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介紹下航天服:航天服(spacesuit)是保障航天員的生命活動和工作能力的個人密閉裝備。可防護空間的真空、高低溫、太陽輻射和微流星等環境因素對人體的危害。航天服是在飛行員密閉服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功能服裝。航天服從功能上可分為艙內航天服和艙外航天服。無論哪種航天服都由多層組成,它們互相連接形成一個整體服裝,要求各層的質量要高、要輕、不能過厚,避免影響航天員的行動。關于航天服的起源得從科幻書開始說起,科學幻想常常啟發人類的重大發明創造。1865年法國著名作家凡爾納在他的科幻小說《從地球到月球》中描述了引人入勝的宇宙航行情節,在那時,凡爾納就想到了太空旅行要穿特殊的服裝。而實際上,直到上世紀30年代進行高空飛行時,人類才真正意識到,確實需要特殊的飛行服裝。
人在地面時承受著大氣壓力,當飛行到高空時,氣壓降低,體內組織中所溶解的氮釋出形成氣泡,導致四肢疼痛等身體反應,嚴重時會喪失意識。這就是常說的減壓病。因此隨著飛機越飛越高,高空的低氣壓迫使飛行員需要加壓的服裝,或者加壓的座艙,保護飛行員抵抗“減壓困境”。第一個真正進入太空的航天服是前蘇聯的SK-1 航天服。1961年4月,前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飛船開創了人類首次進入太空的創舉,他當時穿的宇航服就是SK-1 航天服。這款航天服不僅可以提供全面抗壓能力,同時還有一個輔助的生命支持系統。同年5月5日,美國不甘落后,發射了“自由7號”載人水星飛船,首次進入環繞地球軌道。
因為第一次太空飛行的紀錄被蘇聯人搶走了,美國人下定決心拿下第一個太空行走的名號。讓美國人吐血的是,第一個太空行走的名號最終還是被蘇聯人搶了去。1965年3月,前蘇聯宇航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乘坐“上升2號”飛船進入太空,并成功完成了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雖然列昂諾夫身穿的“金鷹”航天服可以提供45分鐘的氧氣,但由于航天服供氣系統安全閥故障,他只在艙外活動了12分鐘。歷史上最著名的航天服可能就是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登月所穿的“阿波羅”航天服了。阿波羅航天服與過去的航天服相比,根本的差別是采用了便攜式生命保障系統,即將生命保障系統固定在背上,以進行供氧、二氧化碳的凈化和排除體熱。因此科學家為這款航天服設計了背包式生命維持系統。該系統可連續7個多小時供氧,同時還具備了保持氣壓穩定、過濾二氧化碳和冷卻的功能。與此同時,前蘇聯也于1967年設計了自己的登月航天服,名為“金色獵鷹”,采用背入式設計,宇航員可以從背面進入,這種設計方法可以讓宇航員更容易地穿上航天服。美國宇航局后來研發的航天服融合了很多“金色獵鷹”航天服的設計理念。20世紀70年代,前蘇聯開始使用“海鷹”航天服。“海鷹”航天服沿用了背入式設計,宇航員在五分鐘內就可以完成穿戴,其生命維持系統可以工作9個小時。2020年5月30日,私營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獵鷹九號火箭(Falcon 9 Rocket)帶著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在美國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位于佛羅里達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 in Florida State)成功發射。人類歷史上首次用商業火箭把宇航員順利送上國際航空站。其中兩位宇航員(Bob Behnken和 Doug Hurley)所穿的新款航天服“SpaceX 龍飛船飛行服”--“星俠”更是引起了廣泛關注。
