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上海,就一定會提到旗袍。如果說上海的旗袍美人是這個城市最令人心醉的風景,那旗袍師傅們就是這風景背后最低調的伯樂。
來源 | 做衣服 作者:細細
旗袍是由滿人的旗裝改良而來,在上世紀40年代的舊上海被發揚光大。中國風在國際舞臺上火了一陣又一陣,旗袍改良了一次又一次,被來回詮釋了無數次后,最終定性在傳統一字盤扣大開襟的款式。這還得多虧了早期嫁去香港的名媛貴婦和飄洋過海弘揚東方神韻的美人們。她們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旗袍扮相,卻不曾對其做過多的修改,保持了原汁原味的調性,這是我很欣賞的一點。而人們對上流社會的膜拜心理也因此讓傳統旗袍得以傳承,成了神秘東方里優雅的代名詞。
定制真正的傳統旗袍,一定要在上海,而上海的旗袍師傅也是公認最出色的。但凡跟定制沾邊的東西絕對是件費腦子考品味的活兒,尤其對于這個浮躁年代的人們而言。
以前的物資條件匱乏,東西大都物盡其用,將人們的想象力和對細節的利用推向極致。母親奶奶們一針一線縫進的都是感情,一花一朵都是對生活的考量。而現在的人什么都是花錢買,對歐美舶來文化盲目崇拜,服裝更是信手拈來。要知道,批量生產的衣服沒有任何可保留的價值,尤其當你想要一件與眾不同又可以傳承的物件而言。
有人把旗袍改良的很高掉,這個我個人并不喜歡,因為中國女人的美本該是含蓄的。盡管好的旗袍師傅能給出專業的意見,可相信有想法的女性一定不傾向只在店鋪挑樣品做了了事。
要是有想法,又希望你的想法經得住考驗,那就絕對要花心思好好想想,什么才是適合自己的。近年迷旗袍,定制期間遇到幾位相當不錯的師傅,彼此也挺聊的來,他們對細節的要求和專業態度令我十分放心。
好東西一定和大家分享。那么,就說說我的定制手札,看看一件真正的旗袍是如何做成的。
第一步,帶著想法和常識走進定制旗袍店
想法,就是你對你所期待的旗袍的想法;常識,就是對定制旗袍專業術語的常識。
“用什么料子?袖口到哪兒?什么扣?滾幾道邊?內襯加花邊么?寬的窄的?繡什么樣式的花?手繪圖案想要怎樣的?叉開到哪兒?長度?……”
聽到師傅們的這些問題是不是有點懵?那很有可能是種“試探”~所以還是“有備而來”的好。
首先一定要說明,旗袍本該是優雅含蓄的,也是代表中國標志性的服裝之一。如果大家認為露大腿秀性感才是王道,那實在不該拿旗袍來開涮
就像日本的和服,它是日本的代名詞,更多人是被它的古典端莊所吸引。這也就是為什么那些靜秀的和服女子比“卡哇伊”派更讓人感覺知性令人尊重的原因。
穿上旗袍就像在身上貼上了代表中國的標簽,我只希望看到旗袍女子留給異國人士的感受是內斂高貴,而不是性感誘惑。盡管它的確有性感的一面,那不妨留給真愛的人,這樣才更矜貴。
切忌,你展示的是什么,就會吸引住對這展示感興趣的人。要注意火候,否則相信結果并不是你最終想要的。
最常見的錯誤要求是,叉要高,裙要短。
正規旗袍對領口、長度、叉高有著嚴格的尺寸比例。
你一定要改,他們也肯定會給你做,就算你想繡個“Hello kitty”把叉開到屁股上去也沒人會當面說什么。但那調性,可就差去十萬八千里了。
當然這并不是關鍵,關鍵在于,旗袍本不是大眾服飾,一旦穿出去就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定制旗袍的價格并不便宜,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旗袍是被人尊重的、適合自己的。
