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中喬體育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喬丹杯”第十五屆中國運動裝備大賽運動鞋品類評審工作在北京751D·PARK不拘講堂舉行。經過14年積淀,大賽已成為海峽兩岸運動裝備設計領域最具專業、影響和權威的賽事,不僅吸引大量海內外優秀設計人才為運動裝備業提供創意服務,更讓本土設計師站在最前沿的競技平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7月16日,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中喬體育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喬丹杯”第十五屆中國運動裝備大賽運動鞋品類評審工作在北京751D·PARK不拘講堂舉行。經過14年積淀,大賽已成為海峽兩岸運動裝備設計領域最具專業、影響和權威的賽事,不僅吸引大量海內外優秀設計人才為運動裝備業提供創意服務,更讓本土設計師站在最前沿的競技平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本屆大賽以「天臺守夜人」為主題,評審范圍為鞋類設計,共收到來自國內知名設計院校國內外制鞋企業、設計機構和獨立設計師共計200份籃球鞋效果圖,引起了鞋業專業領域的高度關注和廣泛參與。初評現場,中喬體育鞋產品高級設計總監陳柳江、全國鞋類設計師專家評審委員會委員、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教授陳念慧、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魯閩、中國皮革和制鞋研究院高級工程師丘理以及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系書記、教授、研究生導師王文娟五名評委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從設計技巧、創新性、藝術性、實用性、市場性五方面對200份入圍效果圖進行閉門打分。經過專家評選委員緊鑼密鼓地工作,最終,評選出了20份優秀效果圖進入復賽,進入復評的20件作品將深化效果圖,繼續參加總決賽。初評現場,評委們從大賽作品點評出發,結合自身設計經驗、教學經驗、賽事特點、當下設計流行趨勢等角度,多方面論道入圍作品的特點,助力青年設計師的自我成長。他們普遍表示入圍作品富有創意,但應更多考慮實用性與落地性。中喬體育鞋產品高級設計總監陳柳江談及鞋類作品入圍整體情況,他用“參差不齊”四個字進行了概括,“入圍作品中有不少‘出彩’作品,既能‘腳踏實地’做好運動功能,又不失‘仰望星空’的創意。”他用詩意化的語言簡單描述之后,補充道,“想設計出好球鞋就必須充分了解籃球這項運動。這是因為籃球運動中,不同角色對球鞋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比方說,后衛是速度型的,所以球鞋必須輕便。而中鋒要在籃板下搶球突破,因此,包裹性強的球鞋才適合中鋒。構思時一定要換位思考,球鞋穿在運動員身上能夠為他們解決哪些問題,從這個角度出發,才能設計出好作品”。對此,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系書記、教授、研究生導師王文娟表示認同。在她看來,籃球鞋的設計應當注重鞋幫和鞋底構造的支撐作用,對運動員進行助力保護。當然,本次初評也不乏優秀的作品,但凡有一點新元素能夠帶動行業的一點前進,通過每一年賽事的積累,所造成的影響和意義也是不容忽視的。沒錯,正如她所言, “喬丹杯”大賽已成為業內廣泛關注和認可的運動裝備設計賽事。“喬丹杯”大賽從2006年舉辦至今已進入第15個年頭,不僅為廣大新秀設計師提供了創意成果展示的舞臺,同時,也為中國運動裝備行業挖掘了許多新銳設計精英,為企業創新與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推動了中國運動裝備設計水平地不斷提高,也讓廣大消費者享有了更加時尚、舒適的運動裝備。7月下旬,“喬丹杯”第十五屆中國運動裝備大賽將在微信公眾號對初賽評審結果進行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