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院線電影《嫘祖故里的女人》劇本研討會在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召開。中國電視藝術家日月河老師出席會議,省服裝協會部分領導班子參加會議。
一部反映河南服裝人的心酸及輝煌史
一部河南服裝業行業發展的真實縮影
電影《嫘祖故里的女人》以河南服裝行業發生的真人真事為故事原型,講述了以栽桑養蠶織布發明者的“先蠶”圣母、中華民族之母嫘祖故里——河南省西平縣新一代女性,繼承了“嫘祖”的強大基因,以其“自強不息、干事創業”的精神,投身服裝行業,歷經奮斗曲折,最終走向成功,回報桑梓的青春勵志故事。電影由著名電影編劇日月河主導編劇。日月河,教授,作家,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首屆華語國際編劇節入圍百強編劇。
著名電影編劇日月河
《嫘祖故里的女人》影片濃縮了新一代服裝人百折不撓的敬業精神,折射出河南服裝忠誠、勤勞、智慧的人性光輝,弘揚了河南服裝產業作為扶貧的主力行業“萬億產業”的輝煌成就,進而探索河南省服裝產業這樣的“時尚、綠色、科技”勞動密集型先進制造業,如何更好地服務縣域經濟,融入產業扶貧和鄉村振興,更好的實施五大工程,主動整合資源,服務縣域經濟,促進河南經濟文化大發展、大振興、大崛起!
拍攝背景
西平是繅絲制衣的鼻祖、軒轅黃帝的正妻——嫘祖的故里。近年來,西平縣秉承嫘祖深厚的歷史文化基因,以“科技、時尚、綠色”為引領,打造優秀服裝產業集群,積蓄更多的發展能量,打造服裝產業智能制造新高地!西平服裝產業集聚發展的態勢已經形成,被省服裝協會譽為“西平態度、西平速度、西平現象”。
2018年8月,西平縣成功承辦了第十一屆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西平也先后被定為“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園區”“國家智慧型紡織產業園區試點”。以嫘祖服飾文化為依托,西平縣建設了5.3平方公里的嫘祖服裝新城,定位打造服裝產業轉移的承載地、供應鏈價值提升的示范地和智能制造基地,把服裝產業培育成為百億級產業集群。
電影《嫘祖故里的女人》的拍攝,就是以西平人民在中國服裝行業做出的驕人成績和開拓精神為原型,以電影藝術形式,來推動服裝產業,服務縣域經濟,推動鄉村振興,探索一條產業與電影融合發展之路。
嫘祖,又名累祖。為西陵氏之女,軒轅黃帝的元妃。她發明了養蠶,史稱嫘祖始蠶。嫘祖是有史籍記載的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華夏文明的奠基人。嫘祖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和精華,是炎黃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東方女性文化的光輝典范。
劇本素材
對于這部影片的拍攝,省服裝協會作為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專門召開劇本研討會。會上,李剛會長講到,在省服裝協會工作十余年,歷經見證了我省服裝行業的風雨歷程、重大轉折與輝煌成就,發生了太多太多真實的感人故事,這些平平凡凡的河南服裝人,有的是夫妻檔、有的是兄弟姐妹一個家族,有的是只身一人,有的還身有殘疾,就是這樣:
一個個白手起家,“起大早、扛大包、擠火車、累彎腰……”從工人四五個人發展到幾千人,從租百十平的廠房到自建幾千平的廠房,從幾家店面到上千家店面,從年產量幾萬條到年產量幾百萬條,從年產值幾萬到上千萬、億萬……
一步步通過自立自強、誠信忠誠、勤勞智慧,在我省服裝行業的發展浪潮中,站立腳跟,獨創品牌,奠定了我省服裝發展的人才基礎和產業基礎。
省服裝協會的工作人員,服務服裝行業多年,根據親身經歷,講述了一個個發生在自己身邊、親戚甚至自身的真實故事,這些鮮活的人物,都將成為影片重要的原始素材,而且是最為真實、親切的故事。
電影情節跌宕,各種“現實矛盾”映射出服裝發展歷程中的:人際問題、管理問題、技術問題、人情問題、資金問題、社會問題等。同時,這部影片也將從政治高度、經濟角度、歷史背景全面展示河南服裝發展史,融入地方方言及文化特色、服裝行業專業術語,以及服裝產業鏈、服裝服飾相關行業高大上“時尚文化”,打造“美人、美景、美事兒”,傳播濃濃的“正能量”。
從這部影片中,河南服裝人能看到自己當年的影子,縱觀影片也能看懂中國服裝行業的發展趨勢、河南服裝業的發展態勢和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據悉,這是首部以河南省服裝產業為背景的影視作品,通過《嫘祖故里的女人》的拍攝,將促進我省地方經濟發展,尤其是莊嚴告知世人,西平是嫘祖故里,讓服裝人在重新了解西平、認識西平的基礎上,大大提高西平縣作為中華民族之母嫘祖故里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