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黎穗 攝)
11月12日,江西省政府新聞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贛州市人民政府聯合召開2024江西紡織服裝周暨第五屆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紹麗介紹2024江西紡織服裝周暨第五屆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活動背景和總體安排情況。贛州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連天浪介紹2024江西紡織服裝周暨第五屆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籌備情況。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黃小燕,省貿促會黨組成員、副會長朱曉燕,于都縣委副書記、縣長李松柏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省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副處長徐承主持新聞發布會。
省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副處長徐承(黎穗 攝)
徐承:
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邀請到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紹麗女士,贛州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連天浪先生,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黃小燕女士,省貿促會黨組成員、副會長朱曉燕女士,于都縣委副書記、縣長李松柏先生,請他們介紹2024江西紡織服裝周暨第五屆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
下面,先請張紹麗女士作介紹。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紹麗(黎穗 攝)
張紹麗: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首先,我代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向與會媒體朋友們表示熱誠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希望通過本次新聞發布會,讓更多的媒體朋友、紡織服裝界同仁和廣大消費者進一步了解和關注我省紡織服裝產業,共同推動和促進我省紡織服裝產業“科技、時尚、綠色”高質量發展。
下面,我從三個方面為各位媒體朋友作個簡要介紹。
一、江西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情況
紡織服裝是我省傳統優勢產業,在滿足消費需求、擴大出口創匯、安置勞動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我省紡織服裝產業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取得較快發展,已躋身全國同行業發展第二方陣前列。2023年,全省紡織服裝產業共有規模以上企業1664戶,實現營業收入1068億元,實現利潤39億元。今年1-9月,全省紡織服裝規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62.8億元,實現利潤22.3億元。
江西省紡織服裝產業具備以下特點:
一是產業基礎良好。我省紡織服裝產業已建立從前端的化纖、紡紗到中端的織造、染整再到后端的研發設計、成衣制造的產業體系,形成以服裝為重點,棉紡、針織、化纖、家紡、產業用紡織品等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目前,全省服裝產能達14億件、紗線產能150萬噸、布產能12億米、化學纖維產能130萬噸。
二是產業特色鮮明。粘膠短纖、羽絨服、針織服裝、紗線等細分行業在全國具備較強競爭力。2023年,我省粘膠短纖產量為98.5萬噸,占全國的24.7%;針織服裝產量達6.9億件,占全國的5.4%;紗線產量達104萬噸,占全國的4.6%,居全國第八位;我省共青城市生產了全國第一件羽絨服,2023年全省羽絨服產量904萬件,位居全國前列。
三是集群化發展勢頭良好。全行業已培育共青城市、青山湖區、于都縣、德安縣、奉新縣、萬年縣、濂溪區等省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其中,共青城市主要產品為羽絨服,已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青山湖區是全國第四大針織服裝產業基地,“青山湖針紡”品牌是江西省首個區域針紡品牌。于都縣主要產品為女裝、牛仔服、西服等,先后獲得“中國服裝優質制造創新示范基地”“中國品牌服裝制造名城”等一批“國”字號榮譽。
四是數字化轉型不斷深入。行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步伐不斷加快。全行業已有1343戶企業進行了數字化水平評級,其中,L3以上有456戶企業,占比達34%;L5以上有162戶,占比達12.1%。數字化公共平臺建設初見成效,紡織“產業大腦”已被我廳納入省級“產業大腦”建設,完成了揭榜掛帥工作。
二、2024江西紡織服裝周暨第五屆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的相關背景
近年來,受國內外各種不利因素影響,我省紡織服裝產業面臨不少困難和諸多挑戰,正處在“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將紡織服裝產業列入全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以下簡稱“1269”行動計劃)中12條重點發展的產業鏈之一,實施產業鏈鏈長制,省領導擔任紡織服裝產業鏈鏈長,高位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提升贛產紡織服裝產品的影響力、知名度,我廳作為產業鏈鏈長制牽頭單位和行業主管部門,從2021年開始,會同有關單位舉辦江西紡織服裝周。江西紡織服裝周作為綜合性行業經貿活動平臺,主要功能和作用在于:一是展覽展示,集中展示江西紡織服裝產業最新發展成果。二是品牌打造,加快塑造企業自主品牌、區域特色品牌,整體提升贛產紡織服裝品牌。三是交流合作,促進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對接合作,推動各類資源要素聚集聚合。
