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看趨勢,找問題,抓典型:中紡聯2019春季調研匯報交流會召開

發布時間:2019-04-16  閱讀數:10460

4月16日下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2019春季調研匯報交流會在京召開。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紡織行業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更好地把握紡織行業發展走勢、問題和預期,科學務實地引導2019年行業服務工作,中紡聯于2月下旬至3月中旬展開春季調研,由中紡聯領導帶隊,分10組到全國各地進行調研走訪。




4月16下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2019春季調研匯報交流會在京召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會長孫瑞哲,副會長楊紀朝、夏令敏,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秘書長陳偉康,紀委書記王久新,副會長徐迎新、陳大鵬、李陵申、端小平、楊兆華等領導及各相關專業協會負責人出席本次會議。


浙江組

帶隊領導:孫瑞哲

匯報人:閆博



調研組分兩個階段走訪了13家企業,召開三次座談會,對寧波、臺州、溫州三地的紡織企業進入深入調研。

寧波紡織產業體現集約化、精益化、平臺化、特色化發展,在中國紡織工業中地位不斷鞏固,已經具備了率先建立世界級先進紡織工業和產生世界級先進紡織企業的條件,同時也存在行業定位和社會形象、企業用工成本、公平競爭等問題,調研組提出要打造寧波名片、提高企業綜合實力、提升行業涵養能力、充分激發市場活力等四方面建議。

臺州是縫制設備的重要生產基地,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深厚的文化積淀、巨大的智造優勢,培育了三德紡織、蕓芝繡衣、杰克股份等代表企業,對臺州存在的政策、配套、人才、集約等問題,調研組提出,要支持優勢企業、完善產業配套、發展智能制造、發掘文化資源等建議。

溫州紡織服裝區域產業集中度較高,森馬、報喜鳥兩家企業約占60%的產值,呈現智能轉型、時尚定制、品牌建設、社會責任的發展方向,但仍存在品牌需提升、人才尚短缺、平臺有制約等弱項,調研組針對相關問題給出了切實有效的建議。



福建、吉林組

帶隊領導:楊紀朝

匯報人:李紅


調研組走訪了長樂、福州、泉州、遼源等地。共召開了3場座談會,并且實地考察了福建祥錦實業、宏港紡織、福州睿能科技、勁派經編、佶龍機械、安踏、海天新材料、港溢染整、海興凱晟、杰牌印染、德姆數字印刷、德盟歐紡機等13家企業,覆蓋了原料、紡機、織造、染整、品牌等多個品類。

行業發展特點:行業運行基本平穩、積極探索尋找發展新模式、政府支持促進產業發展、黨建工作成效顯著。行業存在問題:原材料問題、人力和人才問題、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弱,產品同質化嚴重、融資困難、智能化和信息化有待進一步提高、信息不暢。

措施與建議:構建公共研發服務平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出臺相應的人才引進政策,吸引優秀人才入駐加強行業兩化融合建設。分析行業需求,整合咨詢、設備及軟硬件、系統集成、大數據等服務資源,逐步推進智能化工作,樹立樣板,探索研制行業系統解決方案加強特色產業集群的專題服務。根據產業集群的發展特色,結合當地機構,開展專題會議和活動

調研產業集群及企業對中紡聯提出了相關需求建議,希望協助企業與相關院校建立聯系,在不同層面院校推廣專業技能培訓;幫助與內地用工輸出省份建立聯系,簽訂用工輸出的長期合作協議在人才、技術、資源方面進行指導和幫助在地方科研機構建立方面給與幫助和支持。




四川、江西組

帶隊領導:夏令敏

匯報人:郭宏鈞


調研組分兩個階段對四川、江西兩省進行調研。實地走訪了4個地市12個縣區的紡織服裝園區、企業、職業院校、公共服務平臺等。

在四川,成都市對成都時尚產業、彭州家紡服裝產業高度重視,提出了“高位切入”的發展思路。宜賓市出臺了《宜賓市千億紡織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屏山浙川紡織產業扶貧協作示范園由浙、川兩省共同打造。南溪縣則是把廣東佛山、汕頭作為重點招商引資目標區域,主打川商返鄉投資。南充市絲綢紡織特色明顯。

