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榮豫羽絨有限責任公司年精洗精提4000噸羽絨及50萬件(套)羽絨制品加工項目近日在河南省濮陽市臺前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開工。該項目概算總投資3億元,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8億元。
數據顯示,濮陽市有羽絨及服飾加工企業近百家,其中規模以上羽毛(絨)加工企業27家,主要分布在臺前縣,從事羽絨行業人員3萬余人,年深加工羽絨原料及羽毛、羽絨銷售量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臺前縣是全國最大的羽絨加工集散地之一,被稱為“中國羽絨之鄉”,其羽絨及服飾產業已形成集鴨鵝孵化、養殖,羽毛加工銷售,羽絨水洗、分揀,羽絨服裝、寢具等系列制品深加工于一體的產業體系,培育了隆港羽絨、鵬達羽絨、眾鑫羽絨等骨干企業,引進了柳橋羽絨、新塘羽絨、彩奧羽絨等行業龍頭企業,羽毛工藝品遠銷德國、法國、英國、韓國以及中東等40余個國家和地區。
2023年以來,濮陽市紡織服裝產業鏈推進專班按照《濮陽市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培育重點產業鏈工作推進方案(2023—2025年)》,多次到清豐縣、范縣、臺前縣實地調研,對濮陽市紡織服裝產業鏈開展全面摸底調查,找準產業鏈在全國、全省產業鏈中的位置、水平,厘清長板短板,明確發展方向,建立紡織服裝產業“四圖譜六清單”(羽絨制品產業鏈圖譜、技術圖譜、人才圖譜、裝備圖譜,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園區、重點短板、重點創新平臺、重點事項推進清單),并以此為牽引,起草《濮陽市培育壯大紡織服裝產業鏈行動方案(2023—2025年)》,聚焦關鍵環節,壓實各方職責,扎實推進重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重點項目進展順利。范縣新區服裝加工產業園引育隆港羽絨、黑螞蟻服飾、榮馳服飾等服裝制造企業,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吸納1.2萬名產業工人,年產值超20億元;臺前縣羽絨及服裝加工產業園已入駐企業5家、產業平臺3家,并持續加大建設和招商力度;清豐縣新紡科技二期項目已達產,海融紡織產業園、唐盛紡織建設進展順利。
特色品牌持續擦亮。積極推進臺前縣與保利·中國絲綢服裝文化集團合作,全面推進合作事項開展;推進臺前智能工廠建設,目前已完成項目選址;加快解決羽絨及制品“有品質、無品牌”問題,全力推動“白天鵝”羽絨品牌商標、“臺前羽絨”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工作。
自主創新不斷加強。支持臺前加快推進國家級羽絨質檢中心建設,提升產品質量水平,促進科技創新,加強人才培養,強化標準化建設,促進產業發展,爭取羽絨質量標準、質量檢測的話語權。支持企業開展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幫助企業解難題、拓市場。新紡科技獲得河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河南省工程技術中心、河南省綠色工廠等榮譽稱號,與省內高校建立全面的產學研合作,保證產品開發、技術和質量在同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濮陽市規上紡織服裝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6.91億元,同比增長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