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蘇惠民
南宋銀杏
語兒之夜
春深大積
小橋人家
橋外有橋
雪落故鄉(一)
雪落故鄉(二)
倉前古韻
水岸人家
以霧洗濯
靜謐時分
疏枝橫斜
脈脈水語
光影窗花
春深忘歸
散淡時光
在水一方
故土家園
古宅深深
翔云晨照
濮院之名,源于濮氏家族。宋元之際,濮氏家族在此經營家業,把古老的槜李墟打造成一個安居樂業、繁華富庶的永樂市,嘉禾一巨鎮。在今天的濮院,許許多多歷史遺跡、歷史記憶都與濮氏家族有關,濮綢、棋盤街、銀杏樹、香海寺、翔云觀,還有一座座古橋、一條條小巷……
宋元時代的濮家大院,成為濮院百姓的美麗家園,歷經明清、民國而至當今盛世,濮院的過去、今天乃至未來,構成了絕代芳華的壯麗畫卷。
有人這樣說文解字,“濮”是水美、人美、事業美組成的。也有人說,“濮”字中的“美”少了一橫,是的,這缺少的一橫,正是需要濮院人共同努力的,從6000多年前的張家埭先民,到2500多年前吳越春秋的槜李墟百姓,一直至今天新時代的濮院人,從來沒有停止過奮斗與創造的步伐,不斷演繹江南小鎮的傳奇,無論是古代的濮綢,還是今天的毛衫,讓濮院的美一次又一次光芒閃耀,世人驚嘆。
濮院,是一方美麗的江南水鄉,中國特色小鎮、浙江時尚小鎮、東方小巴黎……名副其實。
資深攝影人蘇惠民沉浸于濮院古鎮,以五年時間拍攝了一組新專題《濮院之戀》,其絕美的吳越風韻撲面而來。
南宋銀杏樹、語兒橋、翔云觀、老街、古宅……在攝影人的精心捕捉、取景構圖中,生動而又迷人,他通過鏡頭語言詮釋了濮院的美,向我們傳遞了濮院的美。
歷經千年、百年,無論陰晴雨雪,還是白晝黑夜,大運河畔的濮院就在這兒,它的美無處不在,需要的是創造和發現,需要以文字、以圖片、以音樂、以書畫等一切藝術形式銘記下來,傳之于世。
從這個意義上而言,蘇惠民的“濮院之戀”,不僅僅是他個人情感的表達,而且也是所有濮院居民故土情懷的寄托。
著名作家黃亞洲老師曾經發出熱情的召喚,“現在,我就建議你的腳步走進書頁,去踩響那條音樂般的青石板小路,建議你在運河、石橋、古屋、大樹、茶肆、客棧、燈籠與綿綿細雨中品嘗歷史,并且在運河的越來越急驟的流速中,遐想古鎮的未來。”(《建議你穿越濮院古鎮》)
現在,我也建議你走進蘇惠民的組照“濮院之戀”,古韻之美、建筑之美、人文之美、光影之美……一定也會讓你“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