歷屆紡織服裝周精彩紛呈,成果斐然,彰顯了成果展示、產銷對接、品牌提升、投資合作、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功能,成為促進產業合作、推動產業發展的典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普遍贊譽。
為落實“1269”行動計劃,深入實施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提升贛產紡織服裝品牌形象,激發發展活力,我廳將與相關單位繼續共同主辦2024江西紡織服裝周,并與第五屆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合并舉辦,合稱“2024江西紡織服裝周暨第五屆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
三、2024江西紡織服裝周暨第五屆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的總體情況
本屆紡織服裝周暨服博會主題為“紅生萬象·時尚征程”,舉辦時間為11月17日-20日,舉辦地點是贛州市于都縣。
展會分為靜態展示和動態活動兩大部分。靜態展示區規模超過3萬平方米,共設置12個特色展區。截至目前,已有280家企業確定參展,參展企業數量為歷屆之最。參展企業類型包括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品牌營銷、產業推廣等,呈現出規格高、規模大、品牌響的特點,將展現紡織服裝產業最高水平。動態活動豐富多彩,除開幕式和頒獎盛典外,將在中國(贛州)會展中心、于都FDC中心舉辦10場主要活動。其中,2024中國服裝論壇高精尖創新大會將掀起“頭腦風暴”,帶來權威服裝行業趨勢分享與預測;2024年江西(贛州)紡織服裝國際直采對接會將采取“線上展覽、線下直采、境外推廣”模式,讓企業與各國采購商高效串聯、合作共贏;2024江西紡織服裝原創設計秀將為觀眾奉上視覺盛宴,展現“長征文化”與“時尚文化”的完美融合;智能制造先進技術和優秀項目現場推廣會將分享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探討數轉智改典型場景應用實踐經驗,為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有益借鑒。
各位媒體朋友,本屆紡織服裝周暨服博會已被列入2024“三品”全國行省際聯動重點活動,作為主辦單位,我廳將會同各方全力辦好本屆紡織服裝周暨服博會,并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深入實施消費品“三品”戰略,積極打造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展覽展示平臺、交流對接平臺、要素集聚平臺,為全省紡織服裝企業創造更多的學習交流、合作共贏機會,推動行業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加快轉型升級,為江西加快制造業強省建設貢獻紡織力量。
我就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徐承:謝謝張廳長。下面,請連天浪先生作介紹。
贛州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連天浪(黎穗 攝)
連天浪: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媒體界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
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首先,我謹代表贛州市委、市政府,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贛州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各位媒體記者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向大家簡要介紹贛州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和紡織服裝周暨服博會籌備情況。
首先,介紹一下贛州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情況。
紡織服裝是贛州的傳統優勢產業,贛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將紡織服裝列為全市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7大主導產業之一,規劃產值超2000億元,著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中國紡織服裝優質智造示范區”。專門成立了贛州市紡織服裝產業鏈綜合黨委,以黨建引領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全市已形成“于都女裝、寧都童裝、石城鞋服、興國牛仔、瑞金織造”協同發展的格局。
一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目前,全市共有紡織服裝企業60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35家,擁有各類商標品牌530余個。今年1-9月,全市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實現營收142.5億元、利潤5.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8%、28.1%。全市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營收從2020年的960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1100億元,發展勢頭良好。