紡織服裝產業是江西贛州市重要的傳統產業,也是全市主攻工業,是未來三年重點打造的千億產業集群。在贛州引進的企業中,品牌企業落戶多,產業發展扎實,政府對產業發展高度重視,政策力度大,平臺支撐強,通過調研發現企業家普遍信心很強。

兩省紡織行業呈現出以下特點:政府重視,政策和平臺支撐,重視人才培養和引進,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也是高起點的發展,龍頭企業帶動,東西協作、產業扶貧效果明顯。反映的主要問題體現為:配套不夠完善;社保問題;企業招工難;大企業少;中高型人才還需引進。

調研組表示,中紡聯將進一步幫助企業獲得產業政策支持;開展相關產業研究、政策研究;加強行業交流;支持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借助行業資源,做好產業對接。




江蘇組

帶隊領導:徐迎新

匯報人:林英華


調研組在調研的同時從需求端和供給端兩個層面進行了相關分析。從需求端來看,內外需總體保持穩定且升級特征明顯。從供給端看,企業生產開局平穩,企業產能升級態勢明顯,全產業鏈發展、產品品種豐富、產品品質不斷提高。調研中企業反映的共性問題及訴求呈現“兩難三大”現狀:用工難、融資難、市場壓力大、環保壓力大、海外投資風險大。

調研組在調研過程中發現的積極因素及幾點思考:借助“一帶一路”,機會與風險共存;創新整合紡織產業鏈,提升紡織行業競爭力;加大智能化應用,推進物聯網工廠改造;大力推進產品和模式創新,提升市場競爭力;減稅降低企業負擔,定價權強的企業更為受益。




遼寧組

帶隊領導:陳大鵬

匯報人:劉彥威


調研組走訪了大連、丹東、沈陽三市,先后參觀了4家企業、2個交易市場,召開3場座談會,覆蓋13個市的8個產業集群、40余家企業。

遼寧紡織服裝行業發展基礎良好,呈現出一線獨大、一業獨大、產業用紡織品和出口交易值兩個占比較高的特點,大連、丹東、沈陽三市2018年產業運行比較平穩,工業產值同比有所增長,目前 2019年開局總體平穩或良好。

調研發現,遼寧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涌現出一批創新舉措,一是數字經濟與行業融合發展。二是科研水平與制造能力不斷提升。三是品牌建設卓有成效。四是綠色發展與社會責任建設步伐加快。五是產業集群與專業市場建設穩步提升。企業反映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人才體系、品牌推廣、產業鏈配套等方面。調研中發現的問題體現在勞動力成本、環保成本、能源成本上升,染化料、化纖原料價格上漲,國際市場匯率波動等方面。

為此,調研組表示,中紡聯將繼續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創新服務,打造優質平臺,加強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服務工作,找準企業發展“痛點”,鏈接具有高匹配度的資源。




廣東組

帶隊領導:李陵申

匯報人:李冠志


2018年世界經濟緩慢復蘇,受中美貿易爭端和發達國家經濟體增長乏力,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廣東省紡織行業產銷速度放緩:工業增加值、工業銷售產值、出口交貨值等指標呈現不同程度下滑。

調研發現,廣東紡織行業發展具有大中型紡織服裝企業及品牌企業運行基本正常、逐步開拓多元市場、貿易新模式和專業市場服務模式、綠色制造和綠色發展意識不斷加強、知識產權意識不斷加強等特點。

針對調研中存在的成本上升、減稅不明顯、人才配套不合理等問題,調研組梳理、總結了一些當地企業、協會等提出的政策建議。比如解決《國務院關于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決定》銜接的有關方面。完善技能人才培養具體措施配套問題。比如,支持企業加強落實社會責任,推進企業社會責任體系建設,鼓勵企業積極與國際對標接軌,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山東組

