湖北匯爾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敏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可以用作剎車片,可以用做電池模組的防火布;在航天軍工領域,我們用作航天發射場攔截網。

來源:央視網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