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產業互聯網30講》第四部分【趨勢篇】的第1講,為創業者、企業家詳解產業互聯網發展十年以來,產業龍頭企業在布局產業互聯網平臺時的三種焦慮、兩個選擇、兩類企業。
近期,我接觸了一些龍頭企業的企業家或者二代接班人,他們都有著共同的焦慮。一是意識到在傳統工業時代,自己企業的成長有著可預見的天花板,但是在向數字經濟時代邁進的過程中,他們有機會改寫產業的發展史。二是在當前經濟環境下,企業面臨著營收增長的放緩甚至降低,迫切需要開辟第二增長曲線、找到新的增長點。三是特別擔心被“過頂傳球”或“降維打擊”,每天都在觀察著行業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傳統產業鏈市場的龍頭企業,無論是流通型貿易企業還是生產制造企業,在進入到數字經濟時代時,很難實現關鍵使能技術的攻關,也很難實現產品的創新型突破。我們發現,絕大多數行業企業都很難依靠新技術、新產品的突破來實現轉型,自身的數字化轉型亦或是推動細分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成為很多企業的優先選項。在此過程中,對很多傳統行業的龍頭企業來說,通常有兩個選擇:一是基于自身主營業務所在的產業鏈市場,建立自己相對封閉的“1VS多”或“多VS1”的采購平臺或銷售平臺;二是走向開放的“多VS多”產業互聯網平臺。如果龍頭企業決定走向開放的產業互聯網平臺,那么根據其在產業鏈中的不同功能,就會有不同的發展路徑。這種龍頭企業有一定的自身優勢,一方面有生產企業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另一方面有供應鏈高效運轉的經驗。其走向產業互聯網平臺的核心關鍵是找到高頻剛需、能明顯提升次終端B的經營效能、并能批量快速復制到其他B上的核心業務。團結這些目標終端經銷商的碎片化流量資源,去掉中間的低效流通環節,并打通上游生產端資源。比如,匯通達創始人汪建國原來就是電器流通領域的翹楚,基于自身多年積累的流通領域的經驗和資源,快速地在鄉鎮電器市場構建產業互聯網平臺。這種龍頭企業在構建產業互聯網平臺的過程中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基于自身在下游市場的影響力和產業資源進行構建;另一個是基于自身較強的議價能力,形成面向上游產業鏈市場的產業互聯網平臺。下面分別來闡述這兩種產業互聯網平臺的構建。由于產業互聯網平臺的核心是整個產業鏈中角色的重新分工和協作,龍頭企業碰到的最大難題是自身有較多的產品和業務線投向市場,已經形成相對封閉的“金字塔”交易網絡。如何讓封閉網絡外的其他優秀經銷商、優秀生產商相信龍頭企業已經放棄利己定位,想為整個產業鏈市場做利他賦能的事情,成為開放的鏈主企業,形成反向供應鏈,是非常有挑戰的事情。基于此,龍頭企業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業務,限制自己主營產品及業務線的范圍,逐漸收縮在市場中沒有競爭優勢或沒有潛在競爭優勢的自營產品及業務線規模,聚焦于有明顯競爭優勢的產品和業務線。同時,組建專業團隊開始產業互聯網平臺構建,找到“公業務”,賦能并團結產業鏈市場兩端的優秀目標終端經銷商,再在匯集碎片化流量后進一步反向鏈接優秀的其他品類生產商,讓他們融入平臺。但是,我們也看到有些生產型龍頭企業已經有優秀的品牌、穩健的流通體系、穩定體量的主營業務。在此情況下,如果要關閉自己一些仍有不錯盈利單產品力一般的業務,容易在企業顳部引起利益沖突。這時,部分龍頭企業選擇挑選原集團的核心高管成立團隊,并投入一定的資金和資源,同時給予團隊良好的激勵,并按照市場化方式推動平臺企業獨立運營的方式來構建產業互聯網平臺。但是這種做法有較多的局限性:
第一,由于實際運作團隊不是大股東,在成長過程中,企業融資時風險投資機構的顧慮會比較大,融資難度也較大。
第二,在龍頭企業控股平臺企業的情況下,委派至平臺企業的相關人員通常會習慣用傳統工業時代的管理方式來管理新型互聯網企業,導致管理方式“水土不服”。
第三,當龍頭企業控股平臺企業時,市場內其他角色會懷疑這家平臺企業能否保證自身獨立,在這個平臺中成交的商業信息是否會輕易地被其大股東即競爭對手所了解,導致平臺較難獲得信任和參與。
因此,對生產型龍頭企業來說,要么自己打造開放的產業互聯網平臺,要么投資或支持本產業鏈市場的優秀平臺企業,形成業務協同。傳統的生產型龍頭企業是上游產業鏈的需求方,有較強的采購議價能力,在構建面向上游的產業互聯網平臺時更有優勢,也同樣存在自己構建或支持建設兩種不同觀點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方法。對于龍頭企業而言,利用采購優勢,通過招募適合經營上游產業鏈市場中業務的人員形成獨立公司(非控股——如果龍頭企業獨立控股構建面向上游的產業鏈市場構建平臺,讓同行生產企業作為客戶方在其省泰中采購原料或配件,這種方式也會使其面臨與面向下游的產業鏈市場構建平臺時類似的窘境,即如何得到同行的持續信任,以及如何讓同行愿意參與生態構建),就可以構建上游的產業互聯網平臺。也可以通過投資或參與“新四流”改造的方式,與上游產業鏈市場中已有的平臺企業形成業務的鏈接協同。還有一種做法,就是與特定產業集群中能夠開放采購資源的生產企業采用聯合孵化的方式,找到并扶持優秀的創業團隊來獨立運營上游集采平臺。這樣不僅能幫助集群內生產企業降低采購成本,還能夠被快速復制到其他同類的產業集群,實現上游產業鏈市場全國性的整合。能勇士面前無險路!致敬每一位產業互聯網從業者!今天就聊到這,我們下一講見!
中國信息協會產業互聯網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來源:新質匯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