而馬斯克成立和運營的SpaceX致力于發展商業用途的火箭和航天飛船,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能在地球和國際空間站往返運送人員和貨物的私營企業。作為燕尾服擁護者,馬斯克認為SpaceX宇航服必須像燕尾服一樣,具有讓穿著者提升魅力的神力。馬斯克邀請好萊塢的著名戲服設計師何塞·費爾南德斯(Jose Fernandez)共同設計SpaceX的宇航服。戲服設計師費爾南德斯????????????????????????費爾南德斯曾為《蝙蝠俠大戰超人》《神奇四俠》《復仇者聯盟》《美國隊長》等多部好萊塢科幻大片設計戲服。有趣的是,馬斯克還曾是費爾南德斯設計鋼鐵俠造型時的靈感源泉。相較于美國宇航局傳統的宇航服,SpaceX的宇航服受到了流行文化和科幻作品中星際旅行造型的影響。它流線型的外觀時尚且極富視覺沖擊力,有趣且耐人尋味。中國則以“海鷹”為模型開發出了第一套艙外航天服——“飛天”。2008年,中國宇航員翟志剛乘坐“神舟7號”飛船進入太空并成為第一個在太空漫步的中國人,他當時穿的就是“飛天”航天服。
自2015年初始,中國航天員中心著眼未來空間站階段,航天員在軌駐留時間延長,服裝多樣化需求提高,于是組織開展了航天員系列化服裝設計。如今,航天員系列化服裝分為在軌系列化服裝、地面系列化服裝和服裝配飾。2015年11月,東華大學承接了航天員專用服裝系列化設計任務,組成了來自多學科的研發設計團隊,設計研發了航天員太空和地面工作生活全過程的系列專用服裝。
來源:中新網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送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名航天員上太空,他們將成為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首批“入住人員”。東華大學航天員服裝研發設計團隊為保障航天員太空和地面工作生活全過程設計了系列專用服裝以及空間站任務航天員艙內用鞋,其中,既包括航天員在空間站工作生活的工作服、鍛煉服、休閑服、失重防護服、睡具等,還有常服、任務訓練服、專用服飾等地面任務服裝多個種類,這些專用服裝不僅要確保實現多項特殊功能,還要融入中國特色設計元素,成為航天員亮相世界的“太空華服”。全系列航天服及配飾的款式、顏色、圖案、質地等不僅彼此之間要相互匹配,還要與艙室環境相融,在體現中國特色文化元素和時代特征的同時,體現航天員群體的職業特點和精神風貌。各具功能的不同類型服裝,有的能夠幫助航天員在長時間太空飛行中起到對抗失重對人體肌肉的不利影響,有的還能呵護航天員調節他們的情緒和心情,同時還要考慮艙內光線環境下進行攝影、攝像和圖像傳輸后的顯示效果,可謂是“一樣菜必須滿足百家胃”。服裝突破以往單一用色模式,主色采取航天傳統的藍色系,在天空色湖藍基礎上加入象征地球天際線和外太空色調元素,深淺明暗的變化搭配,讓服裝看起來更立體飽滿,更有層次感。工藝上多以立體直線條為主,前肩隱喻航天飛行軌跡的“S”型弧線與前胸象征勝利的“V”型直線拼條呼應,呈現粗細曲直和諧之美。胸前藍色“V”形圖案,意味著任務的圓滿成功,展示航天員威武莊重的氣質。Chanel、LV、Versace等都曾以太空作為靈感,盤點時尚界最佳太空風設計。
