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內容
1. 最近講轉型升級、講新零售,那么傳統行業企業家該做些什么?
你為這個“轉型升級”犯過多少錯?交過多少學費?成功很難復制,不是拿到了一個標準公式,照著做就成功了。企業家第一件事就是要跑出去,去犯錯誤。
企業做的東西是對還是錯,很多時候是看不清的。而企業家正是一群面對不確定性敢于顛覆創新的人。面對重大挑戰,大多數杰出公司不是編制報告來從事龐大的理論論證,而是立即成立專門小組,進行快速反應。用行動的力量去試錯,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路。
2. 從規避風險的角度來說,最好的方法是深耕這個行業。
1970年代,瑞士豪表面臨石英風暴,上千表廠倒閉,十萬工匠失業。瑞士豪表拒絕轉型,堅決不做石英表,他們相信有一部分人會永遠喜歡機械表,而戴手表也不僅僅是為了看時間,所以堅守做機械表,專注升級。
3. 把東西賣出去并沒有結束,你們的鏈接才剛剛開始。
現在的生意賣的是什么,是一套美好生活的解決方案。企業需要思考如何為消費者提供增值服務,把硬件和軟件打包在一起,讓服務成為獲利新的成長部分。賣蘋果手機的時候已經賺了你很多錢,但是這并沒有結束,才剛剛開始,后續配套的耳機、充電器等一系列東西都是可持續獲取利益的。
4. 企業的成長高度是由最短的那塊板決定的。
企業家創業成功都有一塊超長的板,可能是技術、營銷、管理,或者情商高、膽子大……任何一塊板超長就成功了,但是這樣的企業能走多遠呢?
企業的成長高度,是由最短的那塊板決定。所以一個企業家對于不感興趣的東西也必須要逼著自己去學,企業家成長的過程是不斷自我修煉的過程。
5. 你是否在缺乏吸引力的產業中過分強調對市場份額的追求?
許多戰略制定的概念都忽視了產業吸引力,而過分強調對市場份額對追求,為取得微不足道對勝利而付出慘重對代價。
——著名的管理學教授 邁克爾波特
要素錯配與戰略迷失是企業經營很難避免的陷阱,每一個企業家都對財務報表負責,所有的戰略配置都為了財務報表去完成,為既定的目標忽略行業的吸引力和發生的變化。
所以企業家日常要學會在自己某一個時間點中抽象出來,埋頭種地也要抬頭看天,通過游學聽課等方式,從眼前工作中抽脫出來,抬頭去看更遠的未來,這樣一種習慣的養成對我們的長期發展非常有利。
6. 創業是為了賺錢還是改變世界?
我創業是為了改變世界,不是為賺你們幾個臭錢。
——羅永浩
創業就是為了賺錢,消耗那么多青春和資源,不賺錢是不道德的。然后順便改變世界,能改變就改變,不能改變也挺好。
同時,賺錢是基本道義,不是企業驅動的唯一,驅動企業的應該是對非常抽象的一個目標的認同,就是我們說的愿景。這個認同超越了對企業盈利的認同。人人處于自私,但是在做利他的事情,這樣的組織是不需要管理的。
7. 企業成長一定是速和度的結合。
有速無度會失控,有度無速會失勢。
——吳曉波
企業成長的青春期會非常迷戀發展速度,速度可以掩蓋很多問題,但這樣的成長是脆弱的。
古人造字很有意思,速和度就包含了辯證的思維,速是進展、運動,是賭博精神;度是節制,是精算師,看風險的邊界在哪里。有速無度會失控,有度無速會失勢。企業家成長的過程,就是要速和度結合,保持速的精神,修煉度的能力。
8. 為什么中國絕大多數企業無法跨過轉型升級那道坎。
每個企業生命像人的成長一樣,是有生命周期的。很多企業進入成熟期,會進入一個舒適區,只能聽到你想聽到的東西,外面所有的東西都被屏蔽了。這時企業必然發生一個非常痛苦的迭代,而這個迭代往往不是由內部發生,因為內部的每個人都是既得利益者。但是當外部所造成的巨大推動力推到你面前的時候,你已經來不及了。所以中國絕大多數企業無法跨過轉型升級那道坎,不是不聰明,而是每一個企業都會這樣,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9. 服裝行業是一個朝陽還是夕陽行業?
從產業生命周期來說,這是一個偽命題,沒有朝陽行業和夕陽行業,有的只是消費者需求,如果消費者對這個行業需求的增長超過人均GDP的增長,那么這個行業還不錯。
10. 消費者關系是你獲得持續品牌利潤能力的重要來源。
當年國美和蘇寧壟斷了家電渠道,所有制造商生不如死。所以對做消費品的企業家來說,要真正賺到錢,一定要建立你跟消費者之間關系。消費者關系是你獲得持續品牌利潤能力的重要來源。當你的消費者關系被切斷,其實就淪為了一個代工商,因為你被剝奪了一個商品的定價權。商品的定價權由渠道能力和實驗室能力決定。實驗室能力就是你的核心技術能力,渠道能力就是你跟消費者之間的關系。
11.你賣的產品和價格脫敏了嗎?
隨著新中產消費者的崛起,大家開始愿意為美好的商品買單,戴森的吸塵器、吹風機都是三四千,但是買戴森的人不會計算這個產品的成本價多少錢,就是因為戴森的產品和價格脫敏了,消費者買的是對品牌的認知,對產品功能對迭代。這個時代,只有你的產品制造成本必須要定價脫敏,才能形成和同業競價的巨大溢價能力。
12. 不要覺得春暖花開,花會開很久。
我們國家是一個牢牢控制生產資料和政策支配權的國家,所以了解宏觀波動非常重要,地方區域內的營商環境如何,與產業周期同步的產業政策、信貸政策調控有沒有什么變化。不要覺得春暖花開,花會開很久。在行業長期增長中,一般4-5年就有一個危機,所以要時刻警惕。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