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末,德國運動品牌 PUMA(彪馬)旗下潮流支線 Puma select 黑彪系最新聯名系列正式亮相,這一次的合作方是來自中國的新銳品牌 ATTEMPT。
Puma select 酷炫的跨界聯名創意一直備受弄潮兒們追捧,這與它極具辨識度的聯名對象密不可分,以往合作方包括全球知名街頭品牌、戶外品牌、涂鴉藝術家等。當它的最新合作名單中出現 ATTEMPT 的名字時,這個以 解構和拼接元素為特點的年輕“國潮”品牌也走入更多人的視野。
上圖:PUMA x ATTEMPT「HACK THE ARCHIVE」概念空間在ATTEMPT上海店限時開放
今年是 ATTEMPT 成立第五年。近期,《華麗志》對話 ATTEMPT主理人 梁棟。他告訴我們,與 PUMA 已經是二度合作,上一次是在今年5月。在采訪中,令我們印象最深的是他關于 “不去限制更多可能”的觀點,五年時間,從淘寶初出茅廬到開設實體店,從參加展會到與商業品牌展開合作,他試著不斷打破自我邊界,摸索以前沒想過/沒走過的路,獲得了很多意外驚喜與感悟。
上圖:ATTEMPT主理人梁棟
“沒有什么東西有穩定的規則”
2015年 ATTEMPT 成立于湖北武漢,2018年在武漢開出第一家實體店,2018年和2019年參加了上海時裝周期間的 Ontimeshow 貿易展會,2020年與PUMA 展開深度合作推出聯名系列。
從第一次參展時1400萬元的年銷售額到如今的2000多萬元,ATTEMPT 增長穩定。“我相信,今年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漲幅”,梁棟對此充滿信心。
他說, 無論是產品設計、品牌定位、用戶畫像,或是渠道拓展,“沒有什么東西有穩定的規則”,正如他將2019年第一次正兒八經參加貿易展會,面對面地接觸更多渠道商,稱為是一次“出圈”事件。事實上,品牌成立五年來,經歷了不止一次“出圈”,無論是從線上走到線下,還是參展、聯名,每一次嘗試都讓品牌得以有機會走進更廣泛的人群中。
開一家沒有招牌的“網紅店”
上海余慶路5號,ATTEMPT 第二家實體店落戶于此,它由一座三居室老洋房改造,這里很少有自然購物流量,卻成為了滬上新晉潮流打卡地。
不銹鋼、水泥、橡木等材料打造的樸實質感,令這家門店乍看與一貫的“工業風”設計并無二致。 但在空間的動線設計上,梁棟有自己特別的考慮,例如有意為之的“隱蔽感”:門店沒有招牌,只有一扇鐵門,如果是第一次到訪可能會摸不著頭腦。采訪中,他與我們詳細分享了當時向建筑師提出的設計需求:
- 入口處的寬度, 設計為只能一人通過 ;
- 不能讓人從門外就一眼看明白,里面這個空間是做什么的;
- 入口處的門在關閉狀態下,要留一條縫,人們只能踮腳或彎腰才能窺見里面。
在這家100多平方米的空間內,擺放的產品不多,但這并沒有妨礙品牌銷售,梁棟與我們分享了一個銷售數據。“ 國慶期間某天下著大雨,但當天店里刷新了品牌單日最高業績,營收9.8萬元人民幣。”
上圖:ATTEMPT 上海店入口處,目前墻外已無品牌標示 Logo
上圖:ATTEMPT上海店
“我認為,衣服只是品牌美學體系的一部分。 如果只有產品,會非常單薄。所以我認為一定要開一家店。”梁棟說道。
對于打造一個代表品牌形象的獨立空間的執念,源于設計師自己的一段經歷。
“我之前很喜歡一個日本品牌 N.Hollywood。有次,我先去看了他們在伊勢丹的門店,店里只有幾桿衣服,看上去非常普通,當時我有點失望。后來,我去了他們在原宿的獨立門店,整棟樓有三層,給我的印象是那種美感和體驗是非常綜合的,做出了最合適的狀態,而不是奪人眼球。”
談及未來的門店規劃,梁棟表示,計劃在上海開設第二家門店, 仍以街邊店形式呈現,短期內不考慮進駐商場。與此同時,深圳等城市也在他的考察范圍中。
玩票式起步,收獲小眾人群關注
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的梁棟于2015年在武漢創立了ATTEMPT,目前共經營3家直營店,其中武漢2家,上海1家。
回憶當時創立品牌的初心,梁棟認為是出于自己對設計專業的一份熱愛。“ 想嘗試把自己審美體系里的一些東西做出來,看看是否能被消費者接受”,他說道。
“當時,就用非常有限的資源以玩票的方式創立了品牌,在淘寶上把自己做的東西掛上去了。”梁棟邁出了第一步,收獲小眾人群的關注和追隨后給予了他堅定的信心,“我覺得我是有能力,可以去做這件事情的。”
“目光只看線上,你會錯失很多機會”
2018年,在品牌成立三年后, ATTEMPT在武漢開設了第一家實體店。不久后梁棟的一個決定成為了品牌的重要轉折點——參加展會。
“這門生意不能永遠停留在電商和自營層面,雖然我們當時已經有了實體店,但我感覺到需要更多的渠道去承擔風險,消化庫存,經銷商會讓品牌的整個生態更健康。”梁棟說道, “起初我覺得,我們這類品牌挺少參加訂貨會的,所以比較謹慎,或許這不應該是我干的事情……但,還是要去嘗試!”
