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中國服裝業開始崛起了嗎?
上半年股市一蹶不振,但服裝家紡板塊卻異軍突起,是為數不多的亮點。從2月9日到6月底,服裝家紡板塊漲幅達42%。
一方面,海外疫情嚴重所造成的訂單回流是一大原因。
但另一方面,國內服裝行業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舉例來說,新疆棉事件,削弱了H&M等國外品牌的影響力,提高了國產品牌的聲量。
當然,沒有什么是一夜成名的。聚焦到近些年的發展,可以發現中國服裝業積累的勢能越來越強:漢服、洛麗塔、JK等服裝新品類進一步出圈;中國老品牌集體興起;全球化進程加速,呈現出新品類興起、老品牌煥新、品牌走向全球化等新特征、新局面。
“北上廣曹”,這是今年上半年的一個網絡熱詞。山東菏澤曹縣意外成為了互聯網寵兒。其中的一大原因是,這里有著實力雄厚的漢服產業。
令很多人驚訝的是,據曹縣公開數據顯示,僅僅兩年多時間里,曹縣發展起了2000多家漢服相關企業,在阿里系電商中的市場份額占到三分之一左右。2019年,全縣漢服銷售額達19億。
從自身的條件來看,曹縣本身有著龐大的演出服產業鏈,具備快速轉型的基礎。
從市場的情況來看,漢服市場處于高速增長期。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5—2020年,中國漢服市場銷售規模從1.9億元猛增至63.6億元。預計2021年中國漢服市場銷售規模將突破百億元。

圖源:艾媒咨詢
我們現在所謂的“漢服”一般包括了中國歷史上主要朝代的服裝,包括了漢、唐、魏晉、宋、明。漢服興起的背后,是大量國人對于傳統以及國產服飾越來越自信,且審美開始轉變的事實。漢服興起背后蘊藏著中國傳統服裝的巨大機遇。
一個值得注意的信號是,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也看上這塊市場。從2020年開始,重回漢唐、盤子女人坊、十三余等國內漢服品牌接連獲得融資。例如,今年4月,十三余獲得億元A輪融資,由正心谷、B站、泡泡瑪特等知名企業投資。
類似新品類的興起不只漢服,還有JK、洛麗塔等。相比漢服具有較大的普適性,JK、洛麗塔主要流行于90、00后的女生群體中。
據淘寶官方的一項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漢服、JK和洛麗塔為代表的所謂“三坑”市場,其銷售規模已經達到百億級。
有人可能會說,JK和洛麗塔不算傳統中國服飾。事實上,JK、洛麗塔有著較明顯的日本、歐式的風格。JK服裝借鑒了日本高中生制服,洛麗塔服裝接近歐美洋娃娃穿的公主裙。
但還有一個背景不能被忽略,JK、洛麗塔以及漢服其實已經成為了國內二次元文化(包括動漫、游戲等)的服裝載體。

動漫游戲展上的洛麗塔裝女生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泛二次元用戶群體已經達到3.9億人,其中95后用戶群體占到60%左右。這個群體支撐起了B站、泡泡瑪特等明星上市公司,未來可以挖掘的潛力是相當可觀的。
像ZARA這種國內普及度較高的快時尚頭部品牌,近年來門店擴張放緩,據贏商網數據顯示,2014年的新開店數量為16家,2018年下滑到只有8家。
另一個快時尚龍頭品牌H&M,因“抹黑新疆棉事件”,在各大電商平臺的H&M網店被下架,據H&M首席執行官今年4月的一則消息稱,據保守估算,2021年將凈關店250家。日薄西山已經是不遠的事實。
種種原因影響下,海外服裝品牌在中國越來越不香了。與之相對的是,國產服裝品牌卻煥發生機。用杜牧《阿房宮賦》的一句話來形容,“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海外品牌的冷與中國品牌的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中國服裝協會的數據顯示,受疫情等因素影響,2020年,規模以上服裝企業服裝產量223.7億件,同比下降7.7%;實現營業收入13697.3億元,同比下降11.3%。

圖源:前瞻經濟學人
但是,不少有著品牌沉淀的企業實現了強勢逆襲。據《百度2021國潮驕傲搜索大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品牌關注度約為境外品牌3倍,而2016年境外品牌的關注度是中國品牌的1.2倍。
與之對應的是,羽絨服龍頭品牌波司登6月發布的2020/21年度財報顯示,營收凈利均創歷史新高,分別為人民幣135.165億元、17.0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9%、42.1%,比肩Moncler,實現全球領先。
圖源:港股研究社
此外,最近爆火的“鴻星爾克捐款事件”,也使得國產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據京東發布報告顯示,22日、23日兩天國潮運動品牌的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280%。
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中國時尚界知名人士洪晃有一句話值得我們思考:“中國是最大的時尚消費國,也是最大生產國,但卻沒有什么時尚話語權。一說到大牌,掛在大家嘴邊的都是國外品牌?!?/span>
事實上,中國在全球擁有最完備的服裝生產供應鏈,同時通過代工國外大牌,掌握了頂尖的生產制造經驗。例如波司登擁有一流的智能制造工廠,是世界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羽絨服裝生產自有基地,工廠年吞吐量近2000萬件。
從產品力來說,一部分中國服裝產品已經躋身世界一流水平。比如,中金公司最近一份研報指出,“本土品牌服裝成為國貨消費先鋒”。其中提到:波司登的“登峰”系列羽絨服在防風、保溫等性能上可與全球專業戶外品牌相匹敵。
什么概念呢?中國登山隊2019年登珠穆朗瑪峰就穿著它。這款產品還獲得了2020年第四屆“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金獎,是十個金獎作品中唯一的服裝產品,與大疆無人機、運載火箭海上發射系統等同列,可見其產品力。

