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設計IN臺灣 帶給你最好的視覺分享
????
法國著名景點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4月發生大火,標志性的頂部哥德式塔尖一夜燒毀。
大火之后,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稱,計劃在5年內完成巴黎圣母院重建工作。
為此,獨立出版公司GoArchitect舉辦了一場巴黎圣母院設計比賽(The People's Notre-Dame Cathedral Design Competition),旨在為教堂的未來創造一個新愿景。
當地時間5日,GoArchitect公布比賽結果,兩名中國建筑師????????的「巴黎心跳」(PARIS HEART BEAT)方案贏得冠軍。
據獲獎的中國建筑設計師蔡澤宇和李思貝對其方案的闡述,「巴黎心跳」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
-
水晶般的屋頂,反射出巴黎歷史悠久的城市面貌;
-
塔尖上的裝置,如時間膠囊般追溯城市的記憶;
-
主體塔尖,以萬花筒的形式來贊美城市景觀。
「巴黎心跳」的重點,就是在萬花筒中心,有一個利用磁懸浮技術、于塔尖頂端浮動的時間膠囊,將每半個世紀打開一次。
該裝置在塔尖有節奏地上下浮動,象征巴黎起伏的心跳。
“磁懸浮裝置為過去留下了記憶,為未來的故事留出了空間;新塔尖代表了人類的記憶,存在和希望;時間膠囊有節奏地上下移動,呼吸和與城市一起跳動。”
另據GoArchitect官網消息,除了中國建筑師贏得冠軍外,其余5個入圍總決賽的作品分別來自加拿大、英國(2位)、美國和日本。
這次比賽共有超過56個國家200多名建筑師投稿,投稿作品總數達226件,并有3萬名網民參與投票。
這次比賽展現了各國設計師對經典重塑的“新奇腦洞”,除去入選總決賽的作品,中東設計公司的一件作品也格外吸引人眼球...
Shepherd Studio 來自中東,多年來以「跨領域」為理念,嘗試開闊大眾想像,跨涉不同藝術范疇。
他們這次嘗試運用充氣物料,把標志性的歌德式塔尖,以巨型氣球的方式重現于眾人眼前。據稱,這個大型充氣塔頂日間將綁定于圣母院骨干建筑上,而入夜后則會懸升至半空。
從概念圖可見,這個粉色塔尖似乎以塑膠物料制成,氣球四角以繩索固定,大小雖然與原來設計大致相同,但卻「膠」味甚濃。
設計公司將計劃起名為「Divine intervention」,至于這樣荒誕的改造是否divine,就真的見仁見智了。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