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行業正從產業制造強國向時尚強國轉變,在這一過程中,文化創造力將成為產業轉型的重要抓手和著力點,這也是數字經濟時代品牌發展的底層邏輯。站在歷史發展的時間窗口,讓我們以文化自信這一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去重塑東方文化內涵和生活美學,打造中國特色、世界影響、時代特征的時尚生態,提升中國時尚文化的創造力、創新力、影響力,這不僅是產業價值創造的重要支撐,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產業使命所在。
2021秋冬上海時裝周如約而至,國潮之風刮了起來。4月10日,“何衣中國“價值論壇暨新中裝首發活動在上海時尚國際中心舉辦,“東方·恩雅”“蔓樓蘭”“瀚藝”“曾鳳飛”幾大特色鮮明的新中裝品牌舉辦了發布秀,用當代設計延續了東方文化與藝術之美。通過論壇交流和新中裝的發布,對挖掘和推廣中華豐富的服飾文化,通過新中裝這一載體展現中華文化傳統的博大精深,以及樹立文化自信、倡導人民的美好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活動期間,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參加論壇并致辭。
2021上海時裝周“何衣中國”新中裝價值論壇致辭
很高興也很榮幸來參加上海時裝周“何衣中國”新中裝價值論壇,和大家一起探討中華優秀文化在當代服裝、時尚中的應用與體現這樣一個深具時代意義的話題。今天來了很多領導、專家、企業家、藝術家,相信大家都對這個主題有著很多的思考和心得,我對各位將帶來的真知灼見和智慧分享充滿著期待,也借此機會,代表中國服裝協會對今天活動的舉辦表示祝賀,對在座的各位表達由衷的敬意。服裝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特有成果,體現著人類的文化創意、技術進步和時代變遷,它既是物質的創造,也蘊含著豐富的精神與文化。作為歷史悠久的衣冠王國,中華服飾和中華文化相得益彰,不僅展現著服章之美,也體現著禮儀的內涵、哲學的理念、生活的美學和文化的交融,在人類文明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當今時代,服裝作為重要的文化載體,美好時尚生活的表達,更體現著生活的態度、時代的風貌和精神的追求。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在國家走向強盛的背景下,中國的消費者,特別是年輕的一代,民族的精神價值和文化意識不斷增強,對于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當代化、國際化、時尚化的創新越來越重視,不斷激活著中華時尚文化的獨特識別。在百度指數的詞條搜索里,“國潮”在近三年的搜索熱度持續攀升,人群畫像中20-29歲占比接近百分之五十,國潮正成為95后的時尚。同時,在中國傳統節慶、重要禮儀和生活場景中,人們對中華服飾的呼聲也是越來越強烈。這不只是服裝時尚的社會現象,本質上更是新時代中國消費者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表征,也是民族文化復興訴求的一個側面。在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都市文化中找到平衡的支點,改變由西方現代文化所主導的時尚在消費市場中一股獨大的局面,不僅是中國消費者對更高審美的文化要求,也成為了推動服裝產業文化創新和價值創造的重要力量。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看到眾多體現中華文化內涵與生活美學的設計師和品牌蓬勃成長,展現出持續的活躍度和獨特的生命力,鮮明的文化態度、生活主張和審美表達,成為了新興品牌脫穎而出的關鍵,在過去與當下、傳統與變革中推動著新的消費浪潮。中國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強調人與自然的關系,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造物理念和生活美學,經過幾千年的傳承演化,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如今,通過年輕消費者與設計師的價值再造,中華傳統文化更具有了強烈的當代意義和人類未來學的價值,為服飾文化的創新、創造提供著遵循。
但同時,我們也需要客觀地認識到,中華服飾文化的復興,是傳承中的當代創新與重塑,不是簡單的概念和形式上的復古與回歸,也絕不是符號化的復制,而是新時代中國人精神與風貌的展現。一方面,讓傳統服飾文化和當今時代構建起文化的歷史映射和呼應,形成與當代生活方式和審美價值的共鳴,達到形與神、美與用的和諧統一;同時,也需要以開放性和當代性的胸懷與視野,“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形成以中華優秀文化底蘊支撐的時尚語境和精神氣質,又不失對全球時尚發展具有當代意義的態度、表述和回答,體現出對當代時尚的驅動、創造和貢獻。習總書記說過,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中國服裝行業正從產業制造強國向時尚強國轉變,在這一過程中,文化創造力將成為產業轉型的重要抓手和著力點,這也是數字經濟時代品牌發展的底層邏輯。站在歷史發展的時間窗口,讓我們以文化自信這一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去重塑東方文化內涵和生活美學,打造中國特色、世界影響、時代特征的時尚生態,提升中國時尚文化的創造力、創新力、影響力,這不僅是產業價值創造的重要支撐,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產業使命所在。相信通過今天的論壇交流和新中裝發布,必定會加深對中國服飾文化的當代理解以及創新應用,也對增強中華文化的凝聚力和影響力發揮積極作用。
文章來源:中國服裝協會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