中國登山隊員身穿波司登登峰系列攀登珠峰
波司登官方數據顯示,登峰系列申請專利達17項。而整個企業在羽絨服上共擁有專利達到231項。
據了解,在工藝上,波司登每一件?絨服都經過62位?藝師、150道工序制造?成。值得一提的說,波司登擁有能進行極寒(-60℃)、強降雨(50mm/h)、強降雪(5mm/h)、強風(90km/h,十級)、高濕度(95%RH)、強光照(1200w/㎡)等多種極端氣候功能研究驗證仿真模擬實驗室,保證出廠產品的品質高規格。
以至于在科技創新上頗獲得國際認可:波司登科技絨滑雪服,獲得了德國慕尼黑ISPO Award 2021全球設計大獎,該獎項是唯一面向全球運動行業的權威產品評選。
總結來說,一方面,國外品牌因為品牌老化,適應不了國內市場,抑或是其他不當做法,導致品牌影響力下滑;另一方面,國內品牌產品力不斷提升。這兩方面的作用下,更多的消費者也就意識到什么才是“真香”了。
打造全球化品牌,初見成效?
從2004年開始,包括江南布衣、李寧、波司登等品牌在海外設店。如今過去近十年,據環球時報引述德國《明鏡》周刊日前的觀點是:“中國服裝品牌正在西方取得成功”。
我們主要以波司登為例,原因是:據今年4月英國品牌評估機構“品牌金融”發布的“2021全球最有價值的50個服裝時尚品牌”排行榜,其中中國品牌上榜的包括周大福、老鳳祥、安踏、波司登。波司登是唯一一個上榜的主業為服裝的中國品牌,羽絨服領域僅波司登和Moncler在榜,比肩全球頂尖品牌。
作為對比,國外占據高端市場份額的知名品牌則呈現下行的態勢:財報數據顯示,意大利奢侈羽絨服品牌Moncler2020年銷售額同比下降了11%;加拿大羽絨服品牌加拿大鵝2021財年(截至2021年3月28日的364天)同比下降約5.7%。
這是波司登持續多年國內外市場深耕的結果:在國內,波司登已經連續26年位居全國銷量第一,市場份額達到16%左右。
在海外,2012年7月,波司登在倫敦西區黃金地段南莫爾頓街開業運營,開啟了中國服裝品牌在海外一線城市設立旗艦店的先例。
據《對外經貿》2020年第1期《中國紡織服裝品牌的國際化策略研究》還可以發現:2016年,波司登入駐阿里旗下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到2019年底,在速賣通上,波司登收到的訂單約有60%來自俄羅斯。
提起羽絨服,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貴。事實上,羽絨服屬于原料講究,設計、工藝復雜的服裝品類,算得上是服裝行業的一顆明珠。
目前,中國也是全球羽絨服最主要的生產國,占據全球絕大部分市場份額。最后一塊難啃的骨頭只有高端羽絨服市場。
另一方面,行業空間仍然較大。根據中國服裝協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羽絨服市場規模達到1209億元,同比增長13.2%;歐美國家的羽絨服普及率在30%—70%之間,我國只有10%左右。
波司登的優勢在于:創始于1976年,專注這個行業達45年之久,如今已經成為23項國際標準、11項國家標準的制定者之一;另一方面,從2018—2020年,連續三年登陸紐約、米蘭、倫敦國際時裝周,在時尚領域漸有號召力和話語權。
波司登的目標是成為羽絨服界的“華為”。目前來說,波司登已經具備了全球領先地位以及品牌影響力。未來通過持續不斷的產品力、渠道力、品牌力的打造,有望樹起中國服裝品牌的全球化旗幟,并為中國企業闖出一條陽光大道。
結語
中國服裝行業起步較晚,改革開放以前,綠、藍、黑、灰等顏色的服裝是主流,服裝設計更是無從談起。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發展成為最大的時尚消費國、最大的生產國,完成了驚天逆襲。
如今,需要進一步克服的短板在于中國品牌在國內外市場的話語權較弱。這只能依靠中國品牌在國內外市場劈波斬浪、攀登高峰,贏得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6月下旬,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提出按照“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的發展方向,落腳在“形成一批知名跨國企業集團和有國際影響力的紡織服裝品牌”。
在政策推動下,以漢服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以李寧、鴻星爾克等為代表的國內知名品牌,還有以波司登為代表的全球化品牌有望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推動中國從服裝生產大國到服裝品牌強國的轉變。這是一條宏偉征途,相信勝利將在不遠處等待著我們。