二是產業鏈條日益完善。贛州紡織服裝產業鏈已由最初的來料加工,逐步向上游的服裝設計、面輔料生產和下游的服裝銷售及貿易延伸,品類除以鞋服生產為主以外,還布局了棉紡、織造等。同時,已建成興國恒海和于都順龍2個水洗產業園、FDC面料圖書館、省級紡織服裝產品質檢中心、省級鞋類產品質檢中心、贛州于都國際會展中心、興國石墨烯科技館等10大產業配套平臺,正在配建香港理工大學紡織服裝技術創新研究院(興國)、江西省服裝產業技術研究院(于都)等平臺,助推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大力推進紡織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全行業229家企業已完成診斷并出具診斷報告,15家企業已完成數字化改造,128家正在改造。于都縣工業園區獲評全國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先進產業園區、省級數字經濟集聚區。
三是生產要素保障齊全。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帶于都、寧都、石城、興國、瑞金五縣(市)建有標準廠房700余萬平方米。市縣兩級專門出臺企業招工用工穩工政策措施,建立了完整的紡織服裝產業工人數據庫,僅產業帶五縣(市)就有近50萬產業工人從事紡織服裝行業,企業用工有保障。贛州有10所中高職院校、技工學校開辦了服裝學院或服裝專業,并成立了贛州市紡織服裝產教聯合體,人才和技術支撐有保障。成立了贛州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搭建起市級層面政府與企業的溝通橋梁,吸納會員企業195家。
四是營商環境優勢明顯。贛州享受西部大開發稅收政策,對從事鼓勵類產業的贛州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企業在贛州上市可享受“即報即審、審過即發”的“綠色通道”;42個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州,在政策、資金、人才、項目等方面給予贛州傾情支持,使贛州成為“中部的西部、老區的特區”,贛州市還與深圳市建立對口合作關系。同時,贛州出臺了一系列紡織服裝專項政策,在企業扶持、人才引育、完善配套、質量提升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全力推動贛州紡織服裝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贛州還專門成立了紡織服裝產業鏈推進協調小組,建立了產業鏈鏈長制、政企圓桌會議、駐企特派員、安靜生產期等制度,對企業“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接下來,介紹一下本次紡織服裝周暨服博會籌備情況。
本屆服博會籌備工作可以用“早、細、緊”三個字來概括。
(一)謀劃啟動早。主要體現在:一是項目確定早,2023江西紡織周暨第四屆服博會成功舉辦后,獲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我們在總結往屆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早在今年4月就開始著手謀劃啟動新一屆服博會各項籌備工作。二是組織搭建早,今年7月于都縣就成立了服博會承辦委員會,由書記、縣長擔任承委會主任,市級層面也成立了服博會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各項籌備工作。三是策劃設計早,省里確定今年江西紡織服裝周與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繼續在于都合辦后,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相關部門的精心指導下,我市隨即啟動了專業辦展方招標、策劃案設計等系列工作,確保籌備工作有序推進。
(二)工作落實細。我們對籌辦工作方案進行了反復完善,對時間地點、主題、宗旨、舉辦單位、場地設置、擬邀請嘉賓、活動安排等逐一進行了明確,并根據“10大活動”、10個工作組制定了系列執行方案,列出任務清單,確保任務到位、責任到人,精準推動工作落實。
(三)調度推進緊。市級層面召開了籌備工作專題調度會,市領導帶隊赴于都現場調度。于都縣堅持一月一調度,承委會辦公室堅持一周一例會,積極有序推進各項籌備工作開展,各項工作緊鑼密鼓推進,準備就緒。
與往屆相比,本屆服博會有以下幾個特色亮點。
一是辦展方式更新。本屆服博會嘗試半市場化辦展,即“協會主辦、政府支持、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由于都縣服裝服飾行業協會作為辦展主體,政府給予資金支持,企業參與,辦展公司運作。
二是規格質量更高。在工信部的關心支持下,本屆服博會被列入“三品(即: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全國行省際聯動重點活動,這既是對我市紡織服裝工作的重要鼓勵與鞭策,更提升了本屆服博會的品質規格。
三是參展企業更多。去年服博會有153家企業參展,本屆服博會共有312家企業申請參展,因場地規劃布局需要,我們擇優選擇了其中280家企業,大部分為產業細分領域知名企業。本屆服博會的參展企業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較往年有顯著提升,達到了創辦以來的最好水平。
四是預期效果更實。本屆服博會不僅為企業搭建了產品展示促進交流的平臺,更從促進參展企業訂單接洽、成交的角度出發,引進了專業團隊,精確調查企業需求,精準邀約買家,精心設計“前展后廠+產地研學+臍橙采摘”模式,邀請了一批有實力、有意向的國內外買手到贛州觀展考察,力爭讓參展企業在會上接到更多的訂單,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
各位記者朋友,借此機會,誠摯地邀請大家在服博會期間到贛州和于都走一走、看一看,實地感受與眾不同、魅力無限的錦繡贛州和生機勃發的紡織服裝產業,希望大家持續關注贛州、宣傳贛州,帶動更多朋友關心支持贛州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熱情好客的贛南人民真誠期待與您共享贛州紡織服裝發展盛宴,共創贛州紡織服裝產業的美好未來!
