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形有波動”中,看福建工業“新”與“質”

發布時間:2024-08-09  閱讀數:22265

“形有波動”中,看福建工業“新”與“質”


圖片

8月1日,技術工人在銳捷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全新數字化智能工廠生產線上生產網絡通信設備。魏培全 攝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在福建,新產業、新動能發展迅速,催生出更多新的增長點。看基本面,上半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8.7%,增速居全國第五;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1%,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8.5%。

當前,全球經濟增長動能偏弱、國內有效需求不足、企業經營壓力較大,經濟形勢雖“形有波動”,但“勢仍向好”。不同于以往單純追求規模擴張的工業化,推進新型工業化,穩住“壓艙石”,是福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

“新質”與“高質”

AI加持之下,既有產業“從有到優”的蛻變正屢屢發生。

“一根絲”中可見真章。全球領先的AI花邊機紡織面料檢測系統在福建誕生。在現代化的紡織工廠內,東龍針紡車間“請”來了“AI質檢師”:形似一架攝影機,在運轉的經編機上來回穿梭,實現瑕疵識別準確率95%以上。

這得益于移動、華為等聯合攻關,解決了全省紡織企業的痛點問題。2023年下半年起,福建開展“千員萬企”數字化診斷行動,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至今診斷服務企業近3000家,新增培育數字化服務商超100家。

“一張屏”里見萬千世界。6月,全球知名科技研究機構Omdia發布最新《LED單元板產品出貨分析——中國》報告,強力巨彩斬獲出貨面積及市占率雙料第一。

雙料第一的秘訣,從其現代化智能制造車間里可見端倪:在新增的110米的小間距產線上,最新的SMT智能貼裝設備按序排開,從原料投入到成品產出,幾十道工序,一站式搞定。“目前,產線的長度、精度、效率都位于行業前列。”強力巨彩制造事業群總經理周輝說。

發展總是在直面問題中展開、在解決問題中推進的。從企業自身經濟發展的縱坐標上來看,更多的“東龍針紡”“強力巨彩”正著眼于長期發展之“勢”,提升創新能力,以求轉型之“效”、爭發展之“質”。

再從全省經濟發展的橫坐標上分析。福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傳統產業推動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優化升級,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則積極搶占科技制高點,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數據之下,一幅工業4.0圖景躍然眼前:半年來,福建加快推進企業技術改造,組織實施省重點技改項目1541項,總投資3810億元。目前,廈門、泉州列入2024年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試點城市。

賽道之上,新興產業全力奔跑:電動船舶產業已具備多類型電動船舶自主研發設計及建造能力,“光儲充檢換”規范化運行,投資建設8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制造生產線。

在追“新”逐“高”中,福建厚植“硬家底”:隨著“智賦百景”行動實施,已有兩批64個省級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得以發布。福建還建成125P的“福建大數據算力平臺”,啟動福州新區2000P智算中心項目,完成26平方公里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智慧化改造等。

福建在波折中展現出了韌性與抗風險能力。一組數據值得關注:全省38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2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列入統計的451種工業產品中,274種產品產量實現增長。

兩條增長線的背后,是福建從重在“求量”“求速”轉向重在“求質”“求效”的結果。

“鏈條”與“動能”

越是形勢復雜,越要找準自己的優勢,保持恒心與定力。

安溪藤鐵工藝龍頭企業福建省恒發家居飾品有限公司展廳內8萬多件風格迥異的藤鐵工藝品,常吸引游客駐足。“每年上新約3000件原創產品,并持續淘汰舊產品。上半年訂單金額約518萬美元,同比增長23.91%。”恒發家居創辦者黃慶發說。

在安溪,藤鐵工藝撬動了280多億元的產業。生產所需的線材、管材、鐵板、鐵藝配件,以及后期使用的油漆等,都能在當地采購。從安溪出發,各式各樣的藤鐵工藝品、家居產品和飾品銷往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幾年,出口量約占全國同類產品交易額的三分之一。

把一片葉、一根竹、一張紙、一雙鞋、一塊玻璃、一組電池等做到極致,福建注重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聚“鏈”成“群”,不斷增強產業發展的創新力、競爭力和生命力。

繼2023年9月福建發布全國首份縣域重點產業鏈白皮書后,不久前,《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縣域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出臺,提升縣域重點產業鏈實力、集聚水平、創新能力。

