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奢侈珠寶品牌 卡地亞(Cartier)所屬的 Cartier International 卡地亞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Cyrille Vigneron日前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表示,對品牌未來的前景很有信心。
“我們正在中國順應消費者需求大力拓展電商渠道,推動該市場業績快速增長“, Cyrille Vigneron 說道。
卡地亞的母公司、瑞士歷峰集團(Richemont)此前公布的財報顯示:截止到9月30日的上半財年,以卡地亞和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等著名品牌為首的珠寶部門表現出強勁的彈性,第二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4%,推動上半年集團整體經營利潤率達到30.1%,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集團總利潤的跌幅。
盡管上半財年包括卡地亞、伯爵(Piaget)、梵克雅寶在內的珠寶部門的經營利潤同比下滑61%至4.52億歐元,但 卡地亞珠寶在疫情期間賣的很好。Cyrille Vigneron 指出:“ 居家生活導致時裝和美妝需求下滑,但珠寶適用于一些特殊的活動,比如生日、紀念日等。另外,不能出門旅行也使得消費者將旅行預算用來買珠寶。”
Cyrille Vigneron 指出, 中國市場當前的景象一如1980年代的日本,當時,日本消費者先是在海外購買奢侈品,而后逐步回歸本土市場。而疫情“顯著”提升了中國消費者奢侈品消費回流的速度,“盡管有疫情,但我們年初至今的中國市場銷售額,已經好于去年中國人在本土和海外產生的銷售額。”
今年7~9月,盡管難以抵消歐洲市場的下滑, 但歷峰集團中國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78%,“經過數年的投資布局,我們已經做好復蘇準備,當中國從疫情中緩過來后就能及時響應”,Cyrille Vigneron 說道。
“從2000年起,我們逐步在中國的主要城市構建了堅實的門店網絡,也做了很多活動來提高品牌知名度”,例如去年在北京故宮舉辦的“Beyond Boundaries”大展,吸引了超過60萬名觀眾,“ 在中國,品牌必須把所做所想都展示出來,正是因為這樣,卡地亞的品牌知名度很高,但前提是尊重和理解”,Cyrille Vigneron 介紹道。
歷峰集團董事會主席 Johann Rupert 表示:“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以及整體數字化舉措的加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因疫情閉店及全球旅游業停滯帶來的負面影響。雖然疫情遏制了全球各地的需求,但我們在關鍵數字創新舉措方面持續取得良好進展,也將進一步推進新零售計劃。”(詳見《華麗志》: 過去6個月,瑞士歷峰集團中國銷售大漲78%!卡地亞、梵克雅寶等珠寶大牌表現強勁 )
除了曾在 LVMH Japan 任職過兩年外,Cyrille Vigneron 大部分的職業生涯都在卡地亞度過,他表示, 最關鍵的還是要了解顧客。“ 中國消費者現在更喜歡網購,在日本,年紀大一點的卡地亞客戶會去品牌銀座的門店,年輕一點的則在原宿消費。”
疫情同樣在推動零售行業的演變。 實體店的“商業味將變淡,變得更有實驗性”,Cyrille Vigneron 以蘋果店為例,“人們去那里不是為了買東西,而是去體驗,比如說學習研討會之類。當然線下零售依舊重要,尤其是對奢侈品來說,因為很多體驗只能通過門店獲得。”
卡地亞已經減少了實體門店的數量。Cyrille Vigneron 希望,在全新的數字化時代,衡量品牌增長的標準會有所變化,“過去,業績增長的主要跟門店數量的增長有關,現在我能說,我們不開店就能推動業績增長,(電商)是一個全新的東西。”
受益于歷峰集團與中國阿里巴巴集團的合作,卡地亞在線上渠道有良好的表現。截至目前,歷峰旗下奢侈品電商 NET-A-PORTER、以及8家旗下品牌,包括 Dunhill(登喜路)、Chloé(蔻依)、Montblanc(萬寶龍)、IWC Schaffhausen(萬國沙夫豪森)、Jaeger-LeCoultre(積家)、Panerai(沛納海)、Piaget(伯爵)和Vacheron Constantin(江詩丹頓)都已在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奢侈品頻道 Luxury Pavilion 開設了官方旗艦店。
“ 這對中國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極為友好,受限于當地零售環境,我們還沒有開設實體店”,Cyrille Vigneron 指出。同樣受益于早期的布局,即便是在中國因疫情封鎖的時期,卡地亞的電商業務依舊能正常運營,同時卡地亞的銷售人員還通過微信小程序為顧客提供服務。
11月初,歷峰集團還聯手阿里巴巴出資11億美元投資英國奢侈品電商 Farfetch(發發奇),建立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品牌提供更多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并加速全球奢侈品行業的數字化升級。(詳見《華麗志》: 阿里巴巴和歷峰集團向奢侈品電商 Farfetch 投資11億美元,共同組建中國合資企業 )
Cyrille Vigneron 發現, 亞洲的消費者偏愛細長、精致的珠寶。“在日本文化中,穿正裝通常不會佩戴項鏈等裝飾品,因此日本消費者不會像俄羅斯、中東的消費者那般買大的項鏈,更多會購買戒指和裝飾和服的胸針等產品。”
Cyrille Vigneron 透露,卡地亞品牌在1970年發布的兩個系列:Love、Juste un Clou,至今在全球范圍內很受歡迎,而 Tank Francaise 腕表系列在日本市場“依舊有很高的需求。”
“ 我們不斷的賦予經典系列以新的活力,正是它們讓品牌與眾不同”,Cyrille Vigneron 說道。
2018年,歷峰集團珠寶和鐘表業務年銷售額達到91.6億歐元,約為 LVMH 集團珠寶和鐘表業務的兩倍。日前,LVMH集團宣布與美國珠寶品牌 Tiffany 達成新收購協議,被視作是 LVMH 集團重點布局高端珠寶市場,迎頭趕上的重要一步。(詳見《華麗志》: “相信 LVMH 是 Tiffany 合適的新家庭”!雙方正式宣布達成降價后的新收購協議 )
“在珠寶領域,互相借鑒是常有的,但不包括我們,從獨特性和渴望性來看,不存在競爭問題” ,Cyrille Vigneron 說道。
丨消息來源:日經、《華麗志》歷史報道
丨圖片來源:卡地亞官網
丨責任編輯:LeZhi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Cartier相關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