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消費者對非必需品的支出趨于謹慎,童裝市場作為服裝行業的細分領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面對存量競爭的激烈局面,童裝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和潛在機會成為行業內外關注的焦點。童裝消費的新風口在哪?
1.)兒童戶外服:兼具功能性與時尚性
隨著家長健康意識的提升和戶外活動的普及,兒童戶外服正逐漸成為童裝界的“新寵”。魔鏡洞察數據顯示,兒童戶外服市場在2023年實現了69.1%的高增長率,其中兒童防曬衣、兒童沖鋒衣和兒童運動套裝成為熱銷單品。這背后反映出消費者對專業性、科技性和潮流性的追求,促使品牌不斷推出兼具防護功能與時尚設計的童裝產品。
除了功能性需求,時尚潮流也成為影響兒童戶外服消費的重要因素。越來越多品牌將時尚元素融入設計中,例如鮮艷的色彩、個性的圖案、舒適的面料等,滿足了孩子們的個性化需求。品牌如波司登、李寧等傳統運動品牌,以及新興的拼多多、1688上的白牌商家,都在積極布局,試圖在這片藍海中搶占先機。對于商家而言,做好精準定位、差異化競爭和持續創新將是把握這一增長點的關鍵。

2)兒童演出服需求旺盛
兒童演出服市場在2023年同樣表現亮眼,銷售額達到31.8億元,同比增長47.1%。這一增長動力來源于兒童活動場景的豐富和個性化表達的需求增加。兒童演出服不再局限于舞臺表演,也逐漸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JK風、舞臺表演風、國風、多巴胺風等潮流風格的興起,表明了消費者對文化多樣性與個性化設計的偏好。
值得注意的是,兒童演出服市場集中度較低,品牌分散,這為白牌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山東曹縣等地區憑借成熟的產業鏈和豐富的設計資源,已經成為兒童演出服的重要生產基地,為市場供應了大量產品。
因此,商家和制造商需關注市場細分需求,開發高性價比的中高端產品,以滿足市場的多元化需求。一直以來,兒童演出服在各類文藝演出、慶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去年,全面放開后兒童活動有了更為豐富的活動場景,兒童演出服消費需求旺盛,在各價位段的人群增長均高于整體。
來源:阿里消費洞察
3)小眾兒童漢服成香餑餑
兒童漢服作為小眾但快速增長的細分市場,其銷售額在2023年增長了12.9%,其中兒童漢服銷量更是同比大漲104.6%。這一現象不僅反映出年輕父母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也體現了消費者對童裝顏值與風格的重視。
電商平臺對漢服類目的增設和國風漢服的高增長率,進一步驗證了這一趨勢。盡管市場上存在價格戰和產品同質化的問題,但親民的價格區間也促使漢服走進更多家庭,成為年輕父母愿意嘗試的選擇。對于商家而言,如何在保持文化傳承的基礎上,融入現代設計元素,提升產品品質和差異化,將是抓住這一細分市場機遇的關鍵。

不過對于兒童漢服值不值得從業者入局,一直以來市場呈現出兩種聲音,一種聲音認為,兒童漢服或許是下一個藍海。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0歲到14歲人口為2.53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7.95%。同時,新生代父母對漢服所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的集體認同,對兒童穿漢服是否需要妝造更為包容,并沒有像成人般要求苛刻。這意味著無論是龐大的市場需求基數,還是消費者對兒童漢服的接受度,都有助于市場穩定增長。
另外,平臺也在助力商家快速匹配到目標人群及重點關注這一品類趨勢。2023年底,淘寶服飾新增“漢服”為二級類目,該類目下再設置漢服上裝、褲裝、套裝、半身裙、連衣裙等5個新葉子類目。拼多多平臺數據顯示,國風漢服等服飾是最近兩年的熱門產品之一,行業年增長率超過230%。
另一種聲音則認為,當下兒童漢服市場亂象叢生,價格內卷,很難掙到錢。據浙江的一家漢服網店老板曾表示:“現在市場不好做,價格戰太激烈,幾十元的漢服成了主流”。在拼多多平臺上,童裝觀察發現一件兒童漢服拼單包郵單價僅為10.8元,性價比更有優勢。魔鏡洞察數據同樣顯示,2023年童裝漢服商品數量售價多集中在0到60元之間,占比高達57%,其次,童裝漢服商品數量售價介于60元到120元之間,占比為30.6%,售價超過300元的商品數量占比僅為0.88%。
但反過來看,如此親民價格也是童裝漢服能讓年輕父母快速下單的一個重要原因。當下漢服已從小眾圈層走向大眾市場,未來能否成為童裝賽道下一個“風口”,還有待市場的驗證。
綜合來看,盡管出生率呈下滑趨勢,但相比其他國家,2023年中國新出生人口902萬的中國童裝市場,仍然有巨大的增長機會和潛力。同時,年輕父母當道,新的消費需求也帶動兒童戶外服、兒童演出服、兒童漢服等細分品類高速增長。對于品牌來說,無論市場環境多復雜,能夠適應消費大勢的強產品力,仍是品牌成功的底層基石。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系轉載,僅為交流學習,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需轉發請標明出處。如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小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來源:童裝觀察、 穿啥好云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