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打版師都說“褲子打版很簡單,但是要做好版型很難”,我個人認為這只是現象不是事實,事實就是當你把褲子與人體的結構、活動量、工藝、立體衣身平衡研究到位了打出好的褲型其實不難。要做好一條褲子涉及的因素,腹臀厚度(龍門寬)、后落檔的取值、后檔彎的彎勢、后困勢、后起翹、褲中線的定位、膝圍尺寸、大腿根圍、臀圍松量、襠下活動量、腰線平衡、歸拔工藝等等,必須對各個因素有很深刻的認識了解,才能讓你褲版技術達到極致。
一.關于龍門寬
這是褲子結構很關鍵的一個部位,叫法有龍門寬、腹臀厚、厚度、臀厚等等,測量方法因個人有差異,大意是一致的,就是人體臀圍線與前中線至后中線交點的直線距離。褲子成衣穿上人體后,前后浪在臀圍線交點的直線距離(龍門寬)務必與人體該部位的厚度尺寸吻合(下圖)。對于緊身、貼身的褲子,龍門寬過小會夾檔、起皺紋,龍門寬過大 大腿根圍就會寬松多布,后臀下就會不貼身堆布……
如何確定龍門寬?
1. 根據面料性能、款式寬松度選擇(臀圍10%----15%)
2. 合并內側縫上端大概10CM,前后浪與臀圍線交點的直線距離(腹臀厚度)如下圖:
同行有另一說法:內側縫的彎度可調節厚度、膝圍減小可加大厚度……對于這種說法我抱懷疑的態度
不要用平面思維去解釋立體的褲襠結構!
請看下圖,當我們把內側縫上端(膝蓋以上)收彎,腹臀厚度是沒有變化的
上圖平面上厚度是展開變大了,但是在人臺穿著上厚度并無變化,在不改變前檔寬、后檔寬尺寸的前提下,真正能加大厚度的是后困勢、后落檔,
請看下面段落
二.關于后困勢
后困勢又叫后劈門、斜勢,后困勢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1. 后困勢就是一個大腰省,抵消部分臀腰差;
2. 后困勢就是厚度,可以通過加大后困勢從而形成加大厚度(龍門寬)!
3. 后困勢在不改變臀圍尺寸的情況下增大后臀空間量,變相的、有限度的增大了臀圍…… 同樣尺寸的褲子,后臀鼓起空間量增加了,舒適度增加了......什么都有個度增大后困勢,后臀布料會空起從而厚度變大,增大后困勢,后臀布料會空起從而厚度變大,增大后困勢,后臀布料會空起從而厚度變大,
緊身牛仔褲就是利用了這一點從而把平面上的龍門寬做小,繼而把比圍做小(大腿根圍)
三.關于落檔
褲子為什么要落檔?什么時候需要落檔、什么時候不需要落檔?落檔是有利有弊的
落檔使前后內側縫等長,落檔使后臀下多余量減少,落檔上提同時在后檔彎處制造了一個松量(厚度)
不管是長褲、短褲根據褲管寬松度在有些情況下是不需要落檔的,看到一些師傅在打短褲版,
不管三七二十一是短褲后落檔就下降2---3CM……這是走進了誤區。
四.關于褲中線定位對褲版起決定性作用...
五.關于膝圍尺寸對褲版的影響...
六.關于控制髀圍尺寸的技巧(橫檔/大腿根圍)
七.關于后起翹、側起翹、腰線平衡問題...
八.關于褲子弊病
褲子弊病多是發生在緊身、貼身、合身的款式,問題主要集中在后臀下起斜扭斜皺紋、后臀下松垮堆布、夾檔、前貓須、前后膝蓋起皺紋、褲腳側邊起吊等等,如果你打出來的貼身緊身褲子版型都不存在上述問題,那你已經是高手了。寬松的褲子一般不存在上述問題,膝圍達到一定的尺寸之后膝蓋周圍不會堆積布料、前膝蓋上與后膝蓋下不會形成牽扯皺紋、后臀下的堆積布料因為膝圍的寬松得以向下釋放;龍門寬與臀圍的適量放松以致不會產生前后貓須、夾檔。因此本文主要講解的是合身、緊身、貼身的褲子,有彈和無彈的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