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稱計劃對中國商品征收25%的關稅,外交部回應
1月22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問: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計劃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征收25%的關稅,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毛寧重申,我們始終認為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中方始終堅定維護國家利益。
第一輪:2018年7月針對板材、木門、地板、木制/金屬制家具、辦公椅加征25%的關稅,2018年8月針對摩托車、自行車加征25%的關稅。第二輪:2018年9月,針對衛浴類(含衛浴配件、不銹鋼制洗滌槽及臉盆、其他鋼鐵制衛生器具及零件)加征10%的關稅。第三輪:2019年5月,針對木材、板材、地板、辦公椅、木制家具、家具零件、床墊加征25%的關稅。第四輪:2019年9月,針對電視、玩具、游戲品等加征15%的關稅。
圖源:五礦期貨微服務其中第三輪和第四輪加征關稅還涉及紡織服裝行業,第三輪包括全部種類的紡織紗線、織物、針織、產業用制成品及部分家用品和紡織機械產品,第四輪涉及對美出口紡服品類超過300億美元。對相關行業的沖擊之紡織服裝行業:2019年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對美出口全年縮量34億美元,降幅高達8%。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是特朗普上臺后的政策,上臺伊始特朗普簽署超過40個“總統行政令”,包括抵御非法移民、開發傳統能源、支持傳統行業和建立對外稅務局等。

和特朗普1.0時代不同的是,本次特朗普政策相對溫和,沒有市場預期那樣激進,一方面,特朗普稱將針對中國貿易行為進行調查,但是沒有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之前曾提到的60%關稅;同時我國外交部回應相對溫和。另一方面,特朗普近期政策表態對內政傾斜甚多,包括清算上任任期結束后諸多糾紛、暫不執行TikTok禁令等。
圖源:央視新聞
優先推出的是針對國內的政令,特朗普新政全面出擊的概率正在降低,“攘外先安內”的可能性正在提升,對外加征關稅沒預期中急迫,特朗普透露廣泛性的關稅政策可能不會實施。因此,全球風險風險偏好改善,目前雖有最早2月1日對中國商品征收25%的關稅之說,但相關專家認為加征關稅會分階段、分批次進行。特朗普對中國加征關稅的主要顧慮是國內通脹問題。除了關稅,美國還在其他方面給中國紡織企業“使絆子”。
美國當地時間1月14日,美國國土安全局官網發布公告,宣布將37家中國企業列入UFLPA制裁實體清單。據公告,此處新增的名單將于美國當地時間2025年1月15日正式生效。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告,目前UFLPA制裁清單內總實體數量達到144家,這是該清單發布以來單次增加實體最多的一次,其中20余家為棉紡織企業。(見此前中國紗線網報道,點擊閱讀)這完全是美方基于謊言的惡意制裁,其目的就是干涉中國內政、遏制中國紡織行業發展。中國紡織企業在應對美國關稅和制裁方面采取了很多實際行動。許多企業在東南亞等地區投資建廠,如申洲國際積極擴張海外產能。申洲國際的一名國內客戶告訴記者,把部分出口的供應鏈設置在海外,可規避風險。“產品要進入美國市場,從中國發貨到美國海關,可能會被扣下。中國企業做全球供應鏈,規避貿易風險。”要吃好代工的飯,勢必端好海外的碗。馬建榮很早就把代工產業轉移到東南亞。2005年在柬埔寨的第一家工廠投產,2013年至2019年,又陸續在越南和柬埔寨設廠。目前,申洲在全球擁有約10萬名員工。其中,柬埔寨員工約18000人,還有一個預計約1.2萬工人的新工廠正在建設,預計到2025年局部投產。
來源:網絡據外電1月20日消息,巴西對外貿易秘書處(Secex)公布的出口數據顯示,巴西1月前三周出口棉花265,574.23噸,日均出口量為22,131.19噸,較上年1月全月的日均出口量11,375.53噸增加95%。美國農業部周度出口報告顯示,美棉周度出口銷售凈增加31.62萬包,較四周均值增加71%。中國需求明顯增加。國內現貨市場走勢偏弱,缺乏能帶動市場的關鍵因素。鄭棉低開震蕩收低,小幅下行。1月22日,鄭棉主力合約報13610元/噸,跌50元,國內,24/25年度棉花豐產的利空逐步消化,節前備貨和金三銀四預期下價格止跌后小幅反彈,但節前交易已逐漸清淡乃至停滯,預計節前短期鄭棉維持震蕩走勢。鄭棉關注在13500-13800區間運行的表現。
近期鄭棉市場走勢
如果確認中美關系緩和或經濟復蘇趨勢后,節后有望迎來市場反彈。綜合來看,短期內鄭棉大概率還是維持震蕩態勢。這對于紡織企業來說,在原料采購上就需要更加謹慎,才能應對棉花市場的不確定性。
國際貿易政策同樣是影響紡織行業的重要因素。特朗普上臺后,美國的關稅政策成為懸在行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有消息稱,特朗普稱最早2月1日對中國商品征收25%的關稅,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一旦實施,對中國紡織行業的出口將造成巨大沖擊。畢竟,中國紡織企業對美國市場依賴度不低,高關稅會讓中國紡織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大幅下降。不過,也有專家分析,美國加征關稅這一舉措面臨諸多制約因素,實施時間或許會大幅推遲。即便如此,紡織企業也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提前謀劃應對策略,比如拓展其他海外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加大產品研發投入,提升產品附加值,讓產品在價格之外更具競爭力。
來源:中國紗線網、中國棉花網、21世紀商業評論、e公司、大有期貨、廣州期貨、友金所、美DHS官網等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