帶隊領導:端小平

匯報人:朱北娜


朱北娜對調研走訪概況、企業基本情況及調研座談會進行介紹,并分別分析了化纖、棉紡行業的運行概況和發展特點化纖行業2018年保持平穩運行,運行質量決體良好;2019年開機情況與上年水平相當,化纖沒有隨原油價格上漲,預期增速可能較2018年有所放緩,將繼續結構性調整,投資增長與淘汰落后并存。棉紡行業2018年保持平穩運行,龍頭企業發展穩中有進;2019年開局情況較好,預期經營基本穩定,在國家調控下原材料滿足需求,同時繼續向大企業集中。

化纖行業出現的產品結構調整包括新型高性能纖維企業在眾多技術領域取得國際領先地位,智能化纖材料進展顯著。棉紡行業的智能提升方面,有實力的企業已經率先進行智能制造裝備的應用,包括高質高效環錠紡紗先進技術及裝備與智能化技術的開發應用,同時每年都有新的技術問世,正在實現紡紗及織造過程的可追溯。

調研過程中的共性問題:2019年開年下行壓力較大,結構性矛盾突出,需要繼續提高裝備智能化水平,減少人工操作比例轉型升級過程中的智能化、自動化設備需要獎金支持,需要行業協會發揮橋梁作用,進一步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對接,促進企業智能化發展。產業鏈上下游接觸仍不充分,產業融合概念還需被更廣泛認知。




浙江組

帶隊領導:楊兆華

匯報人:屈飛


本次調研組深入了濮院、余杭兩地,召開三場座談會,實地考察了濮院國際時裝城、浙江省家紡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了解了行業基本運行情況,終端消費品牌、加工制造品牌和區域品牌發展情況。

調研地產業發展整體情況體現為:濮院產業運行持續高速增長,余杭家紡產業運行增長穩定。產業發展呈現以下特點:品牌建設持續推進,區域品牌價值凸顯;電子商務勢頭迅猛,數字經濟運作升級;時尚創意驅動發展,科研力量不斷壯大。調研中發現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創新人才引進、自主品牌建設、環保公平競爭、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

調研組提出建議:提升平臺能級,持續提升公共服務平臺的軟實力,鼓勵生產型、戰略型和生活型服務業發展。實施品牌戰略,終端品牌和制造品牌以企業為主體推進,政府致力于營造適合企業發展的商業環境。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打造智能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慧倉儲、智慧門店、智慧物流,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和線上線下、互聯互通的“智慧市場”,釋放數字經濟的倍增作用;加快提升電商服務平臺的專業化水平,運用大數據,為消費者提供界面友好、操作便捷、高度智能化的網購體驗。




福建組

帶隊領導:孫淮濱

匯報人:陳小倩


陳小倩對孫淮濱副會長帶隊的福建調研組調研情況進行了匯報。他從從泉州經濟運行情況、表現特點、存在問題、采取措施等方面進行了分析。

陳小倩介紹,此次調研的福建泉州紡織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市場優勢顯著擴大。

泉州智能制造升級發展迅速,企業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的動力表現在降低原料損耗,提高生產效率,產品合格率,降低人工成本等方面。同時,智能制造也存在標準薄弱,模塊成熟度不高等方面。

調研發現,福建泉州綠色生產特點明顯、國際產能布局結果初步顯現。但同時也存在員工流動性強,企業培養一線高級技工時,缺乏合理的留人機制等問題。




常州組

帶隊領導:翟燕駒

匯報人:田潔


調研組分別赴江蘇省常州市,浙江省杭州、溫州等地,針對紡織行業兩化融合的發展現狀,特別是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情況,以及經濟運行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了重點調研。

江蘇省主要走訪了常州市天寧區的企業,包括旭榮公司、智谷機電、伊思達、黑牡丹、華利達、找紗網等;浙江省重點走訪了阿里巴巴、億尚科技、杰克股份、報喜鳥、森馬等企業;分別在常州市和杭州市組織了兩次座談會。

本次調研針對部分重要的兩化融合指標進行了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調查問卷18份,覆蓋了紡紗、織造、針織、染整、服裝各制造環節。