延續以往的戲劇化排場,Karl Lagerfeld用一艘印上Chanel商標的火箭將2017秋冬成衣系列帶往星際。整場秀展現出地球外時尚生活的迷人意象,恰巧搭上NASA發布在TRAPPIST-1 星系可能存有適居行星的消息。經典款軟呢材質與珍珠都被賦予了宇宙風范,搭配上閃亮的黑頭月亮靴、半透明航天員印花、菱格紋亮錫披肩、以及彷彿耀眼繁星的幾件亮片晚禮服。模特兒蓬松的半蜂巢發型與飛揚睫毛,就象是Karl Lagerfeld在向60年代的前輩們致敬,銀色背包則暗示著旅行者隨時可起飛。謝幕時, 巨大火箭底下射出煙火,就好像要出發至月球一樣,背景音樂更是非常點題的選擇了艾爾頓強Elton John的《火箭人Rocket Man》。最近幾年,Louis Vuitton似乎對星際元素愛不釋手。延續著上一季在伸展臺上的火箭圖騰,2019春夏成衣系列采用了許多太空時代的經典元素,包含銀色亮片裝與建筑感白色頭盔。Nicolas Ghesquiere對未來輪廓的長期擁戴在此秀中展露無遺:有稜有角的剪裁、夸張袖子與約略可看出實體宇宙飛船玤樣貌的皺褶印花層層堆起宇宙意象,最后改造為三套碎花圖騰的太空裝。但Nicolas Ghesquiere并不是該品牌唯一對太陽系有興趣的設計師。在他加入前,Louis Vuitton就已多次展現對太空旅游的向往:最著名的案例有2009年由安妮萊柏維茲Annie Leibovitz拍攝的核心價值廣告,主角為巴茲艾德林Buzz Aldrin、莎莉萊德Sally Ride(第一位上太空的美國女性)和吉姆洛弗爾(阿波羅 13 號指揮官,也是首位四度上太空的人)。
關于太空服飾的思考并不僅限于抽象靈感,也具有實用主義的成份。畢竟離開地球大氣層后,每個人都要完全仰賴身上設備來維生。而在太空旅游即將到來的今日,下一代太空裝的發展勢在必行,且充滿著錯綜復雜的考量要點。這些問題可能并不是Raf Simons的Dior 2014秋冬高訂秀探討主旨,但他的作品確實展現出太空旅游的時尚面向。他像Chalayan一樣選擇深入研究數個世紀的時尚史,并加入未來元素,端出一系列塔夫綢飛行裝,其上的閃亮刺繡與工裝結構互為抗衡。這場秀也象是在呼應著Raf Simons的前輩John Galliano:他在2006 年穿著全身太空裝出場謝幕。 ????????????????????????????????????
Iris Van Herpen 2019春夏高級訂制服系列有著獨特的3D打印技法,并持續用材質挑戰服飾的疆界,Iris Van Herpen運用先進科技的設計就象是現代版太空奇想成真。常被形容為「高科技」或「科幻」的Iris Van Herpen在2019春夏高級訂制服系列中表明是向外太空取材,部分靈感來自一本17世紀的星圖《和諧大宇宙Harmonia Macrocosmica》。書中匯集了各式各樣的絕美天體圖,試圖描繪出肉眼看不見的廣袤宇宙,全書就象是亙古以來人類對宇宙好奇心的最佳注解。在Iris Van Herpen手中,這些素材轉化為滿溢未來感的絕美洋裝(與前NASA工程師,現為藝術家的Kim Keever合作設計),大片恣意卷曲的奔放層次,以及從乳白黃昏、橙色清晨、到深藍闇夜等炫目多變的天空色調。2016 年秋冬男裝系列以漫天星斗演繹 Versace 的宇宙國度。新系列融入天文學、星座及航天員概念為時下 Versace 男士而設。光纖運動套裝將未來帶到當下,而發光毛衣的收邊則仿照太空衣設計。太空時代風格金屬色干濕大衣造型優雅,配搭于白色高領襯衣上。威爾斯格紋西裝以圓孔圓形扣眼點綴。無內襯雙面毛邊克什米爾大衣展露月亮神秘幽暗的一面,與克什米爾運動長褲相映成趣。經典 Versace 星座圖案經重新設計。Medusa 星圖印花更首次登場,在牛仔褲上閃耀完美光芒。Thierry Mugler 1979秋冬成衣系列Thierry Mugler戲劇化的剪裁比例,以及人類—賽博格(機器生化物)奇想就象是延續了太空時代的設計傳統。他常常將模特兒們打造成令人生畏卻又獨具魅力的外星生物(也難怪他將香水取名為Alien),并為他們穿上Paco Rabanne式金屬盔甲及大膽剪裁的洋裝。70年代晚期是Thierry Mugler特別著重于太空風格的時期,代表作品有散發著鋁錫光芒的打褶洋裝,以及系上腰帶的黃金太空裝與頭盔式帽子。后面這個造型出自Thierry Mugler 1979秋冬成衣系列,看起來復古又前衛,結合了60年代經典未來主義,以及將于80年代大放異彩的奢靡風格。
文章來源:服裝設計大賽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