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縷晨光揮灑在博雅塔下,未名湖中,那是華夏的民族時尚在漸漸蘇醒。
——題記
2019年“五四精神”的百年華誕之際,春光明媚,萬里無云。筆者作為中國時尚產業一名普通的從業者,拜訪了北京大學微觀經濟學界的一位學者。一盞清茶,坐在中國近代新文化運動的發祥地--未名湖畔岸邊,一起感受百年來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那種波瀾壯闊和跌宕起伏。
整整100年前,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入侵...歷經半個世紀苦難的中華民族,從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喪權辱國的那一刻起,終于覺醒了。如一道驚雷閃電,劈開舊中國的無邊黑夜,喚醒了沉睡的靈魂,以雷霆萬鈞之力鼓舞著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復興的勇氣和決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中國共產黨引領下,民族風尚開啟了復興之路。崢嶸歲月里,那些人,那些事.....最終都融匯成了一種堅定的信仰,30年后,被鐫刻在了用鮮血染紅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面對列強的層層絞殺,近乎瘋狂的意識形態滲透,我們終于還是扛過來了!100年后,燕山腳下,雁棲湖畔。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達成283項務實成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成為全世界認可的主題。海陀山下,媯水河畔。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大幕開啟,鋪展綠色發展新藍圖……讓中國青山綠水,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
靜靜的聆聽,老先生侃侃而談,我心中一直有一種疑問:這些,與中國時尚的關聯在哪里?智者讀懂了我眼中的疑惑,“年輕人,你覺得新時代中國時尚產業的基點是什么?”看著智叟臉頰上浮現出的密之微笑,我的眼神被他手中的兩幅圖片吸引了過去。
這就是中國時尚產業向全世界傳遞的兩張名片:政治自信和時尚中國。“讓世界都愿意了解華夏文明,讓世界都喜歡上唐裝漢服,讓世界都愿意傳播中華民族的生活方式”。老先生端起茶盞,指著茶碗中的碧波微瀾講:時尚是什么?時尚不等于美,但是美一定可以時尚,新時代的中國,我們看到了什么?是霧霾散去后的藍天,是雄安新區那開始湛清碧綠的生活方式,是世界政治舞臺上出現的寬領長袖.....后房地產時代,中國時尚產業開始正真覺醒是一種必然。華夏民族在新時代新生活美學的引領下,國家風尚必將覺醒,本質上講,這是一種國家自信的覺醒。就像日本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紛紛把LV的包包束之高閣,褪去VALENTINO、CHANEL;穿上優衣庫、無印良品的時候,實際上他們選擇的不是民族時尚,而是標志著一種民族自信的覺醒。“時尚等于流行,但時尚流行不等于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人們喜歡頭發卷成大波浪,穿大馬金刀的西裝,戴太陽下晃眼的大金表.....可是現在呢,人們還是喜歡馬可的素面朝天、青衣布衫,又或灰白相間。以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舉例,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人們總喜歡四四方方的板樓或者筒子樓,可是進入新時代,人們更加喜歡SOHO式的LOFT,他們甚至把之前的那種四四方方、一般高痛恨的稱做“水泥森林”。這也是一種覺醒。
(東方時尚中心發布OMC設計師孵化體系現場)
(東方時尚中心俯瞰圖)
時尚事業和時尚產業最大的區別是,時尚事業更注意引領人們對美學的理解,自然的做生活美學的傳播,因為摻雜商業元素的產業理念,市場和利潤會成為不可逾越的目標。
鐘聲響起,五四慶典開始了。我的思緒回到了博雅塔下的兩個變得修長的身影,“老師,我們再往前走走,夏天來了,收獲還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