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至28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楊紀朝,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紡聯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謝青,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秘書長朱國學一行到萬年縣調研并召開座談會,為萬年紡織產業集群發展建言獻策。省工信廳紡織工業處處長張斌華、一級調研員陳軍,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徐柏青、市工信局四級調研員徐立平出席調研座談會。萬年縣紡織新材料產業鏈鏈長、縣委書記吳樹儉主持會議并介紹萬年基本情況。萬年縣委副書記、縣長毛奇介紹萬年紡織產業發展情況。萬年縣紡織新材料產業鏈副鏈長、縣政協二級調研員彭勇及縣工信局、商務局、高新區管委會等相關部門領導出席。
會上,萬年縣高新區、大地走紅傘業、華服園等單位負責人分別作交流發言。圖為江西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江西昌碩戶外休閑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柏青發言。
在聽取發言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楊紀朝表示,距第一次來到萬年已經12年,我見證了萬年縣紡織工業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單一到形成完整產業鏈條。目前,紡織服裝產業已成為萬年重要支柱產業,這得益于歷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領導干部的敢于擔當和對產業的堅持。萬年要發揮好現有企業作用,從存量中尋找增量,用足用好推進企業技術進步與產品開發的政策,積極引導企業加強科技創新,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做大做強。要發揮優勢補齊短板,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和品牌宣傳力度,讓更多有影響力、知名度高的大項目、好項目落戶萬年,帶動提升紡織產業鏈整體競爭力,推動紡織產業大發展。
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紡聯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謝青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面向未來,我們提出新的定位,即: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解決民生與美化生活的基礎產業、國際合作與融合發展的優勢產業。萬年高新區作為“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園區”,要認真細致了解存量企業的管理、資金、市場、人才等發展情況和問題,幫助研究制定近期、中長期發展規劃,推動企業更好更快發展。要抓好現有企業管理,整合專業協會、公司、培訓機構力量,打造功能服務平臺,支撐紡織產業發展。要發揮江西、萬年的獨特區位優勢,密切與周邊省市的聯系,積極承接適應地方經濟、人口自然優勢、產業發展的紡織項目。
省工信廳紡織工業處處長張斌華表示,近年來,江西省紡織產業發展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績,涌現了萬年等一批新興的紡織產業基地,在吸納就業、創造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六穩六保”政策落地見效。但紡織產業還存在總量偏小、層次不高等不足。希望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能夠幫助呼吁,從國家層面對江西省紡織產業給予更多支持,也希望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在招商引資方面給予關心,促進一些發展前景好的項目落戶到萬年,助推地方經濟發展。
萬年縣紡織新材料產業鏈鏈長、縣委書記吳樹儉向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表示,萬年一定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增進雙方的交流合作,同時懇請國家行業組織進一步對萬年給予關心和支持,共同推動萬年紡織新材料產業邁上新臺階、實現新突破。
中共萬年縣委副書記、縣長毛奇介紹萬年紡織產業發展情況。
調研期間,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領導一行到江西旭騰聚纖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豐龍共享產業園公司和江西華服園信息科技公司、三聯紡織、戰成紡織、天潤天和、昌碩戶外休閑用品有限公司進行實地參觀,詳細了解萬年縣紡織新材料產業發展情況。
紡織新材料產業是萬年縣三大主導產業之一,2019年獲批為省級重點產業集群,萬年高新區榮獲“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園區”、“中國(中西部)戶外休閑用品產業基地”等稱號,“江西省紡織新材料產業基地” 申報工作有序推進。截止2020年底,全縣有紡織類企業150家,其中規上企業82家,高新技術企業21家,實現營業務收入160多億元,占全縣工業經濟比重42.1%,同比增長28.1%。
目前,萬年紡織新材料產業已經形成了以世界500強企業蘇美達和昌碩紡織、旭騰新材料、天潤天和、聚潤紡織等企業為代表的紡織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態勢。
圖為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領導在萬年縣調研紡織新材料企業。
(記者 王華成、趙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