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2024岳麓峰會產業互聯網專題論壇在湖南長沙舉行,本次論壇以“產業互聯,智匯長沙”為主題,匯聚產業界、學術界和科技界的領軍人物,共同探討全球格局下產業互聯網發展的新趨勢。
中國信息協會產業互聯網分會專家組組長王靜在會上正式發布《中國產業互聯網平臺數據地圖》及系列圖譜。重點分享了中國產業互聯網數據圖譜、區域分布地圖、行業分布地圖以及對產業互聯網行業發展的十大宏觀觀察,以下是演講全文。
今天我與大家交流的題目是:中國產業互聯網平臺數據圖譜及解讀。希望能對從事產業互聯網的朋友們有所啟發。
中國產業互聯網平臺數據地圖:一屏展示行業全貌,按需檢索,動態更新
上周一,中國信息協會產業互聯網分會官網(https://www.ciia-iib.com/)正式上線。在網站首頁,我們以產業互聯網數據地圖的形式呈現出了整個行業的概況,這是一個全面觀察與了解產業互聯網行業的新窗口,通過這個窗口,我們可以清晰及時的了解行業的平臺發展數量、以及按國家不同區域與不同行業的分布情況等等,數據每周有更新,實時反映出產業互聯網行業的整體情況。是需要了解產業互聯網行業的朋友的好幫手。一是區域分布地圖。對1000多家產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按區域分布進行了地圖標注,這個分析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各地方產業互聯網平臺發展策略以及政策研究,也可以用作產業互聯網區域發展分析,同時也可以是平臺企業市場拓展與合作策略設計的好工具。二是行業分布地圖。產業互聯網的服務對象是廣大的傳統企業,傳統行業,那么現在的產業互聯網平臺的服務都涉及或覆蓋了哪些行業呢,這張圖就是用數據來進行分析與呈現,這個圖譜可以幫助我們更精準的進行產業互聯網平臺的價值分析、行業的市場進入與協同的規劃分析,同時也可以用于地方產業鏈的精準招商。以上這些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網站的呈現是在產業互聯網協會李紅會長的指導下、在秘書長張鍵帶領下,具體由新質匯團隊成員,在產業互聯網協會今年5月22號成立以來,短短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完成的,這是多少次會員走訪、多少次專題交流、并經團隊研討以及專業人員開發的成果,所有這些都源于對產業互聯網價值的認同與堅持。接下來,我代表新質匯團隊分享對產業互聯網10個方面的宏觀觀察。產業互聯網經過10年的潮起潮涌,多少弄潮兒盡顯創業英雄本色。產業互聯網經過萌芽期,初探期,現在進入常態化發展階段。目前已有產業互聯網平臺企業1000多家,其中已有35家成為上市公司,58家獨角獸企業。據艾瑞咨詢與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研究表明,產業互聯網對GDP帶來的增量達到9000億以上。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的5月22號,由中國信息協會批準,正式成立了產業互聯網分會,代表行業的正式形成。我們這里的產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是指從交易訂單切入,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集成應用前沿數字技術,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交易數字化、供應鏈數字化、生產經營數字化、產業數字化等專業服務的新質生產力業態。經過10年發展磨礪,目前 產業互聯網行業已然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別納入數字經濟統計代碼的03、04、05項下予以計量體現。在產業互聯網創業者與傳統企業轉型者共同潮起潮涌的同時,國家政策層面也一直給與引導支持,其中最有代表意義的文件是:2020年4月,國務院國家發改委、中共中央央網信辦《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指出要“搭平臺,構建多層聯動的產業互聯網平臺”,這是首次將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納入國家戰略舉措層面的文件。同時,在今年年7月,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指出:要聚焦重點環節分領域推進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發展產業互聯網平臺,從根本提出了必要要求,明確了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方向。左圖是平臺企業數量TOP10的省份,其中前五是:北上廣浙江江蘇,右圖是數字經濟指數TOP10的省份,前五也是北上廣浙江江蘇,可以看出產業互聯網平臺集中分布于數字經濟發展的活躍帶。表現出產業互聯網平臺與數字經濟、新經濟發展的高度一致性。這張圖展示的是產業互聯網平臺在實體經濟的各行各業的覆蓋情況。數據表明產業互聯網平臺已經覆蓋國民經濟的20個門類、97個大類、473個中類,而且越來越多的平臺還在不斷誕生于1382個行業小類。