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聚焦Z世代 | 推行環保與可持續,他們這樣做

發布時間:2021-05-19  閱讀數:7451

聚焦Z世代 | 推行環保與可持續,他們這樣做

圖片


環保與可持續是時尚行業乃至整個社會密切關注的議題,中國國際時裝周致力于推行環保與可持續,助力于時尚產業的健康發展。目前行業內的不少設計師已經在設計及生產過程中充分踐行環保與可持續,那么即將步入社會的準設計師們在可持續方面是怎么做的?


“聚焦Z世代”將目光轉移到正在崛起的Z世代年輕人身上,正值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期間,來自各大院校畢業生的作品以發布秀或展覽的形式紛紛亮相,讓我們來看看他們在環保與可持續方面的實踐。


廢舊材質回收利用

01



為防止浪費,舊衣回收并重新設計是當代畢業生推行可持續的方式之一,以此實現資源的合理應用,并傳遞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

圖片
圖片

 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張千一作品 


來自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的張千一畢業設計主題是“新生”,靈感來自于舊衣改造,將舊衣中的特征部件重組應用,賦予其全新的設計形態。“隨著時尚產業的發展更迭,越來越多的資源被浪費,我想做的是把其中的特別的東西摘取出來,進行重組,讓它有一個新貌和新的生命。”


圖片
圖片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汪書琴作品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的汪書琴作品主題為“廢”物重拾,靈感來源于偏遠地區及部分群體環保意識薄弱的現象,以及哲學的對立統一規律,具體表現為快時尚和慢時尚的對立,可持續性與實用性的統一。服裝提取了兼具趣味性和沖擊力的元素,采用廢舊服裝拼貼的方式,利用有趣的解構,并經過多次比較、搭配以達到整個服裝效果,并實現變廢為寶的循環利用。


圖片
圖片

 浙江科技學院-季沁園作品


浙江科技學院的季沁園作品名稱為《海錯》,從《海錯圖》中的海洋生物提取靈感,通過回收廢舊服裝以及對面料進行二次改造,挖掘廢棄面料的使用價值,如應用牛仔庫存、邊角料和終端資源,用不同水洗效果的牛仔面料,通過裁剪、拼貼、縫紉,表現其漸變的效果,創作出具有獨特色彩和海洋紋理的面料,倡導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圖片
圖片

 江西服裝學院-陳景作品 


江西服裝學院陳景的作品《靈魂擺渡》靈感來源于幽靜的清晨,在面料的搭配上運用了以回收廢舊可樂瓶為原料加工制成的環保型纖維防菌羽絨面料,還將以前制作服裝時留下的廢料拼接成了漸變的條紋運用在了褲裝上,于材質及制作工藝上踐行可持續。


綠色材質及工藝

02



Z世代的年輕人擁有非凡的創造力與實踐能力,這一點在當代大學畢業生中有著鮮明的體現。除了舊衣回收利用之外,亦有年輕的設計師發揮研究精神,通過實驗,創造出可降解的環保材質。


來自長春人文學院的唐丹陽作品名稱為《可以吃的服裝》,從菠菜中提取纖維代替傳統的面料纖維,使之擁有環保可降解的特性。

圖片
圖片

 長春人文學院-唐丹陽作品 


在作品的研發過程中,唐丹陽還嘗試了蘋果、火龍果、黃瓜、胡蘿卜等食材,最終選擇了呈現效果比較好的菠菜,通過與糖漿混合研制及多次試驗,成就了這款可折疊、熨燙、縫紉,亦可以吃的服裝。


圖片

 研制過程 

圖片

 多款纖維制作嘗試 


“隨著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呼聲日盛,綠色環保成為服裝行業的環保趨勢。蔬菜水果纖維的研究與發展順應了當下的環保趨勢也為服裝面料的研制和開發展開了新思路。”


圖片
圖片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潘詩佳作品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潘詩佳的作品主題為“易碎的約束”,基于“束胸”展開,在服裝的款式呈現上,通過3D打印筆勾勒出符合“束胸”、“魚骨”的造型,其中3D打印的耗材選擇的是可以降解的樹脂,服裝采用靛藍植物染料,通過冷染工藝呈現,在材質選取及染色過程中踐行環保與可持續的設計理念。


環保,從源頭做起

03



培養環保與可持續意識是基礎,大多數學生的畢業作品都在傳遞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圖片
圖片

 四川師范大學服裝與設計藝術學院-溫芷茜作品 


四川師范大學服裝與設計藝術學院溫芷茜的作品名稱是《囚》,從酸雨污染的角度入手,運用面料改造的方式(將羊毛附著在毛呢面料上,用戳針將其氈化)模擬被酸雨侵蝕的墻體、植物等自然形態中的肌理效果,并采用撕、燒、噴涂等手法還原剝落的墻體、腐敗的樹干,以及被污染過的水質視覺效果,制造出危機早已潛伏于人類周圍的壓迫感;色彩選用的是黑白灰無彩色系的經典配色,讓人產生肅穆之情,對自然心生敬畏之感。“這種直觀的視覺效果反射出大自然無聲的抵抗,呼吁人類應與自然和諧共生,擔負起環境保護的責任。”


除此之外,還有來自其他院校的更多年輕的準設計師們都在身體力行地將可持續理念融入到作品設計中,為環保出一份力。


受大環境影響,不少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已經為學生灌輸了環保與可持續理念,培養環保及可持續意識是保護地球,造福自我的出發點,也是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必經之路。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