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人有一句話叫“恨布不成衣”做布做到了全球第一,可是成衣品牌卻很少。
在制造大市紹興,紡織服裝這一傳統產業如何“老樹發新枝”?巴魯特”就打了頭陣。
2012年起航的品牌,從事品牌研發、供應鏈管理、零售終端管理于一體的男裝品牌服飾公司。
2022年,巴魯特開始發力工業旅游,2023年,巴魯特被評為浙江省工業旅游示范基地,今年上半年,巴魯特工業旅游相關產值達680萬元,同比增長20%。
“巴魯特”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就是公司所在的產業園。
園區內分布著2000余平方米的新零售品牌工廠店、擁有數字智能化生產車間和新零售聯動平臺、一座紡織服裝藝術博物館、一個研學游教育中心、私人服裝訂制中心以及配套的餐飲和茶歇休息公共基礎區域設施等。
近年來,“巴魯特”結合當代工業旅游需求和社會教育需求,利用自身資源及品牌優勢,以紡織服裝藝術博物館為牽引,工業觀光旅游和工業研學游兩條融合發展路線,已形成一個多元化的“商、旅、學”為一體的工業旅游園區。
一個把產業園打造成工業旅游園的品牌型制造工廠,創新的前店后廠模式,實現工業旅游與服裝生產銷售的完美融合。
點上一杯飲料和一塊剛出爐的面包,然后逛逛博物館,試穿一下各式服裝……
據了解有些游客還是專程從杭州等地過來的,一下單就是好幾萬元。
通過推出“觀光體驗工廠”,將工業元素與現代創意深度融合,來中心參觀、學習、訪問的游客量大增,觀光體驗的游客已超35萬人次。
真正實現看點變賣點,游客變顧客,現場就能成交。
并且巴魯特具備十足的“新零售”基因,可以說就是“新零售”的典型樣本。
相較于傳統零售,巴魯特對實體店面、門店促銷的依賴度更低。而相較于純電商,它又有實體店面優勢,能為客戶提供更加個性化和便捷的購物體驗。
在巴魯特,別上麥克風,從董事長到員工,人人都是帶貨“主播”!有的是帶衣服,有的是帶客戶,還有的是帶工人。
呂勇,浙江巴魯特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另一個身份是“巴魯特”帶貨“主播”。
目前巴魯特在淘寶天貓、京東商城、唯品會等平臺開設品牌旗艦店,在抖音、微信、淘寶直播等新媒體渠道開設活躍賬號,線上粉絲量突破150萬。
九成客戶通過短視頻被引流到店里來消費,其中不乏從外地趕過來的粉絲。
有些游客還是專程從杭州等地過來的,一下單就是好幾萬元。
視頻播放量有的單條能達到十幾萬次。
目前,“巴魯特”在抖音、視頻號、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形成了自己的傳播矩陣。
在新零售模式下,打破傳統商業倍率,創下單日銷售23萬+。
新零售中心不僅僅是“巴魯特”的零售賣場,更是一個社交體驗、家庭消費和時尚消費中心。近半年時間,“巴魯特”零售中心現金流回款數就相當于外面10多家店的總額。
在這里,消費者不僅可以購買到最新的服裝產品,還能參與到豐富多彩的互動體驗中。通過這種獨特的場景營銷,巴魯特將其品牌融入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使得消費者與品牌的關系更加緊密。這種體驗式的營銷方式,使得巴魯特不僅僅是一個服裝品牌,更是一個生活方式的象征。
新開辟集零售、批發于一體的極致單品展區,依托專業買家資源庫和點對點的商貿服務,不斷創新營銷模式,分類上更細致,“人找貨”更舒服。
帶工人是個什么說法?
從巴魯特副總經理兼生產總監高總運營的賬號,了解到就有來自哈爾濱的粉絲從千里之外來應聘的,更有高總親自接機的溫暖畫面。
通過個人賬號將粉絲從線上吸引到線下,使工廠成為吸引人才的磁場。這樣的舉措不僅提升了工廠的知名度,也實現了工廠人才資源的有效對接。
廠區變景區,聽起來有點“不務正業”,實際上是把看點變賣點,把游客變顧客。
來源:服裝邦林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