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工信局獲悉,今年上半年,泉州市九大千億產業集群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呈現“7正2負”,其中紡織服裝同比增長8.2%,鞋業同比增長18.7%。記者走訪企業發現,作為支柱產業,泉州市紡織鞋服產業增長的背后源自日積月累的產品創新、綠色低碳升級、信息化數字化轉型等注入“動能”,驅動產業航船劈波斬浪、揚帆遠行。
企業數字化車間
上半年兩位數增長
功能性產品獲青睞
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在國內消費信心逐步趨穩和促消費政策支撐下,疊加系列體育賽事和戶外運動帶動,內需市場平穩增長,出口延續恢復態勢。
今年上半年,向興(中國)集團有限公司營收同比增長約20%。“我們的產品出口和內銷為二八開。今年三四月份出口訂單增加幅度大,內銷保持平穩。與迪卡儂、安踏、李寧等頭部客戶保持著穩定的合作關系。”該企業總裁黃再興分析,隨著全民健身人群的增加,尤其是戶外運動,功能性面料需求快速增長,成為企業重要的增長點。“比如,沖鋒衣面料同比增長了百分之四五十,防曬衣同比增長百分之三十。”
黃再興說,產品創新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生命線,這些年企業每年在創新研發上投入上千萬元。企業展廳內,記者看到三塊布料正在做透氣性測試。其中一個圓柱形容器內綿密的氣泡在水中快速升騰,中間一個圓柱形容器內僅可見若干個氣泡緩慢擠出、上浮。“那塊氣泡很多的面料是我們最新開發的一款沖鋒衣面料。”黃再興介紹,這些年,沖鋒衣廣受喜愛戶外運動的消費者青睞。“沖鋒衣要做到既防水又透氣,面料中的透氣膜是秘密武器之一。之前,透氣膜我們是向韓國公司購買。為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去年我們與中科院合作,應用他們最新研發的國產納米膜來進行貼合,開發出了新型高防水透氣沖鋒衣面料,前段時間這款產品進入量產階段。”
8月12日,三六一度(中國)有限公司發布年中業績報告。今年上半年,361°營收51.41億元,同比增長19.2%,處于行業增速領先地位。同時,產品和渠道協同發力,今年電商“618”成績位列國產品牌第三。“市場競爭之下,產品創新是源動力。”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公司圍繞跑步、籃球、綜訓和運動潮流等核心品類拓展產品矩陣,滿足用戶對健康、運動的多重需求,持續強化消費體驗。”
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品牌力也是企業穩步前行的重要動力。秉持“專業運動驅動品牌,運動潮流驅動生意”的品牌策略,集團深耕籃球、跑步、綜訓等核心運動品類,以科技賦能產品創新,打造兼顧美學與科技創新的產品。公司為尼古拉·約基奇、阿隆·戈登、斯賓瑟·丁威迪、李子成等運動員提供專業運動裝備。此外,“積極把握新興消費趨勢,持續探索IP營銷新玩法,與三體、百事、高達、無聊猿等時下熱門IP的聯名合作,獲得了業界及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循序漸進數字化
走綠色低碳循環之路
在361°數字化生產車間,智能吊掛軌道四通八達,各類衣服的裁片在數字化指引下,“搭乘”吊掛系統實現各環節流轉的自動化。通過5G專網建設,完成工業平板、PDA等設備上線,實現拉布、裁床、吊掛、縫紉產線投料、質檢的無紙化操作,實現工序指引及操作登記。借力MES系統與公司ERP系統連接,有效融通和銜接各類信息化系統,形成基于工廠級、車間級、產線級的生產大看板,服務工廠產、供、銷一體化協同。
“通過將開發打樣中心、工藝中心、倉儲中心、裁剪中心等整合至服務數字化生產管理平臺,可實時掌握所有產品生產和加工進度信息、設備信息、質量信息,為企業精益生產提供數據依據。”361°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在服裝制造業,集團IT中心聯合工廠端,率先運用5G專網實現了數字化生產。“今年3月,新的5G數智化轉型項目簽訂,針對鞋業生產場景推動數字化升級,持續推動產業向智能制造方向升級改造。”
“數字化是持續推進的過程。”黃再興透露,2020年左右公司開啟了數字化建設的腳步,通過將生產車間所有設備進行聯網,打通了設備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了設備狀況、產品品質、生產進度等全流程可追溯。“借力數字化,更好地管控設備能耗,推動節能降耗,實現綠色發展是我們的重要方向之一。”
響應“雙碳”戰略,走綠色低碳循環之路。“印染具有高耗能、高耗水等特征,超臨界二氧化碳染色工藝能改變這一現狀,我們正考察并準備引進這一新設備。”黃再興透露,設備通過壓縮二氧化碳實現液化,用于面料印染,由此替代了水的應用。“而且這個二氧化碳還能夠循環反復利用,剩余染料也能夠回收利用,既降低了能耗,也減少了污染。”
來源:泉州晚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