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2024年度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名單,海陽市毛衫產業集群入選!
海陽毛衫已成為山東省對外宣傳推介的重要窗口
它經歷過怎樣的“逆襲”?
對我省打造六大極致單品基地有何借鑒意義?
一臺織襪機織就江北最大毛衫基地
棒針相觸,編織希望,海陽作為全國三大毛衫生產基地之一,毛衫產業走過了幾十年的發展路程。
迎著上世紀70年代的晨曦,一位叫王旭坤的老人背著一臺織襪機從濟南鏗鏘走來,在鳳城窯上村播下一顆火種,從此,誕生了一個毛衫產業集群,奠基了一個中國毛衫名城。
家家機織聲,戶戶忙手鉤。沐浴著80年代家庭聯產承包政策雨露,蓄勢已久的海陽人爭先恐后做起了毛衫,一大批毛衫企業如雨后春筍拔“尖”而起,海陽毛衫如朝陽日出,若大海澎湃,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時光進入千禧年,中國正式加入WTO。諸多只會喊一句“哈嘍”的海陽毛衫人,毅然決然拖起裝滿毛衫樣品的拉桿箱,乘機前往國外參加各類毛衫展會,海陽毛衫產業由此從內銷轉向外銷。海陽毛衫開始漂洋過海,海陽毛衫產業集群開始舉世聞名。
自2007年以來,海陽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13個與毛衫產業有關的扶持政策,每年安排3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鼓勵和扶持產業發展。2021年,海陽出臺了《海陽針織毛衫產業高質量發展補充意見》,對企業購置全成型電腦橫機最高給予20%的補貼,海陽全成型電腦橫機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超過了1000臺,培育出海陽毛衫新的競爭優勢。
從中國江北最大的毛衫加工基地到中國一線成衣毛衫智造基地,“大”到“智”的變化,標志著海陽毛衫企業轉型升級的成功,真正實現了由OEM(貼牌代工)到ODM(原創品牌)的華麗蛻變。
揚長補短對癥下藥打響海陽毛衫品牌
作為全國三大毛衫生產基地之一、中國江北最大的毛衫產業供應鏈基地,海陽毛衫產業走過了近60年的發展歷程。
最新數據顯示:海陽市現有毛衫企業45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7家,為針織毛衫企業配套加工的個體工商戶5000余家,從業人員近12萬人,年加工毛衫4.5億件,總產值180億元以上,先后被授予“中國毛衫名城”“最具品牌價值產業集群”“中國一線成衣毛衫智造基地”等稱號。
從中國江北最大的毛衫加工基地到中國一線成衣毛衫智造基地,從“大”到“智”的變化,標志著海陽毛衫企業轉型升級的成功,真正實現了由OEM(貼牌代工)到ODM(原創品牌)的華麗蛻變。
傳統針織毛衫產業如何在發展的新浪潮下向新突破?海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梁景俊告訴記者,海陽市著力塑優培強“海陽毛衫”品牌,指導產業邁入高質量發展軌道。特別是面對全球市場發生的深刻變化,海陽市堅持與時俱進,指導企業實施品牌戰略,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快形成三級發展梯隊,為海陽市針織毛衫行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推動海陽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一線成衣設備聚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