所以,有一個明確的想法和知性的認知更容易獲得師傅們的尊重。這不光是做旗袍,做什么事情都是如此。
(注:好的旗袍師傅們打心眼里更喜歡尊重傳統的顧客,如果對自己的品味沒信心,給出充分的信任也會贏得尊重。)
第二步,細節分說
1.面料
選擇面料很重要,直接影響整件旗袍的大感覺,也是最另人傷腦筋的一點,因為你必須了解自己想要的風格。
要棉布,還是要錦緞?要真絲,還是要蕾絲?要天鵝絨,還是要爛花綃?其實回歸一下主題,只問自己一些最根本的問題,可能就容易的多了。
什么顏色最適合自己?性子內向還是外向?想要素凈的還是想要艷麗的。定個性下來,結果也就出來了。
現在有些店鋪會推出一些自己設計定制的古布系列,圖案手感雅致情趣,令人喜歡,也是十分值得推薦的。
想要旗袍穿出時尚感的當然非大撞色不可,就是多種艷麗的顏色參雜在一起的圖案。不要怕花哨,所謂大俗大雅正是此意。
大撞色非常奪目,穿的好了絕對的回頭率。個人不喜歡刻意扮性感,要穿出隨意的風格。
小建議:面料最好都要求師傅過水,真絲的話通常會縮10%左右,棉布的更多,仔細詢問店員。自己買面料加工記得要把這縮掉的尺寸加進去,并囑咐師傅一定要過水。
2.手工圖案
手工圖案是另一個考腦子的部分。
印花面料只需考慮那個花型風格是否適合自己就夠了,而手工圖案則充滿了更多的個人品味和審美情趣。
可以繡花,可以手繪,當然也可以繡花加手繪,在你不考慮價格因素的情況下。和手工創作沾邊兒的大都價格不菲,大幾千上萬也是正常,雕龍繡鳳還得翻倍。
如果想要傳統繡花,關于思考圖案以前不妨先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每個女人都像一種花,那你是哪種?
得出結論后,就開始想象,你希望這花是在什么樣的場景中出現的。是盛開在枝頭,還是倒影在湖邊?是鳥語花香,還是蝴蝶纏繞?
傳統旗袍講究的是古典韻味,如果你對自己的品味和美術功底相當自信,不妨親自畫出來或者找一副自己喜歡的作品給師傅們看,然后聽聽他們的意見。
關于刺繡和手繪我不建議初次體驗旗袍的女士一步到位。因為手工參雜的東西越多,就越考驗你對美麗的感性認知,所以不妨等你真正愛上旗袍再做也不遲。
繡花的話最好的用光滑有垂感的真絲面料,不能太薄。不推薦織錦緞,太泛濫,沒有品質感。
3.款式
領口。傳統旗袍的領口基本是立領式的,根據脖子的長短,可分為一顆扣,兩顆扣,或者是三顆扣。如果你有美麗的天鵝般的長脖子,三顆扣則非常適合。無扣是較早期女性旗袍的風格,喜歡款式簡潔的不妨嘗試一下。
4.肩袖
平肩的女孩穿無袖露肩的會很好看,小包袖則顯得端莊傳統,半袖或長袖適合修飾胳膊較粗或者更保守的女孩。
傳統旗袍的肩袖是從脖頸直接連下來,腋窩處自然褶皺,并不是像西服一樣將袖子拼接上去。
5.長短
像所有的裙裝一樣,嬌小的女孩更適合短款。
旗袍的長度有著嚴格的劃分,即便是短款,最多也在膝蓋上方幾厘米處,再短下去就失了韻味了,完全沒必要選擇旗袍去秀性感。
當然如果嬌小的你有著如奧爾森姐妹般對長裙的駕馭能力,長款也很不錯,到腳背處是標準尺寸,適合更正規的場所。
中長的一般到膝蓋下方5厘米左右,會比短款更端莊一些,雖然我個子也不高,但我更多是選擇這個長度的款式。
6.門襟
用上海人刻薄的話來形容,就是穿拉鏈旗袍的都是鄉下人。就像做老家具不用榫頭而用釘子釘出來是一個意思。