調研中發現:企業對今年行業運行情況普遍預期較好;企業以創新作為發展驅動力;春節過后“招工難”問題得以緩解;成本優勢不再,加工型生產企業向境外轉移或將加速。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為環保壓力和企業用工成本。

本次調研走訪的企業當中,互聯網發展良好:區域性紡織工業互聯網平臺落地建設;需求端驅動的紡織工業互聯網平臺初具雛形;具有工業互聯網基因的企業級平臺創新發展。同時,平臺企業以模式創新求發展;數字化智能化裝備的研發和應用進展較快;企業兩化融合聚焦數據的采集開發和綜合利用,向數據驅動管理和決策方向發展;紡織企業重視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建設。




李陵申在總結中談道,從調研情況可以發現,2018年整個行業圍繞紡織強國建設以及培育發展新動能方面,在轉變生產方式、深化供給側改革以及踐行高質量發展方面都邁出了很重要的一步。調研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有些問題是周期性的、市場性的,比如價格波動。有些問題是結構性的矛盾,長期困擾行業沒有得到解決的,比如就業吸引力的問題。

從行業的角度來說,有些共性的建議需要我們高度關注。比如,第一,要進一步強化我們行業的定位以及我們的社會形象。第二,關于環保治理的問題;第三從協會層面要完善加大創新平臺的建設;第四,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社會責任、產品品牌、走出去等;第五自己行業內部的補短板,也就是加大科技投入。



孫瑞哲對調研活動進行了肯定。他談道,總的來說,調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調研工作也是中紡聯的一項優秀傳統。調研工作就是要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而且發現、分析問題有一個從點到面、從絕對到相對的過程,我們要把握這個度。

孫瑞哲對調研工作談了幾點看法:對于行業整體發展要做一個大的判斷,什么是不可以改變的,什么是可以改變的?不可以改變的就是大趨勢,我們不能和趨勢做對,一定要順勢而為。這個大趨勢包括幾個方面,第一從社會層面,在新的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互聯網經濟形態之下,人的生活方式、就業趨向正在發生著根本變化,如果我們這個行業仍然不能改變在大家心目中的傳統定位,那么就永遠改變不了人們的就業趨向。

第二,行業進步表現在如何生產、如何經營。這里有幾個非常關鍵的方面,比如,智能制造、綠色發展,還有融合發展,軍民融合、融合發展等都是大趨勢。從大的趨勢來說,盡管各個地區由于政策取向發生了變化,但是我們看到無論全球還是國內,產業集中度并沒有隨著國際貿易格局的改變,而降低產業集中度;而國內并沒有因為個別地區對于紡織服裝的偏見而降低產業集中度。

第三從消費層面,消費升級與多元消費是并存的,個性化消費與傳統的圍繞物美價廉的消費依然會長久存在。

孫瑞哲談道,那么,我們能改變什么?簡單來說就是改變自己、改變社會認知、改變政策取向。在談到下一步要做什么、工作著力點在哪里的問題時,他強調,主要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社會認知度、二是提升產業集中度、三是提升產業協同度、四是提升跨界融合度,五是提升政策支持度。



高勇在總結發言中指出,從今天10個組的調研情況來看,確實了解掌握了一些情況。我們聯合會春季調研就是要彌補日常工作的一些不足,達到把握行業綜合情況的目的。

調研要看到趨勢、發現苗頭,總結典型。比如大家非常關注的產業轉移,一個是向國內轉移,一個是向國外轉移。江西于都就是一個新的產業集群,河南的巧媳婦工程也是一個十分明顯的中部服裝產業轉移例子。棉紡這幾年的產業轉移也是比較明顯的,廣東的一些牛仔布企業正在向廣西轉移等等。這種趨勢是我們產業結構調整中的一個大的趨勢,我們在調研中要發現、跟蹤這種趨勢。

希望有時間,大家坐下來議一議,中紡聯調研工作如何加強提高,并進一步推動協會的工作質量。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