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橋被稱為“托在一塊布上的城市”,紡織企業達到8000余家。近些年,當地聚焦市場、產業、科創等優勢,打造現代紡織產業體系。其中,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就是產業轉型的重要突破口。如柯橋成功創建“織造印染產業大腦”,目前該大腦已接入3000余家企業,推動行業生產效率提高8%以上;完成848家規上企業智能化改造,先進設備占比提高到60%以上。據柯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不少紡織企業積極轉型,擁抱國際賽事機遇。據不完全統計,當地紡織企業生產的服裝面料、印花、旗幟等曾先后在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巴黎奧運會等國際賽事中亮相。“起初要求我們為兩款領獎服制作印花,分為薄款和厚款,分別在室內和室外使用。沒有想到,我們的印花還出現在開幕式上。”蕭興水介紹,“服裝設計以‘冰雪浪漫’為主題,將紅色雪花圖案印制在衣服的色塊之上,希望表達中國運動員凌霜傲雪的精神。”印花是指使用一定的技術和方法,將圖案、文字或圖像印刷在物品表面的過程。蕭興水稱,“和以往‘來圖加工’的模式不同,這次在印花過程中,我們對紅色進行了嚴格把控,在‘國旗紅’的基礎上再配‘經典紅’,實現兩者完美漸變。”他還透露,“兩款服裝采用高性能防水透濕材料,并設計了身體‘微氣候’調節系統,運動員穿上后,會更加舒適。”拿下國際賽事的訂單,離不開民營企業對科技創新的孜孜以求。就在2024年,蕭興水投資超億元新建廠房,并引入11臺高精度數碼打印設備,其中就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圖文處理技術,目的是以AI算法提升印花精細度。“新技術為兩款服裝的印花生產提供了有效的支持。”蕭興水說,公司于2024年7月拿到亞冬會訂單,11月就順利完成了生產。眼下,他已經在著手準備其他重要賽事的相關服裝訂單。
一卷卷布匹背后的科技感、時尚感,也透見了柯橋紡織業轉型升級路。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