2019年,ATTEMPT第一次正兒八經參加展會(2018、2019年ATTEMPT均參加了 Ontimeshow),面對面地去接觸客戶。在這場展會上,梁棟有兩重收獲:
- 維護已有的經銷商,建立深度合作;
- 拓寬銷售渠道;
他與我們分享道,“此前,互聯網是我們最大的陣地。但做了4年后,我發現整個服裝產業還有非常大的空間, 如果我們只把目光放在互聯網,會丟失很多機會,丟失很多客戶
預計今年年底品牌線下銷售額的占比可能會達到四成(包括批發渠道,批發伙伴共30家包括中國和加拿大、倫敦的兩家)。
“當人們關注品牌的品質,任何細節錯誤都很容易被放大”
“當接觸的消費者越來越多,我的感受是,品牌的任何錯誤也越容易被放大,特別是當更多人關注品牌品質時,所以我們非常謹慎,產品一定是品牌的核心。” 梁棟在采訪中篤定地說道。
在生產供應鏈上經歷多年的折騰、吃力,是很多設計師品牌的通病。當手頭現有的合作資源無法滿足設計師對于品質和工藝的要求時,品牌必須尋求改變。
2019年8月, 梁棟決定在武漢設立自己的工廠,專注于核心的梭織產品加工(不做水洗、染色等其他環節)。工廠雇傭30多人,以高品質的樣衣工為主。他介紹,“只要他們的手藝,其他可以依賴設備完成的工作全部外發到其他合作工廠。”
品牌初期兩三個人身兼多職,如今品牌共20多員工,分工逐步細化。ATTEMPT 深信,“專業的事,要給專業的人做”。
兩度牽手 PUMA,合作淵源由來已久
事實上,梁棟設計的網紅空間并非只 ATTEMPT上海店一處。
在與 PUMA 發布最新聯名系列同期,他又以 “Hack the Archive(黑進一個檔案庫)”為主題在 PUMA上海環貿店設計了全新展示空間。地面別具匠心地鋪設了可以排水的空心磚,以“渠”為創意,寓意打造品牌傳播、融合理念的平臺。
談及此次與 PUMA 合作,梁棟介紹,“強調實穿性是這次聯名設計的核心理念,尊重 PUMA 的經典元素。”
他的具體操作是從 PUMA 德國總部檔案庫深入學習品牌歷史及經典單品、元素,再通過解構重組的手法,平衡 PUMA 國際受眾的需求和 ATTEMPT的一些“極端”本色。
上圖:ATTEMPT x PUMA
這一思路事實上緣起于雙方從2018年開始的合作。
梁棟向我們介紹,ATTEMPT 當時參與了 PUMA 的一項成衣改造項目。當時,他的設計思路就是將兩件單品通過版型上的調整拼接在一起,從而改變上身的視覺效果。
作為一名獨立設計師品牌主理人,梁棟在與 PUMA 的長期合作中,收獲了商業品牌的運營經驗。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的工作方式非常科學、高效。”他感慨道,“ 從德國回來之后,我很想沿用這套方式,但試行了一段時間后,我感覺到強度真得太大了,目前階段并不適合我們
梁棟在采訪中向我們描述了 “PUMA 式”頭腦風暴的高強度畫面(詳見文末Q&A)。
最后,關于拓展國際市場,這或許是很多中國設計師品牌希望邁出的一步,但梁棟眼前有更實際的目標,“我們回頭來看全球市場, 幾乎所有品牌最大的生意現在都在中國
在梁棟的心里已經為品牌未來的模樣描摹了清晰的藍圖,但他還是嚴謹地說,“ 現在說出來聽上去可能還不切實際。但是,一定會實現的!”。
更多采訪實錄:
《華麗志》:你如何描述自己的性格?
梁棟:比較靦腆。
《華麗志》:品牌為什么叫 ATTEMPT?
梁棟:我特別喜歡 A開頭的單詞,我很喜歡 ATTEMPT這個單詞的平衡感,就這么簡單。
我覺得它的意義和形象應該是由我來賦予的,我希望大家看到這個單詞的時候,能對品牌有畫面感。某個層面上來說,我覺得是我在給這個詞附加含義。
《華麗志》:請描述品牌的用戶畫像?
梁棟:起初是以18~25歲的男性為主,但后來在線上線下接觸到了更多女性顧客。 現在,線上的女性顧客占到4成。
我覺得,如果想把生意做大, 其實永遠不能夠想“我的東西只可以賣給誰,而應該想“我的東西還可以賣給誰”。有些品牌標榜在某些方面有極強的個性,這本身就是排他的,你是在拒絕一些消費者。
《華麗志》:你在 Puma 德國總部是如何工作的?
梁棟:我們這個項目是限時三、四天內完成,首先參與這個項目的所有人會圍成一桌開會,參加的人包括平面同事、球類部門、服裝部門、配飾部門的設計師以及產品經理(PUMA的組織結構是一個設計師配一個產品經理),再加一個總的產品經理等。我作為總指揮,會跟他們溝通要做成什么樣的效果,每個人的具體分工,然后他們相當于是我的手和腳去執行,緊接著之后每天會交流工作進度并繼續執行工作。
《華麗志》:當前最希望獲得的資源?
梁棟:人才,各方面的人才。
|圖片來源:品牌方提供、品牌官方渠道
|責任編輯:朱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