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
讓本土品牌在世界擁有自己的名和姓,這注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仍有很多人在堅持,即便艱難,也想繼續下去,因為當初的夢還在。復旦大學EMBA2018級復旦-臺大班的陳玉慧(CoCo)這樣堅持了14年,現在她把自己一手創立的潮牌帶上了上海時裝周的舞臺,期望能走向更遼闊的遠方。

“下一步,走向國際”,潮牌STAGE的追夢之旅



?2019年10月16日,上海新天地,“STAGE (透明舞臺)”在這里發布了新一季的服裝產品,這也是它第一次登上上海時裝周的SHOW臺,“來自臺灣的潮牌,我們應該是第一個!”作為STAGE的創始人之一,CoCo說起SHOW,開心地拿起手機,分享翻看這些天秀場排練的視頻,介紹自己品牌的CoCo像極了那些給別人展示自己孩子照片的母親。創業14年,CoCo說,就像養育一個小孩,一路很辛苦,也不是為了賺很多錢,卻一直因為初心支撐著自己走下去。
“創業14年,最辛苦的是什么時候?”
“就是今年。”
這一年,當初一起創立品牌的明星合伙人宣布退出,加上設計師品牌市場競爭愈發白熱化,新一輪的重整洗牌眼見就來了,CoCo開始質疑自己要不要繼續下去。
“其實我完全可以現在收手,開開心心地小確幸。”但是一旦創業,已經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不忍心丟開員工,不舍得放棄一手養育的品牌,“我們重新檢視自己,我們的核心,我們的實力在哪里?以前品牌的焦點都在明星身上,背后的團隊太低調了,沒有明星感覺什么都沒有了,其實錯了,不論是設計還是行銷,一直都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在停滯了大半年后,CoCo帶著團隊重新打起精神,“參加上海時裝周,就是要證明這個團隊的能耐,我希望讓員工看到品牌的實力,這就是我的態度。”
2004年,還是個銀行職員的CoCo一次去日本旅游,不想卻因此跨入潮牌圈,“那個時候潮牌剛剛在臺灣興起不久,去了日本發現那邊的潮流文化興盛,因此有了在臺灣開店的想法。”CoCo在臺北西門町的潮牌店是臺灣最早的潮牌買手店之一,憑借著“每周同步最新商品”、“正品保障”、“價格透明”,她的潮牌店很快成為潮人聚集地,并吸引了眾多藝人前往光顧,也因此熟識明星開始共同創立品牌。
CoCo回想當時要創立品牌時確實有很多顧慮,但大家基于同一個夢想“創立一個自己的頂尖潮牌”,“當時的潮牌品牌要么是歐美,要么是日本,就覺得我們也應該有自己的品牌。”
正是基于這樣,說干就干了!
2006年,STAGE(透明舞臺)誕生,品牌全名STAGE Hyaline of the World,以實穿性為基礎,堅持優質面料,無設限地打破許多元素,進行創造與設計,融合不同街頭文化的多次元效應,很快在潮牌圈里打響知名度。我們與眾多明星、國際品牌合作,發布過“STAGE X 變形金剛”、“STAGE X 同道大叔”、“STAGE X Reebok”、“STAGE X 百威啤酒”、“STAGE X 迪斯尼”等眾多合作系列,都成為一次又一次的品牌里程碑。
CoCo覺得自己很幸運,創業初期趕上了臺灣經濟的好時候,年輕人也有自己想表達的穿衣風格及態度,“那時,一款衣服明星穿了,銷量真的會馬上上去。”創立不久,STAGE的市場就從臺灣拓展到香港等地,在上海也有了自己的線下店鋪。
“可能臺灣人做事比較低調,不太喜歡出來說,也不太會大張旗鼓”,在進入大陸市場8年后,STAGE在大陸的經營卻沒有取得預想中的快速增長,CoCo也在做一些反思。兩年前,她決定定居上海,花更多的時間了解大陸市場,“做小而美(的品牌),有小而美的循環,做大有做大的擴張。”在定居上海的兩年里,她大多數時間會在大陸各個城市飛,“我發現很多地方跟我想象的不一樣。”關掉了線下店后,目前品牌的銷售以在線渠道為主。
要在一個地方做事情,就需要更了解當地的一切。也正因為CoCo好學、樂于求知的個性,在臺灣東吳大學的EMBA還沒來得及畢業拿到證書,CoCo就迫不及待地報考了復旦大學與臺灣大學合辦的EMBA項目,成為2018級復旦-臺大班的一員。“之前在大陸上過一些短期的培訓班,但復旦EMBA真的很不一樣,可以用溫文儒雅來形容,那是一種歷史積淀后的沉著。”在復旦一年,不僅讓CoCo對于上海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讓她的經營思路有了新的拓展,她負責設計制作的班服,受到了企業家同學的好評,也讓她更加明確自己的設計優勢。今年,她又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專門負責各類設計業務。

Coco在復旦-臺大EMBA學習留影?
復旦-臺大EMBA的同學助陣CoCo品牌走秀
在臺灣,STAGE曾經與PChome簽約,為他們設計工作服,有了潮牌品牌力的加持,公司員工們更喜歡工作服,也加深了對公司的認同感。
CoCo也積極參與許多公益活動。“我們曾經幫臺灣的消防局免費制作宣傳影片,在幫助他們宣傳的時候,其實也能表達我們品牌的態度。”創業十余年,CoCo對于生意這件事有了新的認識,“以前大家都覺得要么是互相競爭要么是相互利用,但現在我會覺得合作比競爭更重要,合作共贏才是一種能夠持久的模式。”
“做服裝真的很辛苦”,為了備戰時裝周,CoCo和她的團隊已經連續加班多日,“每天到凌晨一點多。”雖然這么說,但CoCo仍然樂在其中。面對未來,她也總是很樂觀,在她看來,隨著時代的改變、人們心態的年輕化,潮牌市場越來越寬廣;相比上一年國人,90后00后的年輕人早已脫去“崇洋”心理,“國貨熱”給本土品牌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更在乎個性化的表達,這個態度是會超越年齡,超越服飾的。
STAGE

品牌經營團隊
在CoCo心里,“年輕”不再是探討歷練、經驗或年紀時的形容詞,而是一種激勵,她總希望將“年輕”這個元素去感染每一位員工,讓員工永葆朝氣,品牌也是。
除了打造自己的品牌,未來,CoCo更希望能夠創建一個設計師孵化平臺,“不論是臺灣,還是大陸的設計師,他們中的很多人總是專注創造、設計,但常常忽略、也不擅長商業資源的整合、運營,我希望在我們企業能力范圍內能夠實現這一使命,讓更多的設計師發光發熱,品牌持續創新運營,當然也期待更多人來支持這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