謝謝大家。
徐承:謝謝連市長。下面開始提問,提問前請舉手,并通報一下所在新聞機構。
中新社記者(黎穗 攝)
中新社記者:請問本屆服博會在市場化辦展及提升辦展效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黃小燕(黎穗 攝)
黃小燕:根據全國統一部署,今年上半年全省組織開展了展會活動專項清理規范,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是我省保留的為數不多的省部級以下黨政機關主辦的展會之一。當前形勢下,展會活動的市場化舉辦是大勢所趨,本屆服博會相較往年,在市場化辦展及提升辦展效果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推動運營市場化。本屆服博會在總結往屆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辦展的新模式,通過“政府主辦、協會承辦、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方式,由當地服裝協會作為具體承辦部門,政府給予資金獎補,企業自主參與,委托具備承辦大型服裝展會經驗的第三方全面負責服博會的招商招展、運營服務及保障工作,逐步將服博會打造成招展國際化、內容專業化、運營規范化、服務標準化的紡織服裝產業展會新品牌。
二是注重辦展多樣化。本屆展會分為靜態展示和動態活動兩大部分。靜態展示展覽總面積3萬平方米,突出展示我省紡織服裝產業集群以及產業數字化轉型、產業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新進展新成效。參展范圍涵蓋女裝、男裝、牛仔、童裝、毛衫、針織、面輔料、設備等,共有來自江西及國內280家紡織服裝上下游企業參展,同比增加127家,增長83%。動態活動包括開幕式、創新大會、商貿對接會、產業對接會、品牌專場秀、“紅色之旅”產業帶游學等數十場精彩活動,致力于打造集品牌宣傳、展示交易、趨勢發布、商貿交流于一體的紡織服裝展示交易平臺,展現我省紡織服裝產業最高水平。
三是提升展銷便利化。為進一步促成展會訂單轉化,本屆服博會采用了前展后廠的模式,精準邀約超過2000名專業買家,到場專業觀眾將超8000人。其間,將舉辦2024年江西(贛州)紡織服裝國際直采對接會、原創設計暨服裝品牌供應鏈選品對接會、2024江西(贛州)服裝電商選品對接會等5場形式多樣的展銷對接活動,為參加展會的展客商開展貿易合作提供高效便利的訂單對接平臺,切實提升供采雙方獲得感。
江西廣播電視臺經濟生活頻道記者(黎穗 攝)
江西廣播電視臺經濟生活頻道記者:服博會作為我省紡織服裝產業盛會,也是我省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請問本屆服博會在促進紡織服裝對外貿易成交方面有何亮點?
