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學凱,天津工業大學1992級藝術學院時裝設計專業校友,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常務理事、主任委員,亞洲時尚聯合會理事,浙江原譯時尚創意設計有限公司合伙人,上海贏國服飾有限公司創意總監,上海標頂服飾有限公司創意總監。自1996年以作品“剪紙兒”獲得第四屆中國國際服裝青年設計師作品大賽金獎之后,先后獲得“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中國最佳女裝設計師”“中國當代名師勛章”“中國十大設計名師”等國家級大獎。同時還代表中國在2003年參加在巴黎盧浮宮舉辦的“時尚中華”當代中國優秀時裝設計師作品發布會;在2006年代表中國首次參加米蘭時裝周“中國日”時裝發布;2008年,設計制作奧運會升旗手服裝,并獲奧運禮服設計“一等獎”;2010年,參加上海世博會日本“星邁”計劃全球五位設計師時尚發布會等世界性活動。他用自己的創意代表中國的服裝形象,向世界展示中國之美。
從“兄弟杯”到米蘭時裝周;從初出茅廬到眾人羨慕的“得獎專業戶”,研究生導師、著名設計師、公司創始人合伙人……種種光環,無不令人艷羨,這一切也成就了人們眼中的設計名師—— 武學凱。


不同于許多懵懂的大學生,在未上大學之前,武學凱便對設計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與一些當代藝術家們的接觸與交流中,藝術生涯的美好向往便在他心中生根萌芽了。
大學時代的他極為努力。通過藝術與設計的學習,自我期許不斷提高,自我改變的渴望更加強烈。老師的諄諄教導,在不經意間為他埋下了創新的種子。善于思考的他,也在課堂中獲得啟發,不斷汲取能量,為日后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空閑時間,武學凱參觀了許多藝術展,以極大的精力和盡可能多的時間去觀察生活。藝術來源于生活,對社會與生活的關注,帶給他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與創新思維。與國際大師皮爾·卡丹、費雷的接觸,使他萌生出成為和他們一樣有號召力、影響力的設計師的想法。種種這般,激發了武學凱的信心,成為他努力追逐夢想的動力。導師播下的希望之種,明確的求學目標,自我的不斷期許,讓他在成為藝術家的道路上愈發堅定。
武學凱說:“大學的教育,給我帶來藝術和技術層面的扎實基礎。雖然在當時,沒有帶來很大的樂趣,卻為工作與競爭帶來了創造性的解決方法與思路。作為一名青年學生,要在學習道路上不斷成就自我,才能夠創造一個新的自我。”


“志行,為也。”學生時代的目標在時間的推移中不斷修正和改進,踏進社會的武學凱開始了嶄新的征程。初出茅廬,自然面臨許多的機遇與挑戰。因為一直向往能成為一名有很大成就的設計師,可以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創意,為此他參加了許多設計大賽,更是收獲了“得獎專業戶”的美稱。談及比賽經歷,武學凱如數家珍:“剛出學校,希望有機會展示自己創意設計的能力,當時可以說,展現的方式大部分都是通過比賽。在比賽過程中,發揮想象力,可以獲得評委的認可,也可以增加自己的信心。最重要的是,一個人參與競爭能夠獲得認可,也能樹立更明確的方向。”語重心長的話語,透露出武學凱為了夢想奮進拼搏、不負青春的堅定。
巴爾扎克曾說過:“人們若是一心一意地做某一件事,總是會碰到偶然的機會的。”不懈努力的武學凱終于抓住了屬于他的機遇。因欣賞其才華,杉杉集團的董事長向他伸出了橄欖枝,希望他能管理工廠。雖然與他的理想有些差距,但希望能學到更多的他毅然接受了這個挑戰。種種經歷磨煉之后,武學凱如虎添翼,這成為他創業之路的奠基之石。正如武學凱所說:“我遇到了很好的機遇,也遇到了一個好老板,給了我很大幫助。但最重要的,我覺得是如果你不努力,機會總會與你擦身而過,努力讓我們不斷成功。”


“杉杉集團的空間很大,但一個設計師的創造力、想象力在一個品牌內得不到完全的發揮。”這是武學凱當時內心最真實的寫照。他在杉杉集團的工作可以說頗有成就,讓他在中國服裝設計領域也有一定的地位。身為杉杉集團設計總監的武學凱并不安于現狀,那顆學生時代萌芽的種子已經破土而出,武學凱毅然走上了創業的道路。“我是一名服裝設計師,我有個人的理念與追求。”
2002年,上海贏國服飾公司建立。從開始籌措資金、積累人脈、調查市場,到協調合作伙伴的關系、確定商業模式……這些都是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正是過往經歷一點一滴的積累,才有了贏國服飾的建立。談到創業,他說:“創業面臨著很多風險和不確定性,是一個不斷面臨挑戰的過程,最難的是團隊的協調和步調一致性,創業最重要的是合作伙伴的選擇。”武學凱認為,創業不同于單純的藝術設計,不僅需要競爭,更需要合作,不僅需要關注自我,更要放眼周邊,合作是創業路上永遠不會過時的一條法則。
在談到當代大學生創業時,他認為:“創業不僅僅是一個想法,更是對自我的一份責任,對社會的一份責任,是對自己綜合能力的檢驗。”他鼓勵當代大學生:“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永遠都要有一種在路上的心態。”在人生的岔路口,武學凱步入創業之路,他也正是憑借著“在路上”的心態,才克服了重重難關!


談及服裝設計,武學凱有了別樣的精神。對于設計理念的理解,他說:“服裝設計就是了解生活,認知生活。”他希望將自己對生活的態度和理解帶入設計之中。他目前正致力于將中國的東方元素融入設計中去,讓東方元素不只停留于藝術欣賞層面,而是走進生活,帶給消費者美的享受。
武學凱對當前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充滿信心。他有兩點認識:未來,設計師的小眾品牌會有更大的發展;消費群體和從業群體發生轉變。他以自身為例鼓勵設計師堅持自主品牌,為行業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他對企業也有新的調整—— 回歸產品。談到員工, 他認為:“在新的階段里面,執行力是首位的,在有了執行力時,再來提升創造力,有了執行力、創造力和團隊精神的人,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言語中透露的也是對天工大學子的期待之情。武學凱執著于對藝術的追求,對設計的熱愛,從學生到員工,從員工到老板,從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