可以預見的是產業互聯網會在未來10年將逐步全面覆蓋實體行業,并在數實結合中發揮日益明顯的作用。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與價值認同。在過去10年里,已經有35家產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分別在A股、港股、美股等市場上市,其中2023年就有7家。目前還有華強電子網、云漢芯城等一批企業在排隊上市中。不出意外的話,在未來的資本市場上將會出現產業互聯網這個板塊,以顯示板塊的整體價值。科技在促進生產效率提升的過程中,資本從不會缺席,這次也不會例外。當前在整體經濟增長下行壓力的環境下,產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的發展表現出抗壓及逆勢增長的態勢,可以看出在整體資本投資熱度下降的情況下,產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的下降幅度小于平均下降幅度,而已經上市的35家平臺企業的經營發展,體現出較強的逆勢增長的趨勢,表現出較好的發展韌性。在最近對產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的調研與交流中,我們發現一個非常明顯的現象與趨勢,那就是各地方在從粗獷式泛產業發展方式向高質量“首位度”產業構建的發展轉變的大背景下,地方產業集群的發展規劃,與產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的發展出現令人驚喜的雙向奔赴的現象。一方面,地方發展方式轉變為產業互聯網平臺帶來了新的機遇。已經有60多家產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獲得地方政府引導基金支持,其中30%以上的項目投資資金超過億元,而且深圳創投、深圳高新投、廣州基金等機構已向多家產業互聯網平臺進行了注資。另一方面,一些頭部產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發揮自身產業聚集的優勢,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典型的案例有:國聯股份與新疆克州阿圖什地區合作共建釩鈦新材料零碳產業園,預計總投800億元,通過5年完成數字化鈦全產業鏈構建。致景科技聯手四川宜賓屏山縣共建紡織智造園,以中游紗線織造為起點,引進織布、制衣上下游企業,形成從原材料到生產、制造、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條,預計年產30億米織布,產值90億元產業互聯網平臺群體中,高新技術、創新型企業不斷涌現,這個群體是最具活力與成長性的創新群體。數據研究表明:產業互聯網列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有350家,190家為專精特新企業,還有240家是創新型中小企業。一半以上的企業擁有自己的專利與軟著權。這背后的底層邏輯是各平臺企業在構建互聯網平臺時,都需要將IT、CT、DT、OT技術進行集成應用,在此基礎上搭建出可以給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行業基礎設施、以及各類工具的應用APP平臺,從而給行業提供泛在鏈接、互聯互通、商務協同、供應鏈高效智能、乃至企業經營與管理數字化等工具,從而全面形成行業的數字化生態系統。并在這樣的過程之中,產業互聯網平臺也逐漸發展成為產業科技平臺公司。據不完全統計,產業互聯網平臺公司已經帶動150萬+的中小企業的全鏈路數字化轉型。平臺主要聚焦市場、采購、交付、資金、數字化創新這5各方面、10個著力點發揮價值。幫助企業獲得訂單,增加收入、增加產能,提高生產效率,或是削減倉儲運輸成本等等。但其中最具有行業價值的是,通過平臺提供的數字化基礎設施與各類數字化APP應用,從各個層面、各個角度、各個領域全面深入持久的提升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創新意識、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能力,幫助企業向數實結合、數據智能、產業AI等方面不斷升級。站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我們也清晰的觀察到中國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公司在價值不斷釋放的同時,對比國際產業互聯網平臺頭部公司,數據表明,無論是在規模、品類、供應鏈效率、產品產業創新、以及國際化布局等諸多方面,都存在較大提升空間。這也要求我們的產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地方政府、國家多層面的共同發力,持續全面深入的推進產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發展,推動數字產業與實體產業有機結合,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的產業發展不斷努力。最后非常感謝各位聆聽。祝產業互聯網平臺厚積薄發、永立潮頭;愿長沙萬億產業互聯網新高地早見成效。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