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日本手工和設計作品交易平臺 Creema同名母公司在東京證交所母板上市,交易代碼:4017。
Creema 的 IPO 招股書顯示,從2016年2月~2020年2月的四年間, 公司的年銷售額增長了三倍,達到11.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300萬元)。截至12月23日閉市,Creema 的股價為4880日元/股, 市值達到293.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8.5億元)。
時間回到2010年,當時的日本 C2C(個人對個人交易)市場尚未興起,旨在為創作者賦能的丸林耕太郎創立 Creema。這個時間點較有“日本最成功創業公司”之稱的 Mercari 早了三年。(關于 Mercari,詳見《華麗志》: “日本最成功的創業公司”:跳蚤市場app運營商 Mercari IPO 申請獲批 )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 Creema,一路走來經歷了不少挫折。公司創始人兼 CEO 丸林耕太郎(Kotaro Marubayashi)把 Creema 在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的原因歸結為“ 執念” ——“ 因為喜歡,所以拼命。有一份一定要把這份事業做好的信念,所以我會比任何人都考慮地多,盡早將一些想法落地化為現實,長此以往,成為了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從玩音樂,到為創作者搭建C2C平臺
畢業于日本知名慶應義塾大學,畢業后曾在日本網絡服務公司 Septeni Holdings 旗下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在校期間,丸林耕太郎玩音樂的經歷成為他最終創辦 Creema 的靈感來源。
事實上,Creema 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9年,最初做的是一款社交軟件,被迫轉型后在2010年決定深耕 C2C市場。“ 我不是天降靈感的那種人,而是尋找靈感的人,從個人過往體驗中、自己的喜怒哀樂中去找。事實上,我當時考慮了大概50項服務,音樂和繪畫的市集只是其中之一”,丸林耕太郎回憶道。
“再想想覺得自己并不適合成為這方面的從業者,但想要支持在這些方面有才能的人,不讓他們被埋沒,進一步思考后,發現這樣不止音樂家、畫家有這樣的問題,設計師、陶藝家也都有,最后就決定面向所有的創作者”,丸林耕太郎(下圖)說道。
與美國手工制品電商平臺 Etsy 相似,創作者可以通過 Creema 出售自己制作的手工藝品,消費者則可以淘到自己喜歡的小物件,交易手續費和創作者廣告推廣費構成了 Creema 的主要收入來源。 截至目前,注冊使用該平臺的專職和半專職創作者共計有20萬人,提供的商品SKU達到了1000萬件,使用該平臺瀏覽商品的用戶也達到了2000~3000萬人,其中20~40歲女性每月瀏覽人數達到了2000萬人。
為了提高買家和賣家的參與度,Creema 每年會組織一場大型作品展示會。此外,Creema 也已經從線上走到線下,在東京新宿、東營二子玉川、札幌擁有三家實體店, 在這些門店中,創作者的作品每兩周就會更換一輪。
融資擴張,形成五大業務線
2016年5月,Creema 完成100萬美元B輪融資,開始拓展海外市場。當年7月,在中國臺灣成立子公司,以臺灣和香港為中心,拓展漢語圈市場。
(Crunchbase 數據顯示,截止到上市之前,Creema 通過三輪融資共獲得2110萬美元的資金,最近一筆 C輪融資于2019年6月完成,金額為11億日元。)
拉開 Creema 近10年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其一直在擴充業務:
—— 2010年,公司的首場活動 HandMade In Japan Award在德國舉辦。
—— 2011年,公司開始在日本推出巡回旅游式活動 tent.creema,首站是東京自由之丘。
—— 2013年,推出 HandMade in Japan Fes,這項活動類似于手工藝者的貿易會,截至目前,參與這場年度盛會的創作者達到了3000人,也是日本境內規模最大的手工藝展會活動之一。此外,該活動還衍生出兩個規模較小的活動——在大阪和臺灣舉辦的 Creema Craft Party、日本各地級城市當地社群舉辦的 Creema Craft Canvas。
—— 2014年,在東京新宿開出首家線下門店。
—— 2015年,Creema 發布了以“Long Life Design , HandMade in Japan”為概念的會員制設計師電商 app Anders,通過這款app,會員可以以優惠的價格,在限定時間內買到日本設計師制作的商品。這款app 同步在日本、美國、新加坡、法國、德國、中國臺灣上市。Anders 每周上新,主要專注于配飾、時尚單品、食品和家居領域。
Anders 充分利用了已有會員的私域流量——好友推薦,每推薦一位,推薦人就可以獲得一定數額的獎金,最高可達6000日元。好友首次使用app后,兩人都能獲得500日元的獎勵。
—— 今年6月,正式推出眾籌服務。
至此,集團的五大業務線初具規模,包括: 手工藝品市集 Creema、手工活動 HandMade in Japan Fes、編輯式門店 Creema Store、聯盟項目 Creema Brand Canvas、眾籌服務 Creema SPRINGS。
29歲創業,41歲公司上市,對于未來,丸林耕太郎表示:“我想在50歲之前再打造兩三個像 Creema 一樣,能夠給大家帶來幸福和元氣的品牌。這樣,我們必然能成為日本前所未有的大型獨立企業集團。”
在上市之前,Creema 的股權分布為:丸林耕太郎(31.89%)、私募基金 Global Capital Partners(13.7%)、日本電信巨頭 KDDI(11.9%)、丸井集團旗下資產管理公司 Animarism Group(9.1%)、風投公司 Global Brain(7.1%)、聯合創始人兼總經理 Yuki Ohashi(6.92%)。
Creema 截至2020年2月的2019/20財年財報顯示:
- 總銷售額15.2億日元,去年同期為11.5億日元,同比增長32.2%
- 運營利潤4800萬日元,去年同期虧損3.6600億
- 凈虧損2800萬日元,去年同期為凈虧損3.7300億日元;
一定程度上,疫情導致的消費者居家趨勢推動了 Creema 用戶及銷售額的增長。截至今年8月的2020/21上半財年,公司的銷售額為10.4億日元。
但也因為疫情,Creema 關閉了兩家實體門店,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動 HandMade in Japan Fes 也被迫取消。“疫情的打擊可以說是毀滅性的”,丸林耕太郎如此說道。
盡管當前經營利潤已經實現盈利,凈虧損也大幅收窄,但作為一個專注于手工藝作品細分領域的交易平臺,Creema 的累積下載量已達到1050萬次——逼近極限,因此也引發了外界對其股價過高的擔憂。
對此,Creema 稱,希望以上市為契機加強知名度,推動未來增長。未來將會帶著“成為提供高品質、深受大眾喜愛的作品,即使不靠廣告收入也能很好地運營下去的平臺”的信念,繼續向前。
| 消息來源:日本經濟新聞、日本網站 Seventie two、《華麗志》歷史報道
| 圖片來源:Creema官網
| 責任編輯:Jiang Jingjin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手工藝行業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