省貿促會黨組成員、副會長朱曉燕(黎穗 攝)
朱曉燕:為助推全省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出海,省貿促會積極搭平臺、拓渠道,為我省紡織服裝企業擴大對外貿易創造機遇。今年是第三年在服博會期間舉辦國際直采對接會,前兩屆對接會先后邀請了7家境外商協會,30多個國家的近百名服裝采購商參與采購對接,現場人氣旺、成效足,提升了江西服裝、于都服裝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在成功舉辦前兩屆對接會的基礎上,今年我會聯合贛州市人民政府在服博會期間主辦2024年江西(贛州)紡織服裝國際直采對接會,繼續優化服務精準邀約,對接供需精準匹配,對接會在促進紡織服裝對外貿易成交方面主要呈現出以下三大亮點。
一是規模升級,境外采購商數量實現翻番。為進一步提高本屆服博會的國際化水平,我們廣泛邀請境外采購商到會采購對接,目前已確認來自30余個國家,超100名境外采購商來到對接會現場,境外采購商到會人數預計比上屆增長177.8%,為我省紡織服裝企業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和更廣闊的貿易空間。
二是提質增效,采購商邀請質量大幅提升。直采對接會邀請的采購商主要由三部分人員組成,包括以亞馬遜、速賣通、lazada(來贊達)為代表的跨境電商平臺采購商;來自全球各地的紡織服裝進出口貿易專業采購商;專程邀請到的英國快時尚品牌集團及旗下各服裝品牌近20名買手到會采購對接。本次對接會采購需求包括牛仔、毛織、針織、運動及鞋包等全品類產品,涵蓋紡織服裝上下游全產業鏈,為我省企業和采購商提供信息交流、資源匯聚、展示交易全方位服務。
三是聚焦供需,直采對接訂單有望激增。為提高供需對接實效,從9月開始,我們便開始收集省內意向參會紡織服裝企業信息,精準邀約相應的境外采購商參會,建立企業產品供應和采購需求清單,力促線下直采對接會訂單精準達成。上月初,英國買手團專程到贛州于都先期考察紡織服裝企業,與部分女裝生產企業已建立溝通聯系,在直采對接會期間下單將達5000萬美元,來自其他國家的采購商也將在對接會上有訂單達成,今年服博會外貿訂單成交量有望首次突破億元人民幣大關。
下一步,我們將在推進我省紡織服裝產業強鏈補鏈、轉型升級方面重點發力,為全省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多貿促貢獻。
鳳凰網記者(黎穗 攝)
鳳凰網記者:近年來,于都堅持把紡織服裝產業作為首位產業來抓,服博會又多次在于都舉辦,請問于都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情況怎么樣?
于都縣委副書記、縣長李松柏(黎穗 攝)
李松柏:于都紡織業的發展由來已久,曾以“三錘三匠”而著稱,民間素有彈棉花、做縫紉的傳統。近年來,于都縣堅持弘揚優良傳統,將紡織服裝作為首位產業來抓,大力承接沿海產業轉移,不斷延鏈補鏈、完善配套,推動產業從“小散亂”到“集群化”,由“低端智造”邁向“高端智能”,先后獲評“中國品牌服裝制造名城”“中國服裝優質制造創新示范基地”“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十大特色產業集群”等稱號??傮w有三個特點。
一是發展勢頭足。圍繞生產、設計、研發、銷售等環節,不斷完善智造基地、服裝學校、質檢中心、會展中心等十大產業平臺,產業鏈條不斷健全。知名女裝龍頭企業紛紛落戶于都,運動服裝品牌供應鏈等重大項目建成投產,知名品牌創新引領、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正加速形成。目前,全縣紡織服裝企業達3850余家,其中億元以上企業17家,全行業產值突破850億元,首位產業帶動力顯著增強。
二是轉型升級快。一方面,積極引導數字化轉型,半數以上規上紡織服裝企業完成智能車間升級改造。比如,于都紡織頭部企業通過5G智慧紡織技術實現智能化、數字化生產,成本大幅降低,產值翻倍增長,已入選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名單。于都牛仔頭部企業引進了先進的電腦裁床、IMB等智能化生產設備,實現從裁片到成衣、包裝“一掛到底”,今年以來出口額增長30%以上。另一方面,扎實推進品牌化提升,鼓勵企業自創品牌,今年新增注冊商標7個,全縣紡織服裝企業擁有自有商標近百個、江西名牌產品15個,“于都服裝”集體商標注冊步伐加快,品牌化顯著提升。
三是行業影響大。在中國服裝協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以及省市工信、商務等部門的關心支持下,于都已連續5年承辦中國服裝論壇高精尖創新大會,連續3年承辦江西紡織服裝周,持續聚焦全國、全行業的目光,獲得業界的廣泛好評。不僅如此,于都服裝連續多年參加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等行業重要展會,今年又首次亮相英國倫敦國際服裝服飾及面料展、第七屆中國進博會,對外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徐承: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今天上午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
來源:江西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