“路線圖”串珠成鏈,支持各縣(市、區)發展1~2條重點產業鏈,產業基礎優勢明顯的發展3~4條重點產業鏈。如,打造現代紡織服裝產業鏈、做強集成電路產業鏈、培育建材產業鏈、支持鋰電新能源產業鏈等。

工業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時間培育,傳統的靠基礎,新興的靠搶機遇,能形成集群的更需要定力。

驅車行駛在晉江市聯華大道,途經芯智造產業園及晉華集成電路、渠梁電子等企業,不遠處,晉江集成電路科學園芯華里項目正火熱建設中。

用7年的時間,晉江實現50多個集成電路產業鏈項目落戶,總投資超1000億元。

除了“中國拉鏈之都”“世界夾克之都”等稱號,晉江還朝著“集成電路產業2025年達千億規模”的目標前進。“目前,晉江集成電路產業已形成了覆蓋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測—裝備材料—服務配套—終端應用全產業鏈的產業生態。”福建晉江半導體園區管委會招商經理黃小琴說。

晉江之變,亦折射出福建產業集群之變。

變“單極”為“多元”,擴“縣”到“域”,激發了工業轉型跨越裂變。福建一路逆勢而上,勾勒出發展的“上行線”:僅上半年,福建營收超千億元集群就達7個。

“含綠量”與“含金量”

從低級到高級,從“單槍匹馬”到規模效應、集聚效應、協同效應,福建向“新”求“質”,綠色漸成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以工業排放源之一——鋼鐵產業為例,我國鋼鐵業低碳轉型時間緊、任務重,目前還面臨全國碳市場擴圍、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等新情況新挑戰。

行業企業該如何積極應對?以三寶集團等為代表,福建企業摸索出更多答案。

走進漳州市三寶集團的廠區內,樹木蔥蘢,綠草如茵,“花園式”煉鋼廠顛覆了大眾的刻板印象:看不見煙塵,聽不見噪聲,聞不到異味。廠區里的全自動生產線上,流淌著超1300攝氏度高溫的鐵水,加熱爐吐出的熱坯,經過粗軋、精軋等多重軋制,最終經自動卷取機卷取成超薄卷板。

在“一加一減”中,三寶集團逐“綠”前行。

“加”的是效益。“1780mm耐腐蝕熱軋特殊鋼卷板生產線自去年底投產以來,產品供不應求。”三寶集團副總經理吳長錫說,“1780mm”的出現,填補了省內高效短流程特殊鋼寬厚卷板生產線的空白,適配于包括新能源汽車組件、變壓器核心組件等。

“減”的是能耗。將部分長流程產能置換為短流程產能,平均噸鋼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低于長流程鋼廠的平均水平,集團全廢鋼冶煉條件下的噸鋼電耗比傳統電爐節能15%~20%;集團還計劃在3年內建設分布式500兆瓦太陽能發電和光伏儲能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帶來發電量5.6億千瓦時,所發電能用于全智能康斯迪電爐綠色煉鋼。

以發展的“含綠量”提升產業的“含金量”,在福建,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

6月,青拓集團再傳喜訊:在多次連澆試驗和工藝優化后,福建青拓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精煉部實現高端特材生產線常態化生產,爐數連續性和產品質量獲得“雙提升”。

在青拓集團發展過程中,類似的綠色工藝創新貫穿于每個生產環節。如,通過采用余熱發電、立式還原爐煤氣綜合利用等節能設施,實現能量回收、節約燃料和用電;采用皮帶通廊運輸原輔料礦,解決紅土鎳礦汽車運輸過程中跑冒滴漏問題等。

縱觀全省,這半年,福建陸續出臺鋼鐵、有色、建材、石化行業碳達峰方案,嚴格落實粗鋼產量調控和水泥常態化錯峰生產等工作,推動印染產業轉型升級,督促鋼鐵、水泥企業加快超低排放改造。

提升“含綠量”,仍要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多組數據正印證著福建建設創新省份的決心和信心:半年來,福建成立了省新型顯示制造業創新中心,新增省企業技術中心11家,促進近100個項目成功對接,前四批領軍團隊中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企業69家、上市企業6家、上市后備企業37家。(記者 林霞)

來源:福建日報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