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兩會于3月4日至5日在北京召開。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五五”發展的關鍵之年。在這個承前啟后的關鍵節點,紡織行業也將迎來繼往開來的發展新征程。
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者、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者,中國紡織工業與時代同頻,從“大而全”向“強而韌”躍遷,新質生產力在行業內加速形成。紡織產業規模優勢、體系優勢不斷強化,在穩就業、促發展、惠民生中發揮價值,有力支撐外貿、外匯穩定,行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基石地位持續強化。
“2024年,我國棉制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874.5億美元,占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金額的29%。近年來,受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東南亞等地棉紡織產業鏈競爭力不斷增強等因素影響,我國棉紡織產業鏈國際競爭力被削弱,棉花進口配額對我國棉紡織產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制約愈發明顯。”劉子斌建議,要足量發放棉花進口配額,保持我國棉制紡織品服裝的國際競爭力;適時適量輪入和投放進口棉,穩定棉花市場價格;探索放開棉花進口配額管制,實現內外棉價趨于一致,給企業創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提升我國棉紡織業國際競爭力。
中國紡聯副會長楊兆華介紹了2025年全國兩會紡織行業代表委員議案提案建議材料收集匯總情況。今年全國兩會,來自紡織行業的代表委員將重點圍繞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擴大內需與消費升級、綠色低碳發展、產業鏈供應安全等方面提出建議。建議如下:
1、消費補貼與內需提振
紡織服裝行業將受益于消費提振政策。多地已發放針對紡織服裝的消費券,預計兩會將進一步擴大消費補貼范圍,刺激內需。這將直接拉動市場需求,為紡織企業創造更多的銷售機會。
2、綠色轉型與技術創新
兩會將推動紡織業的綠色轉型,支持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例如,長江經濟帶紡織業的綠色發展將獲得政策支持,推動區域協同創新。這不僅有助于企業降低生產成本,還能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滿足消費者對環保產品的需求。
3、“一帶一路”與外貿機遇
紡織業的外貿市場將進一步拓展,尤其是對“一帶一路”國家的出口。2024年,我國對“一帶一路”國家的紡織品出口占比已接近55%,預計兩會將出臺更多支持政策,助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升我國紡織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
4、智能化與數字化轉型
人工智能和數字化技術將加速紡織業的智能化轉型。例如,浙江省已通過數字化技術破解印染高耗水難題,未來更多地區將推廣類似技術。這將推動紡織業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5、產能優化與反內卷
政策將推動紡織業產能優化,控制過剩產能,支持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促進區域均衡發展。這將有助于優化行業布局,避免惡性競爭,為企業創造更加健康的發展環境。
2025年兩會這些政策的實施,將為紡織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紡織企業應積極調整發展戰略,抓住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
來源: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