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加拿大鵝的6家店,給了我們一個關于“慢發展”的啟示

發布時間:2019-04-12  閱讀數:10533

4月9日,加拿大鵝集團宣布:2019年秋冬將增開6家店鋪,公司正在積極進行門店擴張,2018財年就開了5家新直營店,全球門店數達到了11家,包括香港IFC精品店和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旗艦店。

中國服裝圈·1679

4月9日,加拿大鵝集團宣布:2019年秋冬將增開6家店鋪,公司正在積極進行門店擴張,2018財年就開了5家新直營店,全球門店數達到了11家,包括香港IFC精品店和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旗艦店。


新增6家就算積極擴張?


什么?2019年新增6家店就算是積極的門店擴張?這和我們了解的,什么品牌一天一家店的速度來說簡直弱爆了,怎么能算是積極擴張呢,只能說慢!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理解,是因為加拿大鵝的產能問題。據說目前加拿大鵝都是本國生產,在加拿大設有6個外套生產工廠,2017年其外套的自產比例是30%,其余的還是在其本國外包。


就是如今的這個產能規模,支撐著加拿大鵝一年約30多億人民的規模。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2018財年,加拿大鵝營業收入約為4.45億美元,同比增長46.4%。另預計2019財年應該在6億美金左右,真的坪效第一啊!


探索邊界但不要打破邊界


其實加拿大鵝速度并不慢,TA正在建立新生產線、增加員工數量等措施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銷售同比增長46.4%的速度來說,很快了!但我相信,以現在的全球視野來看,加拿大鵝也完全可以將產能提升10倍不止,很多人也同樣認為,其銷售額增速到100%也是可以的,畢竟從10家店開到50家店很簡單,畢竟現在看是供不應求的。


但為什么加拿大鵝沒有這樣去做,猜測很大原因之一是加拿大鵝的“把控力”。面對一支武裝部分,不是將其殲滅,而是打殘,將其控制在其可控范圍內,最穩妥。提升產能確實可以提升銷售量,但同樣伴有很大的風險,那就是可能會造成產能過剩,一旦供需平衡被打破,這個品牌就離衰落不遠了。


但這個道理有很多品牌不懂,甚至很多品牌也很難真正搞懂市場。沒有邊界意識,只有悶頭開店,很多庫存高企就是這么來的。


如果以我這種開服裝店的角度來說,如今的環境下,老板就不要關心店內貨品是款多量少還是單款深度夠不夠的問題了,不斷增加店內的貨品數量或者SKU數只能造成過剩,產出的效率極低。調查清楚城市消費規模多大,銷量的邊界在哪后,提升門店在當地消費者心中的地位比追求銷售高低要長久的多。


所以加拿大鵝是再試探規模的邊界,并且小心翼翼,堅決不會打破供求關系,加拿大鵝認為只有這樣,品牌才能走的長。試問目前我們本土的品牌當中,有誰是這樣做的,如果有歡迎加我個人微信F15589958578,讓我們詳細了解一下。



2019年的供求平衡


供求關系鏈接的是市場經濟,《中國經濟2019》這本書中講到一個國家,就是目前的美國,“國外生產,國內消費”現象在美國是常態,很多短視頻節目也在美國調查,哪些東西是made in China,結果80%以上都是來自中國。所以造成了美國的產業空心化,這就導致了美國的貿易戰。


這不就是我們經常提起的中國制造嗎?看來我們的制造不是一點好處沒有的,這直接能影響了國際社會的經濟啊。而且中國制造不僅有供得起全球品牌的產能,也具備滿足國內品牌生產需求的能力,品牌不用擔心產能。


從這個角度看H&M不賣庫存,而是在5年時間里燒掉了近60噸庫存,就不難理解了,為了消化庫存而損失原本需求市場的策略,H&M覺得非常不劃算。所以后顧之憂已解決,那供求平衡就是品牌未來發展的重要落腳點。


到底誰在決定價格


我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加拿大鵝賣給你的是一種叫“富裕歸屬感”嗎》,其實我們不能單純去理解為,加拿大鵝賣的是富裕感、賣的是面子,而中國人又特別愛面子。其實全球人民都愛面子,英國的學校不就明令禁止學生穿著加拿大鵝進校門嘛,攀比心走到哪里都一樣。


要說價格方面,加拿大鵝便宜嗎?相比其他羽絨服,也許差不多的性能加拿大鵝就要貴出幾倍!那要說加拿大鵝貴嗎?我們看到的卻是這么多有錢人愿意排隊購買一件衣服,僅僅是一件衣服而已。


這是為什么,到底是誰再決定價格,是這件衣服的成本嗎?顯然不是。同樣定價的品牌,毛利70%依然可以保持增長,毛利30%的卻依然業績下滑。那是其他品牌已經標出的吊牌價嗎?如果是,那全世界就只能有一個價格的品牌了!


其實在消費者心中,加拿大鵝的價值已經遠大于價格了,所以他根本沒有價格。所以,從這一點看,品牌要長久發展,占領消費者的心理地位比制造一件產品要重要,但兩者又不能分開。所以決定價格的因素,最終還是消費者自身。



但依然有很多品牌依然認為自身產品的價格就是消費者心中的定位。其實品牌要提升其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不是價格,也不是什么開店千家、萬家。就像英國的一項研究報告稱,除了房子和車之外,冬季的衣服正在成為人們身份地位的第三象征。


乍一看挺搞笑的,穿件衣服就有地位了?但細想,現在還真是那么回事,畢竟都是給人看的,說不定服裝以后還會超越房子、車子,成為第一標配呢。服裝如果不是因為在消費者的心里地位高,你的品牌憑什么賣的好!消費者正在重視冬季服裝,因為他可以代表身份,但也要思考一個問題,難道只有貴的衣服才能象征身份嗎?


要知道除了相對高價的消費階層,還有很多階層。區分的維度有很多,比如地域、年齡、性別等,每個階層都有消費者對身份的認知高度,有的人覺得加拿大鵝是身份的象征,同樣有的人認為一件太平鳥就是身份的象征。這個不關乎成本和價格,而是消費者的內心。


所以,有的時候打破邊界不是一件好事,重在平衡。全球視野要有,區域經濟也要搞明白。價格從不是成本決定的,而是人的心理,不僅要滿足消費者的地位需求,更要做好你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


當風暴來臨,把自己放置在風暴的最中心點,再大的風都只會圍繞著你轉。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