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H&M因為一份“停用新疆棉花”聲明遭到全民強烈抵制,隨后,阿迪達斯、優衣庫、彪馬等品牌紛紛被明星代言人宣布終止合作,聲勢浩大。正喊著“支持國貨”的跨境人怎么也想不到,這場火這么快就燒到了自己的圈子。
據賣家反饋,亞馬遜因“含新疆產棉花”移除其商品,美國平臺Wayfair也郵件提醒賣家新疆地區商品可能會被扣押和沒收;此外,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發布指令,部分貨代已拒收含棉產品。
亞馬遜下架在售商品,因含“新疆棉”
25日,有賣家曬出一封亞馬遜郵件,內容令人吃驚:
郵件通知賣家,已從目錄中移除相關浴巾產品詳情頁面,并表示“根據美國法律對含新疆產棉花或番茄的商品所做的規定,此商品已被移除。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我們之所以采取此項措施,是因為Amazon.com上不允許銷售該商品。”
有賣家猜測,也許上述賣家在原料成分中標注了“新疆長絨棉”之類的關鍵詞。就在眾人疑惑不解時,另一位賣家表示,其枕頭等50款產品剛剛被下架,產品非純棉只是含棉,郵件說其產品不符合美國法律,但并未說具體什么法律。
“我要問下客服原因才行,應該是系統誤殺。”該賣家表示。但和客服溝通的結果讓他心里一沉:“客服要我說明我的枕頭里不包含新疆棉,要出具證明,采購發票什么的。我跟客服說了標題不包含新疆棉,系統誤殺了,客服說她沒權限更改,要提交證明才行,不然處理不了。”
“這又會是一場新的風暴,還不知道要持續多久。”他嘆了口氣。
類似的消息越來越多。某賣家稱,只要文案里出現“新疆棉花”這樣的單詞,被系統查到就直接下架,說賣違規產品;一位跨境電商公司亞馬遜客服表示,公司確實有很多棉棒之類的被下架的,不知道有沒有關系。
此外,有賣家留意到,此前美亞上許多棉產品在售,包括李寧的產品,但昨天下午李寧服裝及T恤均已搜索不到。小編在美亞搜索“LI-NING”,僅顯示48個搜索結果,除了幾雙鞋子,其余均是羽毛球拍等體育用品。
目前,大多數含棉產品賣家目前仍可正常銷售,“我們公司很多賣純棉床品的店鋪都好好的,目前還沒有下架情況”、“做女裝的,還沒有下架”。
盡管如此,紡織類賣家已經噤若寒蟬:“滌綸之類的紡織類產品會被牽進來么?我有寫著棉、滌棉之類的產品,有的名字里有棉,其實是化纖,現在也不太敢改動,怕改出事來。”“今年大批貨都含棉,真是搞死掉。”
如果亞馬遜真的開始處理中國棉品,很多賣家都將面臨一場災難,家紡、服裝類首當其沖,鞋服箱包等也很難置身事外。
一位外貿人士分析,新疆棉主要是國內消化,但是國內消化掉的都是紡織業,紡織業的最終成品無非就是鞋衣箱包。從一開始,這就是美國針對巨大貿易逆差布的棋,外貿人注定要站隊的。亞馬遜都開始了,估計其他平臺都要跟上了。
圈內人焦慮生意難做,消息傳出圈后火速蔓延,#亞馬遜#被推上了熱搜。
“下架全部中國棉品”是真是假?亞馬遜回應
賣家感慨:“又一次火出圈了,熱搜沖到第17,作為一個跨境電商從業者,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感。”
爆料人在第一張截圖中控訴:“亞馬遜上,美國禁止了所有中國棉制品,是所有。”并附上了上文賣家郵件截圖及美國海關禁止進口新疆所有棉花產品的通知,網友們出離憤怒。
其實,賣家很容易看出,郵件或許來自亞馬遜,但禁止進口通知是來自貨代,但更多國人不清楚,只知道亞馬遜在清理中國棉品。那么亞馬遜下架并禁售新疆棉產品是真是假?眾說紛紜:
——“假的,我問過經理了。”
——“我在亞馬遜工作的朋友說,是真的。”
而亞馬遜工作人員回復:我們沒有得到消息,請以官方渠道發布信息為準。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不是空穴來風。
有賣家在亞馬遜后臺找到了相關供應鏈標準,不允許亞馬遜店鋪銷售的商品中提到——“是使用強迫勞動、契約勞工或童工生產的,包括被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或任何其他相關機構標識為此類商品的商品”:
如果亞馬遜有理由懷疑某些商品不符合其供應鏈標準,可能會要求賣家進行一系列操作。
一位賣家分析目前情況:美國國會去年頒布了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維吾爾族強迫勞動預防法令),理論上所有美國企業都會做出反應。雖然部分企業貌似在游說美國國會修改法案,暫時拖著不發聲明。不過這種明顯針對性導向的政治法案,短時間不太可能更改。所以,大概率亞馬遜也會發表聲明。
該賣家建議,銷售相關產品的賣家如果有很大顧慮,敏感詞可以提前批量刪除,或者換成cot*on;如果想觀望一下事態發展的,建議listing盯緊一點,最好先備好批量模板。有發現被強制下架的情況,第一時間上傳更新模板。
亞馬遜之外,美國家居電商平臺Wayfair也就該事件通知過賣家。去年9月,該平臺向賣家發出一封郵件:
郵件告知賣家,“如美國國務院近期報告所強調,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將拒絕進口以強迫、契約等勞動方式生產的新疆地區商品。這可能導致貨物被扣押和沒收,甚至可能導致對進口商的民事處罰。”
這些平臺的動作,歸根結底還是美國政策使然。
美國海關禁止進口新疆棉花產品,貨代拒收含棉貨物
去年9月,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官員表示,美國將采取措施,禁止從中國西部新疆地區進口棉花和番茄產品;去年12月份,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發布命令,美國將扣留新疆部分棉花與棉花制品,并禁止商品入境。
近期H&M、阿迪達斯、耐克、新百倫等企業發布“停用新疆棉花”聲明后,該事件才引發了海量國內民眾關注,并持續發酵至今。
近日,不少賣家收到貨代發來的如下通知: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最近發布指令,禁止進口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所有棉花產品,任何從中國進口的含有棉花的成分都有可能被扣留,釋放被扣留的貨物需要證明該貨物不包含該地區的棉花。目前有出現要求每次出貨必須提交6類文件,包括原產地證書,賣家自證出口產品不含該地區棉花,棉花原絲、棉線、棉布的采購訂單及發票等。
(完整通知)
出口條件十分嚴苛。有外貿商家稱,在歐美市場,很多貨物都到港口了,如果提供不出非新疆棉的溯源文件就不讓清關;某商家表示,昨天開始陸續收到客戶反饋,出口到歐洲的紡織品甚至其他貨物海關清關陸續出現問題,清關清不出來甚至直接退回。
一位外貿人十分沮喪:“最近一批發送到美國的毛巾被扣押了,物流商告知只要是中國的紡織品一律扣押不讓入境,要提交成分表、提供原材料的產地,如果含有棉花成分,一律退回或者銷毀。有顧客在亞馬遜上賣毛巾和紡織品,因為是國產標有‘MADE IN CHINA’而被下架。”
含棉產品出口困難,一些貨代已言明“不收帶棉產品”。一位賣家表示其貨物含棉,已經發不出去了,貨代不收;另一位賣家更感艱難:“我今天貨都不敢發,大部分產品都含棉,我的貨代收到通知,新疆棉的不收。”
這一場乍起的風暴,會將多少跨境人卷入其中?
文章來源:億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