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于:微信公眾號服裝造型研學 想要更多服裝類資料教程,加入服裝微學院社群
款式名稱:寬松落肩袖大衣立裁
款式描述:衣身偏繭型,兩開身結構,寬松松量,袖子為基礎落肩袖,領子為裝領座翻駁領,長款大衣,外穿。
一 坯布準備(單位:cm)
二 人臺準備
此款式需要裝配立裁用手臂,因為衣身沒有特殊分割線,所以不需要提前標線準備。
三 款式制作
1 前片制作,臀圍線下針固定前中絲道線,確保各輔助線的水平與鉛垂,并與人臺標線相對應。將兩側BP點用交叉點針固定,準備轉撇胸。
2 將前頸點固定絲道針取下,進行轉撇胸操作,轉完撇胸后重新固定前中,打剪口剪出前領口,并對新的前中進行描點。
轉完撇胸后效果。
3 轉撇胸和剪領口操作完成后,將多余的布填至腋下,余布在腋下轉折后會在前胸寬處形成一個自然的風琴量,觀察這個風琴,如果不符合自己的審美或造型風格,可以人為對風琴的大小及狀態進行調整。
4 在調整風琴量的同時注意袖肥與衣身量感的平衡,確認沒有問題后在肩袖縫上用針將布與人臺固定。
5 剪掉肩袖縫外側多余的布,對肩袖縫進行描點,并標記好落肩的位置。
6 確定并標記前腋點位置。一般以壓到腋下的雙折邊與側縫標線的交點為參照來定腋點的位置(通常來講,衣身松量越大,前腋點就會越低)。
沿著布的雙折邊打剪口,一直剪到標記的腋點位置。
7 將落肩點至腋點多余的布剪掉。
8 調整好衣身狀態后在側縫臀圍線處用針固定,剪掉多余的布并在臀圍與側縫線交點位置做好十字標記。
前片側面完成效果,準備做后片。
9 后片制作,后片同樣是臀圍下針固定絲道線,確保各輔助線的水平與鉛垂,并與人臺標線相對應。
10 剪出后領口,按照做前片風琴的方法做出衣身后片的風琴,注意控制后風琴的量感比前片的風琴略大。
11 參考前片找腋點及打剪口的方式,對后片做同樣操作,肩袖縫反向刮折多余的布,并對余布進行清剪。
12 同樣參照前片固定側縫處臀圍位置,并做好十字標記。
13 再次確認各部位(前、后頸點,肩袖縫,側縫)對位點及描點均已完成,可將衣身裁片取下鋪平,準備畫袖窿線。
參照大松量原型平面繪制袖窿的方式將落肩袖窿畫出(過程線用可燙筆畫,完成線用油筆畫)。
用歸納線條弧出側縫線及轉過撇胸后的新的前中線,此時需要用到的完成線均已用油筆畫出,可在確定的完成線外側留好縫份并將多余的布進行清剪。測量袖窿弧長,準備畫袖子。
14 畫袖子之前先確定袖肥,可以根據袖窿弧長確定袖肥,也可自定一個合適的袖肥。有袖肥之后用有韌性的打版尺定住兩個袖肥端點【長度可定為袖窿弧長長度-(0.5-1)之內】,模擬袖山彎勢,找出袖山高點和袖中線。找到袖山高點后可順勢描畫出袖山的形狀。
參照圖中方法畫出袖身樣版。
根據圖中指示對袖山進行特殊處理。
拓凈樣片后留好縫份剪下,注意對準樣版上的絲道線。
15 對衣身和袖進行扣燙整理,將假縫時縫搭在上方的裁片邊緣作縫份內燙處理。
16 假縫順序是先縫合衣身肩袖縫及夾克袖的后袖縫,然后將袖山部分鋪平組裝袖山,裝完袖山后組裝側縫,最后假縫袖子內縫。
17 將假縫后的衣身穿到人臺上,對衣身狀態進行調整,準備做領子。
18 裝領座翻駁領裝領座做法。提前畫出衣身部分的領口線和穿口線。
對小領用布進行提前扣燙整理。
選擇一條紅紗輔助線對后中,扣燙邊沿畫好的領口結構線依次用針固定。
固定完底邊效果。
畫出裝領座上口造型。
將裝領座取下,弧順線條并對縫份進行清剪,所有操作完成后對縫份進行扣燙處理。
再次組裝小領,準備做翻領。
19 翻領做法:選擇一條直紗線對在小領高度與后中交點處。
前片在領口線與穿口線交點處打剪口。
沿著裝領座上口形狀及領口線依次向前用針固定翻領用布,別至領口與穿口線交點處止。
將翻領用布向下再向上翻折確定翻領高與翻領寬,并觀察翻領外口松緊是否合適。
確認沒有問題后將最終外翻的布打剪口后鋪平。
再次確認沒有問題后將余布翻上對翻領下口線進行描點。
描點完成后再次將翻領翻下,轉至衣身正面,將前中多余的布進行翻折,將駁口線調順。
確定駁端點位置并打剪口。
畫出翻領上口造型。
畫出衣身部分翻領造型,并對縫份進行清剪后沿凈線將縫份內折。
20 上述步驟完成后可將領子做好描點工作后取下準備弧順線條,在衣身取下之前對下擺進行描點,描點完成后取下整體修順下擺線條。
21 裁片扣燙整理與假縫組裝。所有裁片取下修順好線條,凈好縫邊,然后統一做扣燙處理,扣燙完按照之前衣身假縫組裝的順序進行假縫。
翻領及裝領座的處理。
衣身部分的組裝。
衣身部分組裝好之后將衣身穿到人臺上進行領子部分的假縫組裝。
22 整體組裝完成后可以根據衣身的松量及造型感覺配個口袋。
23 半片身最終完成效果。
四 完成圖。
(注:領子絲道可用直紗也可用斜紗,綜合判斷。)
五 立裁樣版圖。
原創版權聲明:此文章為尚裝原創,任何形式的轉載均需征得本平臺同意并注明出處,否則平臺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