雖然我個人并不喜歡這個形容,但也算表述出他們想說的意思,就是,真正的旗袍應該是大開襟的。
大開襟就是能將整件旗袍完全打開的款式,由裁剪和扣子的角度來完成身體曲線的修飾。每一刻扣子都正好包出了你的身形,將扣子一顆一顆打開,整件旗袍也就打開了。
拉鏈旗袍則要套上套下的穿,雖然效果也不差,可在穿和脫這個細節上就失去了優雅和情趣。
大開襟比拉鏈的難做的多,耗時也久,有些店為了圖方便可能會對“不懂行”的推薦拉鏈旗袍。
如果你只求效果不求內涵,拉鏈旗袍也能包身包的很好,而大開襟的則對師傅的技術和裁剪要求更高,價格也比拉鏈要貴一些。
7.扣子
定制旗袍的扣子主要是盤扣,種類繁多,全部手工完成。大部分女孩子都會被更繁復的花扣所吸引。
在這里跟大家透露一下,我那師傅曾很認真的對我說過,別做花扣的,花扣不值錢,一字扣的才保值。如果你只打算做一件旗袍,或考慮保值這點,就盡量做一字扣。
當然,如果你選擇的布料是很漂亮的花布面料,那不妨配上一副蝴蝶扣,取意蝶戀花,也是很增色的,有小家碧玉的感覺。
8.滾邊
滾邊是整件旗袍的輪廓,屬于配色的范疇,和選扣子一樣,不能做大設計但可以錦上添花,所謂細節見功夫。
通常滾邊的顏色和扣子的顏色是一致的。可以滾一道邊、兩道邊、三道邊、四道邊……也可以不滾邊。主要根據圖案的樣式來定。
滾邊的顏色可以選擇撞色(就是對沖色,比如藍配黃),也可以選擇順色(就是協調色,比如深灰配淺灰)。
常見的做法是滾兩道邊,寬邊順色,窄邊撞色,較素的圖案用少許撞色會增添一些活潑的時尚感。而色彩感強烈的大撞色就要選擇更加跳躍的顏色,否則壓不住整件旗袍的輪廓。
part
3
第三步,試樣
既然是量身定做,少不了修修改改。少則兩次,多則數次。
改小倒是容易,通常師傅第一次都會做的大些,幫你重新收收緊就是了,小的改大可就困難了。
最常動的部位是肩膀和腰身,注意伸伸胳膊轉轉脖子,看看是不是舒適,如果不太習慣穿緊身的就要注意別做的太緊。
高領的旗袍雖然好看,但頸部會很累,通常脖子轉過去人就要跟著轉過去,很考技巧,所以動作大的人要注意(雖然旗袍本就不適合動作太大)。
記得一定要坐下來試試,因為可能站著剛好的尺寸坐下來就會顯得緊了。
part
4
第四步,穿旗袍
做旗袍容易,穿旗袍難,難在哪兒?難在神韻!
大家喜歡旗袍是因為它能勾勒出妙曼的身材。貼身的衣服,站著倒是容易,一旦動起來,就真正考驗氣質涵養了。
之前有說過叉不能開太高,是因為你不能總站著,一旦坐下來時,貼身的旗袍會使你臀部腰腹有一種緊繃的感覺,如果硬坐下去只怕會有撕裂的嫌疑,因此穿旗袍的坐法是:提裙,屢平后擺,就坐。
提的部位是前身大腿根處,拉起一些,避免起身時褶皺過于明顯;屢的位置是后身臀至大腿處的裙擺,隨意坐下去只怕站身后面會有難看的褶皺。動作應該在就坐的過程中連貫完成,水平高的可以一只手完成一個動作。
現在應該知道為什么不可以把叉開的太高了吧,如果太高,這一提,可能半個屁股都會露出來,很失格調。另外,長款的旗袍,過門檻,上樓梯,都需要提裙子。建議準備出席正規場合的不妨在家多練練,使動作流暢一些。
這里只能簡單說明一下操作技巧,至于神韻這檔子事,就得各位自己慢慢推敲了生活總是把美好留給懂它的人,旗袍是屬于中國女人的,再美的金發女郎也穿不出只屬于東方女子的婉約神韻。希望能看到越來越多將旗袍演繹的更加精彩的知性女性,那實在是一種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