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主辦,上海正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浙商租賃有限公司協辦,主題為“聚焦人工智能,賦能場景煥新”的2025紡織服裝渠道變革圓桌對話會在上海成功舉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秘書長夏令敏,中國紡聯流通分會會長徐建華,浙商租賃董事長、正海基金創始合伙人羅欣及來自流通分會重點成員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中國紡聯流通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水元主持了本次對話會。
智行合一創始人兼CEO、原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肖利華在以“AIGC驅動全域新增長”為主題的分享中剖析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演進歷程、當前發展階段及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他指出,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大潮下,企業應緊密貼合消費者日益變化的消費習慣,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營銷的全方位滲透。
肖利華認為,在人工智能時代,仍舊是內容為王,企業應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強大能力,高效地產出宣傳圖文、短視頻等內容,并通過多元化的渠道精準觸達目標消費者,這一轉變將促使企業從傳統的被動等待客戶的“坐商”模式,進化為主動出擊、尋找商機的“行商”模式,最終躍升至利用高效網絡實現業務快速擴張的“網商”階段,實現商業模式的華麗蛻變。肖利華還強調了當前及未來紡織服裝企業發展的五大關鍵趨勢:品牌化、產業化、數字化、資本化、全球化,這五大趨勢不僅塑造了現代商業的新格局,也將引領未來企業發展的方向,企業應至少聚焦于其中一兩個趨勢,結合自身優勢與市場需求,進行精準布局與發力。
中國紡聯流通分會會長助理吳穎慧做了關于“AI在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的應用與思考”的主題分享。吳穎慧從紡織服裝專業市場應用AI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角度出發,并緊緊圍繞紡織服裝專業市場不同的應用場景,運用大量案例,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專業市場應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市場商圈、企業商戶運營服務效率的方法和路徑。
面對下一步的發展建議,吳穎慧提到要推動市場商圈管理者、運營方和企業商戶對于人工智能的了解和認知,培養一批懂行業懂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并根據自身基礎情況與現實需求,進行適度而有益的學習與探索。吳穎慧認為專業市場要有意識地加強各項數據的采集和梳理工作,加速專業市場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并建議可以從AI賦能營銷宣傳、客戶服務等方面入手實踐;對于具備一定數字化運營基礎的專業市場,可以在原有的自建系統基礎上引入DeepSeek等AI大模型,全面提升自營系統的運營效率;集群商圈、專業市場應加強與AI技術服務型平臺機構的聯絡與對接,探索進一步定制個性化合作的可能性。
浙商租賃董事長、正海基金創始合伙人羅欣從資本角度出發,帶來“AI賦能,資本助力:共筑紡織服裝產業升級新生態”的主題分享。羅欣剖析了人工智能技術如何引領全產業鏈的革新路徑,他通過具體案例分析,揭示了資本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策略和產融結合新范式,闡述了資本與人工智能技術協同創新對于重塑產業生態及價值鏈的重要作用。
在此基礎上,羅欣提出了“資本+AI”構建產業新生態的三大行動倡議:一是建立“技術研發-場景驗證-資本放大”閉環體系,二是推動行業數據標準共建與安全治理,三是構建“高校-企業-資本”正反饋的專業研究機構。
上海綠色米蘭城市奧萊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北大縱橫咨詢管有限公司高級合伙人胡立煒作為對話環節主持人,徐建華、羅欣以及安徽省紡織行業協會執行會長葉梁作為對話嘉賓,圍繞著“AI+專業市場”“AI+資本”的融合發展進行了碰撞交流。
徐建華認為AI與專業市場融合要重點攻克三個核心問題:一是要加速上游研發設計與供應鏈管理的智能化轉型;二是要積極推動專業市場渠道與場景的智慧化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入,不僅將顯著提升線上內容創作的成本效益,還將引領線下場景的創新變革,使得未來物理空間的體驗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要素;三是人工智能正引領一場商業文明的變革,它顛覆了商戶傳統的產品、工廠及組貨思維,科技將成為驅動商業模式創新、未來業態演變的核心力量,這一變革將對企業的思維理念、人才結構、組織架構及體制機制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葉梁指出,當前企業對人工智能的認知尚顯不足,因此,政府與協會需進一步強化引導與推動。同時,他著重強調了資本的杠桿效應,認為在資本的助力以及數智化技術的堅實支撐下,未來的產業發展將迎來更為順暢與高效的道路。
羅欣表示,企業應深化對融資領域的認知,采取多元化的融資策略,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并憑借資本的強大助推力,融合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助力企業數智化轉型,進而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進程。
會上,與會代表也就各自有關人工智能應用的初步實踐和未來設想進行了現場交流。
湖南省服裝行業協會執行會長葉天毅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在推動株洲紡織服裝產業發展上展現出顯著效應,展望未來,株洲蘆淞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群2025年的核心戰略將聚焦于市場商圈的數智化轉型與升級,旨在通過智慧化與數字化工具的深度應用,引領市場管理邁向賦能型新階段。
鄭州銀基廣場總經理苗俊雅分享了商戶成功運用人工智能工具賦能營銷的具體案例,充分展現了人工智能在驅動營銷創新及提升效能方面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
重慶朝天門大融匯服裝市場副總經理金鑫介紹了大融匯實施的一系列數智化應用部署,涵蓋客流管理系統、會員管理系統以及線上線下融合策略等。展望未來,大融匯將重點聚焦于兩大方向:一是利用AI技術助力采購商精準選品與組貨,二是借助AI深入剖析消費需求,以指導生產方向,實現定制化與智能化升級。
最后,夏令敏做總結講話時強調,人工智能作為一場技術革命,是推動產業深刻變革的關鍵驅動力,國家政府層面已明確提出,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促進新型生產力的蓬勃發展,并部署實施“人工智能+”戰略行動;在此背景下,紡織服裝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應積極擁抱新技術,利用人工智能賦能,加速產業轉型升級進程。
夏令敏認為,紡織行業應用AI要注意兩點,一是全產業鏈都要主動接納并廣泛應用先進智能技術,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在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方面展現出的顯著優勢,引領產業邁向革命性變革的新階段;二是對待人工智能技術應持理性態度,盡管其應用范圍日益廣泛,但當前人工智能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未來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優化和完善。
談及人工智能的應用建議,夏令敏著重指出以下幾點:
首要任務是積極擁抱數字化技術,著重于數據要素的積累與深度挖掘,通過數據分析強化企業流程管理,優化生產工藝,實現效能提升。
其次,人才隊伍建設不容忽視,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既要不斷優化現有團隊的知識結構,確保團隊成員緊跟時代步伐,又要積極吸納新鮮血液,引入全新的知識體系與視角,為團隊注入活力。
最后,要充分利用行業商協會、人工智能領域的專業機構及人才的資源優勢,緊抓發展機遇,攜手并進,共同推動產業的數智化轉型,賦能未來發展。
來源:中紡聯流通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