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工信部試點河南旗幟紡織服裝創意設計平臺CEO 黃邦彥
題注:本文將“站在全球看中國、站在中國看河南”的多維視角看河南本土紡織服裝行業發展,分上、中、下三篇連載。
關于河南紡織服裝高質量發展之路,身為見證了20年行業發展歷程的行業人,在開篇之際,最先想到的是“大道至簡”和“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大道至簡”出自老子《道德經》“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傳承著古人對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的思考,是中華文化之精髓;“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體現著整體決定部分的哲學思想。縱觀河南本土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歷程,現已具備了產業鏈的基礎和比較優勢。十四五規劃及二○三五遠景目標建議和綱要,以及河南省《關于促進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河南如何打造一種內外共融共生的生態鏈,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指出了方向。今天,我們生逢一個偉大的時代,她給所有人都提供了偉大的平臺、偉大的空間。高度決定視野,方向決定未來。方向清方能目標明,知己長方能運弓矢。從全球看中國,中國擁有全球41個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是全球工業門類最為齊全的國家。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也是中國少數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行業之一,從原料供應、設計研發到紡織染加工、三大終端制造、品牌運營零售,已經形成了全球體量最大、最完備的產業體系。這是當今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在全球的地位優勢,是“雙循環”戰略可落地的重要保障之一,甚至未來十年內,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全球霸主地位仍不會被撼動。這些優勢,其背后也存在著隱憂——大而不強,缺少有競爭力的品牌!幸運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正在經歷一個歷史性的百年變局,正成為她的參與者及見證者。2020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了《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發展方向有了定性;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為《綱要》),實施細節有了定量。對中國紡織服裝行業而言,《建議》與《綱要》,使原本的紅海徹底變為了藍海,使高質量發展有了清晰的方向和明確的目標,使政府、行業、產業、院校、機構、企業、個體等有了施策依據。或許,這可稱之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全球化進程中的“趨勢新藍海”!當這個“趨勢新藍海”呈現在河南紡織服裝行業面前時,河南又該如何去擁抱這場百年變局帶來的機遇呢?答案其實不復雜:“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給我們指出的方向。《建議》定性,指明方向;《綱要》定量,確定細節;《意見》定策,實現發展。這些,對河南紡織服裝行業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具備重要指導價值。從全球看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未來,《綱要》里的定量及細節,對未來五年、十五年的發展方向又具備廣普性的指導意義。《綱要》指出:“擴大輕工、紡織等優質產品供給”“開展中國品牌創建行動,保護發展中華老字號,提升自主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率先在化妝品、服裝、家紡、電子產品等消費品領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過:“It you can’t measure it, you can’t manage it(你如果無法衡量它,就無法管理它)”。也可以理解為任何目標的達成或實現有效增長,必須有相應定量指標進行度量為前提。在《綱要》的經濟發展總指標中,國家對未來五年的增長沒有定量具體指標數值,只指出“保持在合理區間、各年度視情況提出”。這預示著中國明確從數量時代邁向質量時代,也是第一個可用于度量的定量指標。指標表中變化最大的指標分別對應“人口”“科技”“綠色”等底層變量。其中“創新驅動”中的“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件)”與“數字產業核心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別處于第二、三位,變化值達到190%和128%,非常明確邁向質量時代的核心方向。所有定量指標指向的底層變量,將高質量發展引向了“數字中國”“科技創新”等重要發展方向,繼而向“擴大內需”和“產業升級”等領域延伸轉化。《綱要》另一重要定量指標為:未來五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7%”。在這聚集升級的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制造業升級勢能最大,預示著當前中國制造業加速脫胎換骨,其方式方法是“補充基礎短板”“建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與之相對應的八大核心領域升級,也預示著智能制造走向普及。對紡織服裝行業而言,總體預示著一個全新的智能制造與質量發展同步的新工業時代的到來。紡織服裝行業邁入新工業時代,“數字中國”“科技創新”是“創新驅動”的重要定量指標,將和實體經濟進一步深度融合。其中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等技術為代表的七大數字產業和十大主要應用場景,會對紡織服裝行業傳統經營模式進行一場革命性的升級再造,進而催生大量新業態和新模式。比如區塊鏈等技術應用于紡織服裝類產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就可能重塑品牌定義標準及規則,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技術應用迭代,卻有可能幫助更多的中國品牌實現彎道超車,在全球化進程中完成質變,成為時尚趨勢中某一精耕細分領域的引領者。“培育新型消費,發展信息消費、數字消費、綠色消費,鼓勵定制、體驗、智能、時尚消費等新模式新業態發展”也是《綱要》中一個重要定量指標,與之同步的就是鼓勵四大領域的自主高端品牌崛起。這四大領域中,紡織服裝行業就以“家紡、服裝”占據了半壁江山。如果全球市場是盤棋,世界各國是弈棋手,那么中國正在下一盤大棋。這棋局中承載著強大的中國夢,面向未來已然落子。未來十五年,我們每個人都是參與者,我們每個人也將是見證者。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2020年第23期的文章指出:“我國考古發現的重大成就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沉淀下了國人務實的精神。十四五規劃及二○三五遠景目標建議及綱要中明確提出“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健康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發展目標。中等發達國家的標準是人均GDP達到4萬至6萬美元左右,中國有14億人口,國民生產總值將達到56萬億美元以上,相當于美歐之和的總體量。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15年,我國人均GDP要提升至當前水平的三倍以上。要實現這個三倍以上的目標,延續數量時代的做法難以企及,因為它與之前的“供給側改革”明顯背道,更不符合“需求側改革”的精神,所以必須全社會邁向質量時代才能達成。二○三五遠景目標是個非常重要的定量指標,對紡織服裝行業而言,也意味著數量時代的遠去,注重價值的質量時代正式來臨。從中國制造真正向中國創造全力邁進,中國的品牌必須正面面對全球化浪潮,不再局限于一域之爭,不再局限于國內之較,而是勢必放眼全球市場,正面去被全球75億人口的龐大消費市場檢驗,成為全新時尚消費的新引領者,重新定義全球紡織服裝行業高端品牌的格局。這片“趨勢新藍海”給予當下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公平的,如何揚帆競浪?站在全球看中國,站在中國看河南。河南紡織服裝行業如何積極參與到這場大趨勢變革中,以文化為引領,發揮自身產業鏈基礎及比較優勢,強鏈、補鏈、延鏈,培育出參與全球化競爭的高端品牌及更多服務產業升級真正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打造立足全球競爭的特色產業集群,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這將是所有行業人必須思考的。
高度決定視野,方向決定未來。為時代的偉大的目標,不渝地追求,乘風前行。
文章來源:旗幟眾創空間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